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路线线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武罐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实例,就如何做好隧道的线形设计,合理选择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线形指标及平纵组合进行了研究,从而使线形设计与路基断面环保设计理念融为一体,实现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隧道工程在山区高速公路工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隧道设计在高速公路设计中极其重要,通过对规范规定的隧道洞口位置3S设计速度行程与路线平、纵面线形一致的问题进行探讨,可为隧道设计洞口位置与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沪蓉西高速公路猪草湾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原施工图设计根据地形有一处450m平曲线半径,此标准偏低;原设计猪草湾大桥采用连续刚构桥,施工困难;原设计线位占用冉家槽狭长通道,冉家槽涉及农户及耕地较多。该段路线平纵面优化后,提高了平纵面线形指标,猪草湾大桥统一采用30米、40米预应力混凝土预制T梁,增加1座隧道,可以少侵占土地和拆迁房屋,节约土地,节省投资,方便施工。  相似文献   

4.
详细论述了高速公路平纵面线形设计的方法,指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在满足各项技术标准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与美观的因素,使线形设计能够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次德吉 《山西建筑》2009,35(31):285-287
根据道路线形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分析了道路平面、纵断面及平纵面线形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得出制定道路线形设计指标和进行线形设计时,应将交通安全问题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艳民  黄军 《山西建筑》2007,33(31):288-289
从公路线形与景观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公路线形自身以及线形与环境的协调,阐述了公路平纵组合设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还就公路景观设计准则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求改善公路沿线环境提高公路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7.
《四川建材》2017,(2):114-116
道路线形设计是否合理是决定驾驶员及乘客能否快速、舒适和安全行驶的最主要的原因。本文围绕舒适和安全这两个决定性因素,研究分析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以及平纵组合线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并采用横向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变化率等指标评价道路线形,采用可能速度等指标、新型缓和曲线等线形对道路设计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林海公路的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平纵组合以及交叉口等一系列设计指标进行安全性分析评价。在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因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陆路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与民生发展的主动脉,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驱动下,对道路工程线路线形设计提出更高的挑战。线路线形设计既要体现整体交通运输工程项目运行本质功能,也要突出项目运行安全、舒适、平稳及外观辅助功能。文章结合道路工程项目平纵曲线的设计原则,通过车辆与路线匹配的动力学仿真评价优化方法,经过多个项目实际使用提炼总结了平纵曲线参数微调整对于提升工程项目线路线形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公路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在我国公路设计工作当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一些问题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因此公路设计的质量渐渐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公路设计的质量对于交通安全非常关键,只有不断改进公路设计的质量,才能够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对公路设计中平面线形、平纵组合等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苏  周杰 《城市建筑》2014,(30):232-232
本文从行车视距、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平面交叉和平纵组合等五个方面,对公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交通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提高公路设计质量、保障行车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下方盾构隧道的竖向和水平方向变形过程,以及在地下室和覆土荷载作用下的隧道变形增量、转换梁和连接板竖向变形、保护桩竖向和水平方向变形增量等,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处于中风化岩层产生的变形增量约为其处于强风化岩层的13;增大转换梁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盾构隧道和转换梁在上方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量;在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全过程,盾构隧道的轴力和弯矩均处于较低受力水平,结构安全性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水下公路隧道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水下公路隧道在水平地震动和竖直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采用快速拉格朗日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时程分析,并利用大型岩土软件FLAC3D对某浅埋软土地基水下公路隧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双向地震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水平残余位移为15.0mm,竖直残余位移为31.0mm,隧道结构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水平相对位移、竖直相对位移较小;隧道结构整体应力、内力变化较小,应力幅度最大波动5%;结构自振频率为约0.65Hz。总体上,隧道结构产生剪切、拉伸破坏和共振的概率较小,隧道结构抗震性能较好,结构安全可靠。这些认识可为同类隧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偏压隧道洞口边坡地震动力反应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动力有限元法研究了偏压隧道洞口横向边坡在水平地震、垂直地震以及水平和垂直地震同时作用下的全时程动力反应规律。在动应力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叠加静应力场,分析三种工况下最危险滑动面的动力安全系数时程,并采用平均动力安全系数法和地震永久性变形评价洞口横向边坡的地震动力稳定性,最终建立了偏压隧道洞口横向边坡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及稳定性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深埋圆形隧道的压力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压力拱存在概念不明确的问题,阐述了隧道中压力拱的概念,指出压力拱是一条受压的曲线,隧道开挖后会形成一次开挖压力拱,当围岩出现拉应力时会导致二次开挖压力拱出现。然后,在现有深埋圆形隧道解析解基础上,将地应力分为静水压力、双向常应力、与深度成正比三种情况进行压力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地应力为静水压力情况,一次压力拱和隧道的轮廓线重合;对于地应力为双向常应力情况,一次压力拱和水平与竖向应力比有关,还和受拉判断标准有关,当竖向应力是水平应力的3倍以上时,拱顶将产生拉应力,且压力拱和隧道轮廓线间的受拉体随其值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地应力与深度成正比情况,一次压力拱的特性和地应力为双向常应力情况类似,隧道顶部受拉时的水平地应力与竖向地应力比值要小于0.2。从工程安全角度考虑,压力拱宜以最小主应力受拉为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区地形复杂多变、日益提升的行车安全与整体舒适度要求,按照立体空间连续曲线阐释、曲线定线方法以及平纵设计时总体原则,通过初拟北京房山区石水路路线方案实例,对曲线定线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障黄土隧道建设的安全性和牢固性,采用荷载-结构法对衬砌结构的安全系数进行验算,同时借助MIDAS/GTS岩土隧道结构专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隧道结构进行检算。结果表明,衬砌的最大水平变形发生在左右拱脚位置,最大竖向变形发生在拱顶处;拱顶、曲墙脚部和仰拱端部出现较大的拉应力,为受力的不利截面;常家湾隧道二衬厚度总体稳定性达到要求,安全系数符合规范。  相似文献   

18.
在救援通道爆破掘进施工中,为了确保邻近金山顶隧道的安全,运用现场测试技术与数值法探讨了爆破振动对邻近高铁隧道衬砌结构的振动影响。其中数值分析表明既有隧道迎爆侧受水平应力波为主,径向振速明显大于垂向振速;迎爆侧从拱顶至墙脚,径向振速先增后减,墙腰处最大,拱脚处次之,墙脚处径向振速大于拱顶处;垂向振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拱顶处最大;既有隧道衬砌墙腰处受拉应力最大,易出现拉伸破坏。最后基于动力弹性理论,依据现场测试数据振速和混凝土动应变的关系,通过线性拟合确定了爆破施工过程中隧道衬砌安全条件下爆破振动速度不大于6 cm/s。  相似文献   

19.
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变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影响的原型案例分析,归纳基坑开挖引起邻近隧道沉降、水平位移及收敛变形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邻近隧道的基坑开挖对隧道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均产生较大的影响,隧道产生的变形在空间上表现为斜向坑底的位移;隧道横断面的收敛情况表现为,隧道呈现出横鸭蛋形。引起隧道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基坑与隧道相对距离(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开挖的时空效应等。其中基坑与隧道的相对距离对隧道的变形影响较大,当基坑与隧道的水平距离在4m以内时,隧道产生的水平位移、沉降均较大。  相似文献   

20.
韩克 《中国市政工程》2021,(2):106-109,129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侧穿桥梁基础工程为研究对象,借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深入分析隧道埋深、桩基础与隧道水平轴线和破裂面的相对位置、隧道穿过桩基础偏心比等3个重要因素对桩基础变形的影响。由数值分析计算结果可知,隧道侧穿桩基础时,桩基础竖向变形具有线性分布特征,随着偏心比不断增加,桩基础竖向变形先增大后减小;桩基础中心轴线与隧道轴线两者之间距离越远,桩基础整体竖向沉降变形越小;当偏心比随隧道埋深增加时桩基础变形增大。研究结果可以为隧道施工提供理论分析支撑,做好相关预防措施,提高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