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反应器制备纳米氢氧化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镍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采用微反应器技术对制备纳米氢氧化镍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流速和反应温度对纳米氢氧化镍颗粒粒径的影响,并通过ZetasizerNano-ZS90激光粒度测定仪、D/MAX-2500X型XRD和SEM-4800-I型场发射扫描电镜分别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镍的粒径分布较窄,且平均粒径随反应物浓度提高而增大,随流速增大而减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室温条件下,乙酸镍溶液浓度为0.2mol/L,流速为8.68m/s时制得了近似球形形状、平均粒径为29nm,粒度分布窄的氢氧化镍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2.
以水/SDBS/Span-80/Tween-80/HL68微乳液体系,采用还原法在润滑油中成功制备出了油溶性良好的纳米金属铜粒子;SEM及TEM分析表明,纳米铜呈球形,有部分团聚,粒径分布在10b20nm.分别从表面活性剂的选取、微乳液分散方法、反应温度等方面,研究了在该体系下制备纳米金属铜的适宜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水/SDBS/Span-80/Tween-80/HL68微乳液体系,采用还原法在润滑油中成功制备出了油溶性良好的纳米金属铜粒子;SEM及TEM分析表明,纳米铜呈球形,有部分团聚,粒径分布在10~20 nm.分别从表面活性剂的选取、微乳液分散方法、反应温度等方面,研究了在该体系下制备纳米金属铜的适宜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纳米聚丙烯酸酯微乳液改性纳米CaCO3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聚丙烯酸酯乳液和纳米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对纳米CaCO3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改性纳米CaCO3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CaCO3由亲水疏油性变为亲油疏水性,纳米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与纳米CaCO3粒子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并包覆到纳米CaCO3粒子表面。  相似文献   

5.
以Tween-80作为表面活性剂、正己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作为油相、Ce(NO3)3溶液或氨水作为水相,采用微乳液工艺在温度为800℃左右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CeO2纳米晶.XRD研究表明,所制得的Cd:h纳米晶属立方晶系,无杂相.TEM结果表明:粉末颗粒细小,颗粒尺寸在20~70nm之间,近似球形.  相似文献   

6.
通过浓硝酸的氧化燃烧反应,对在可溶性锆盐溶液/环己烷/曲拉通-100/异丁醇形成的四元油包水微乳体系中,以浓氨水为沉淀剂制备的凝胶前驱体进行改进处理,并对燃烧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XRD、TEM、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方法对所制粉体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燃烧反应可显著降低晶体的转化温度,保证了纳米氧化锆粉体形貌;所得粉体的粒度均匀,粒径不大于30 nm,有轻微团聚。  相似文献   

7.
以Tween-80作为表面活性剂、正己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环己烷作为油相、Ce(NO3)3溶液或氨水作为水相,采用微乳液工艺在温度为800℃左右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CeO2纳米晶.XRD研究表明,所制得的CeO2纳米晶属立方晶系,无杂相.TEM结果表明:粉末颗粒细小,颗粒尺寸在20~70 nm之间,近似球形.  相似文献   

8.
微乳液法制备ZnS纳米颗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了微乳液法制备ZnS纳米颗粒.该微乳液是以Span80-Tween60为复合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120#汽油为分散介质,乙酸锌水溶液为水相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发现该微乳液的优化配比为22g汽油,4g复合表面活性剂(Span80-Tween60配比为1.11),正丁醇1.5mL,乙酸锌水溶液(1.2mol/L)的最大增溶量为6.3mL,在此微乳液中,逐滴加入适量Na2S水溶液并搅拌,于室温下反应30min后,对反应体系进行破乳、洗涤、分离,最后将产物浸泡在无水乙醇中,并对该产物的乙醇溶胶进行超临界干燥,得到白色疏松的纳米粉.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主要为立方晶体结构的ZnS,粒子大小均匀,粒径为10~20nm,且分散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油相成功制备了FeSO4微乳液,并绘制了其四相伪三元相图.通过对比实验选择了乳化剂Triton X-100及油相环己烷,配制成了微乳液,并分别以硫酸亚铁溶液(以W表示)、环己烷(以O表示)、Triton X-100和正丁醇的复配乳化剂(以S+C表示)为三相图的三个顶点绘制了伪三元相图.  相似文献   

10.
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油相成功制备了FeSO4微乳液,并绘制了其四相伪三元相图.通过对比实验选择了乳化剂Triton X-100及油相环己烷,配制成了微乳液,并分别以硫酸亚铁溶液(以W表示)、环己烷(以O表示)、Triton X-100和正丁醇的复配乳化剂(以S+C表示)为三相图的三个顶点绘制了伪三元相图.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超临界CO2萃取与同步分离白术内酯类化合物的影响.在超临界CO2萃取白术挥发油的过程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司盘-80改性剂,以达到同步分离内酯类化合物的目的.经过气相色谱分析,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15℃,萃取压力30Mpa,并加入司盘-80改性剂,所得到的萃取物内酯含量高达87.78%.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溶剂萃取分离方法相比,提高了挥发油的萃取分离效率,无有机溶剂残留,是一种绿色萃取方法,且易于产业化,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拉定在吐温80-硫酸钠液—固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做了初步研究。试验了成相聚合物吐温80浓度,成相盐硫酸钠浓度和体系pH对头孢拉定在吐温80固相中正萃取的影响,硫酸钠浓度对其在硫酸钠盐水相中反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吐温80在体系中的浓度为12%,硫酸钠浓度为1.48mol/L,pH7.5时,吐温80固相对头孢拉定正萃取率为58.2%;调整二次成相硫酸钠浓度0.63mol/L,pH3.5时,硫酸钠盐水相对头孢拉定反萃取率近95%。结果表明,头孢拉定在该体系中有较高的萃取率和较好的稳定性,显示吐温80-盐液—固萃取体系应用于分离抗生素等生物小分子有较大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HCl介质中,吐温80(Tween80)存在下.钼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形成复杂配合物使荧光熄灭,由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钼的荧光熄灭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τ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18nm。Mo(Ⅵ)含量在0—2.5μg/25mL范围荧光熄灭程度(△F)与Mo(Ⅵ)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24.4c·(μg/25mL)-0.246。相关系数R^2=0.9995,检出限为1.32μg/L。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测定茶叶中的微量钼。回收率在98.2%-100.3%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非离子型乳化剂OP与正戊醇、正庚烷、水四组分构成的微乳液为介质,铁与邻苯酚紫的显色体系.在给定条件下,该显色体系的ε614=6.44×104L/mol·cm,与以水为介质和乳化剂OP胶束为介质比较,灵敏度显著增加,且最大吸收波长也分别向长波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步法以非离子Tween 80为模板剂合成硅基介孔材料,研究了pH对值介孔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没有氟离子存在且模板剂浓度低(2wt.%)的条件下,在弱酸性环境中可以制备有序的MSU-X类硅基介孔材料,本研究表明不同酸度条件下、不同反应温度对产品的有序性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从粘弹性理论出发,得到了损耗峰或内耗峰对变温速率和振动频率的依赖关系,并用相关的指数解释了各种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阳离子染料在D5反相微乳体系中染色的可行性,确立阳离子染料在D5反相微乳体系中上染腈纶织物的工艺,并探讨入染前织物带液率、反相微乳液含水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腈纶织物在温度为60℃、pH值为4.5~5的水中进行预处理后,以一定带液率入染反相微乳体系的方法可行;优化的阳离子染料在D5反相微乳体系中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85℃、染色时间20 min、浴比1∶10;研究中还发现入染前织物带液率的高低对织物得色深度有较大影响,随着带液率的增加,染色K/S值先增加后减少;反相微乳体系的含水量对织物的得色深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确定了12—3—12,2Br^-1/醇/烷烃/水系统拟三元相图,研究了正构醇链长的改变对系统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醇分子链长适中时,譬如在含有正丁醇、正戊醇系统中才形成稳定的溶致液晶及油包水(W/O)单相微乳液;长链醇分子利于形成W/O单相微乳液而不利于形成O/W单相微乳液。采用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到W/O微乳液的球形结构及双连续微乳液的网状结构;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液晶的十字花及对称扇形纹理。上述结果可为偶联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在相关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克服乙醇汽油在使用过程中易吸水分相及成本过高的问题,研究了90#、93#汽油含水乙醇汽油微乳体系的最佳HLB值.借助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法,对水?油体系,不同浓度含水乙醇?油体系乳化所需乳化剂的最佳HLB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90#汽油体系乳化时,拟最佳HLB值为5.35;水-93#汽油体系乳化时,拟最佳HLB值为5.80.含水乙醇?油体系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所需乳化剂的最佳HLB值减小,90#,93#汽油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