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畅 《石油机械》2012,40(3):100-102
针对锦州采油厂人工加药存在的弊端,研发了自动加药系统。该系统的控制任务主要是针对2种药品的投加,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案分别对2个柱塞泵和送盐电动机进行控制,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灵活、界面友好及易于操作等特点。系统硬件主要由上位机、下位机和现场仪表等组成。现场应用情况表明,系统解决了人工加药的弊端,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节省了大量人工;注入水加药质量浓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了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钻井液配置及维护的质量和自动化水平,研制了ZCZJ2×3Y-2000型液体钻井液助剂自动加药系统。该自动加药系统由多仓储液罐、输液计量泵、质量流量计、搅拌器、控制阀及定量配料控制系统等组成,进液计量泵将液体原料桶中的液体钻井液助剂吸入储液罐中暂存。钻井液配制或维护时,定量配料控制系统设定加药参数后,一键式操作可实现出液计量泵将钻井液助剂自动精准输送至泥浆混合系统。该装置的成功应用为钻井液自动精准调控奠定基础,显著提高钻井液配制及维护的自动化和现场HSE水平。  相似文献   

3.
油气集输系统端点自动加药工艺,系指在系统的端点计量站,通过自动加药装置向集油管线内添加破乳和阻垢等药剂,从而达到原油破乳、降粘、除垢等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加药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安装方式。实现端点加药后,加药量由原来的110t/a 降至66t/a,同时收到了明显的破乳、降粘、防垢等效果。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管理和维修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5.
徐学武  吴文秀  刘琛 《石油机械》2015,43(1):100-102
针对油井人工加药存在对加药量无法准确控制、劳动强度大、小产量油井成本相对偏高及无法实现多点协调监控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油井自动加药系统。该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的PLC控制模块,根据加药流量的反馈值来控制阀门开合度,自动进行PID调节,控制加药量,达到自动控制目的;自动加药系统运行后,可在SCADA系统中对其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视和控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数据变化情况,在上位机中实现对工作现场的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参数调节以及信号报警;由PLC模块组成的下位机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实时显示控制系统的流量和液位。仿真及应用结果表明,油井自动加药系统实现了加药量的精确控制,控制精度符合现场作业要求,具有数据存储量大、查询方便以及曲线报表随时输出等特点,完全满足油井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江苏油田所管理的大部分油区已处于高含水率开发期,油井生产中结蜡、结垢、腐蚀问题特别突出,油井频繁躺井,为延长油井检泵周期,需采取清防蜡、防腐、防垢措施,油田常用的维护措施主要有热洗与加药。通过套管定期加入一定数量的药剂是操作最为简便、管理最为方便的手段。为了解决加药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套管气放空污染环境等问题,课题组研制了气动平衡式加药装置。该装置简单实用、操作便捷、移动方便、劳动强度低,得到现场操作人员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7.
油井加药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由大港油田作业三区研制成功的油井加药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矿场试验、推广应用结果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1.端点加药脱水工艺存在的缺陷安塞油田是一个特低渗透油田,最初的原油脱水工艺为端点加药,管道破乳,集中处理站大罐沉降脱水。这种工艺在安塞油田开发初期运行较正常,处理后的原油含水率基本上低于0.5%(重量),脱出污水含油量也低于30mglL。但随着安塞油田的不断发展,原油井站数不断增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这种工艺的不足之处逐渐暴露出来,表现为:(l)处理后的原油含水率忽高忽低,严重扰乱了集中处理站内各项生产的正常运行(外销原油合格率降低,原油稳定系统因进入过多水份经常出现故障等)。(2)加药地点多分布广,不…  相似文献   

9.
特一联动态自动加药系统是通过采集超稠油进站液量的瞬时流量,根据设定的理论加药浓度进行计算,得出应加入药剂的瞬时流量,将采集到的实际加药瞬时流量与计算出的理论加药瞬时流量结果进行对比,由微机给出控制信号来调整变频器频率,有效地控制了加药泵的加药量,使加药量的调节与进液流量变化同步,从而实现动态稳定、均匀、精确加药,避免了无效加药,减少了药剂的浪费,降低了超稠油脱水成本.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荧光自动加药控制仪是否能准确检测和自动控制循环水中含磷或无磷缓蚀阻垢剂的质量浓度,并测试了pH值、浊度、油的质量浓度、杀菌剂等因素对自动加药示值的影响,考察了示踪化药剂的缓蚀阻垢效果。试验表明,采用荧光示踪技术可以真正实现循环水自动加药。  相似文献   

11.
储油罐容积表自动编制系统的构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在油罐容积表的实际编制中,较为通用的几何测量法和容积法存在的诸多不便。报道了已开发成功的储油罐容积表自动编制系统,主要由笔记本电脑、离心泵、腰轮流量计、磁致伸缩液位计及采用Visual C++6.0编制的应用软件所组成,可以在所有加油站应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编制系统操作简单、速度快、稳定性好适用性强,测量偏差在上0.5%。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田油井分布广泛、交通不便、管理成本高的现实,开发了一套油田抽油井设备状态监控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抽油井载荷、液位、温度、压力等运行状态数据,通过GPRS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可以迅速做出管理措施,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13.
针对原油外销手工操作中存在的弊端,开发了原油外销自动化管理系统。该系统较好地应用了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WEB技术,射频刷卡技术,整个系统的操作简单,方便,安全,高效,从根本上杜绝了丢油现象,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叙利亚戈贝贝油田为已开发36 a的老油田,2004年之前其钻井成功率和油井产量均很低,主要原因是储层断裂体系分布规律及油藏地质特征不明确,而储层断裂体系识别是目前困扰石油开发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将基于蚂蚁算法的断裂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戈贝贝油田,对断裂体系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断裂带主要呈东西和南北走向,发育3个彼此不连通且相对独立的断裂连通体系;其油气分布及生产井产能主要受断裂体系控制,高产井和中产井一般位于断裂带及其附近,且在断裂带中生产井段越长,其产量越高.低产井特别是干井一般位于远离断裂带的区域.通过准确描述研究区的断裂带发育特征,新钻水平井成功率大幅提高,达95%,产油量由800 m3/d提高至2 350 m3/d.  相似文献   

15.
常规液面测试不能连续即时测试,也不能长期持续监测油井液面变化情况,不满足海上平台多油井集中统一、大规模应用的需要。研制出了集成式液面自动监测系统。介绍了集成式液面自动监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该系统在CB-B平台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现场试验表明,集成式液面自动监测系统达到了安全生产实际要求,能够满足油井静动液面测试的需要,实现了海上平台多井测试系统集成化、模块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实施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存在交联剂分配不准确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微流量交联剂自动分配系统。介绍了系统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该系统在孤岛中二中、东辛辛50交联聚合物驱油的现场应用表明,分配误差小于3%,系统可长期无人值守运行,完全实现自动控制,加交联剂井可任意调整,单井交联剂浓度可以任意调节,充分满足了矿场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油田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论述了污水处理自动测控系统的设计、结构模型、流量的算法与控制以及通道设计。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对流量的算法做了改进并引入了PI控制算法,并针对油田污水处理系统特定的工艺流程,给出了控制系统结构及模型。  相似文献   

18.
变频调速恒钻压自动送钻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建钧 《石油机械》2006,34(11):30-32
针对手动送钻和电磁阀控制刹车恒钻压自动送钻的不足,开发了变频调速恒钻压自动送钻系统,该系统采用电动机反拖实现钻进时钻压恒定。在详细讨论送钻过程钻压变化简化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给出恒钻压自动送钻系统的数字模型。采用西门子变频器和变频电动机建立了变频调速恒钻压自动送钻系统的配置,现场实际调试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及修井夹持工具均采用双吊环夹持工具,需要多名工人同时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鉴于此,研制了QSTS系列自动卡盘。该系列卡盘改传统井台双吊环手动夹持钻具为远程安全卡盘自动夹持钻具,利用计算机优化设计齿板齿形和啮合面积,确保卡持可靠、合理,既不过早损坏齿板,又不损伤油管柱。QSTS系列自动卡盘己外销60台,出口销售额达34.5万美元。  相似文献   

20.
油田水驱开发系统复杂,指标繁多,指标之间相互有部分交叉、覆盖、包含等成分.为了理顺这些指标之间的结构、关系,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分析了水驱油田开发系统,建立了油田开发系统结构及其信息表征体系结构,明晰了油田开发巨系统的结构,获取了水驱油田开发巨系统、子系统、孙系统及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与整体性的外在信息表征体系.这些指标归属3大体系:地质状态指标体系、控制状态指标体系、生产状态指标体系.将这些指标综合起来即为综合评价水驱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初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