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实现温室环境的远程监测与控制,设计了一套温室环境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用于监测温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太阳光照度等环境因子.以Mica2节点为核心,设计了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硬件电路.数字传感器SHT11和TSL2561分别用于检测环境温湿度和光照度.在节点软件设计中采用ACK机制保证了良好的无线通信质量.采用软件看门狗提高了系统抗干扰性能.将该系统应用于一座玻璃温室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温室大棚内使农作物反季节生长的核心要素即为温度及湿度,因而对温度及湿度进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当前通过人工采集模式及通过有线控制网络监测模式检测温湿度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温室环境变化特性及采集要求,提出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改进监测系统的思想,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温室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由PC管理机节点、温室基站节点及传感器节点三部分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误差小及可靠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套开关柜温度监测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开关柜内动静触头非接触式监测。以无线传感器技术为基础,系统由无线测温节点和基站构成。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场总线的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RS485现场总线的温度采集模块的设计方法.该模块可采集6点热电阻信号,并将采集到的热电阻信号换算成被测温度值,通过RS485现场总线以MODBUS协议形式传给工业PC机.  相似文献   

5.
针对矿井监测系统中将无线传感网络节点接入工业以太网的需求,提出一种ZigBee/以太网网关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使用CC2530作为传感节点、路由节点及协调器节点,组成树型网络拓扑结构;使用STM32F103做主控制器,ENC28J60做网络控制器,实现ZigBee数据和以太网数据的相互转换和传输。设计了网关硬件电路,ZigBee无线组网、数据帧转换以及驱动程序。测试结果表明,该网关能正常传输数据,性能可靠,实现了不同数据帧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瓦斯和温度检测是煤矿安全生产中重要的工作,针对煤矿井下布线不方便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射频芯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来采集和传输瓦斯与温度信息的系统架构。系统由移动节点和固定节点组成。移动节点和固定节点、固定节点与固定节点之间采用无线技术传递信息。固定节点中的汇聚节点收集相应范围内的瓦斯与温度数据后通过载波方式将其传递给地面监控中心。实现了灵活组网、低开销、扩展性好和实时监测的功能,实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有风力发电机组在线监测系统布线复杂、工程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了传感器节点、风机齿轮箱局域网控制节点和地面控制中心组成的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在线状态监测系统,应用无线传感网络ZigBee技术,实现了对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温度、加速度的在线采集和数据传送,从而省去了传感器与上位机之间的大量布线,大大减少了工程成本,对风力发电机组在线监测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现有的储油罐区监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工业无线网络WIA技术的储油罐监测系统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方案的系统运行原理、系统结构及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有线粮情监测系统的局限性,运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与CAN总线相结合方法实现粮库中温、湿度数据的实时采集.系统由CAN总线连接多个ZigBee无线网络组成,各个无线网络采集温、湿度信息通过路由节点连接CAN总线进行传输,由工业控制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达到对粮库内环境的监测与保护.该系统具有布网灵活、节点扩展方便等优点.温度误差小于±1.0℃,湿度误差小于±5%RH.  相似文献   

10.
基于WSN的智能用电监测节点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实现电力需求侧用电信息的智能化监测与管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面向电力用户侧的智能控制用电监测节点.介绍了基于射频芯片CC2420和MSP430系列单片机,电能计量芯片RN8209G的智能用电监测节点的设计.该节点具有智能开关控制、电能采集、过载保护和能耗管理等功能,对设计的节点进行了硬件测试和组网通信测试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开发的节点可实现用户侧远程用电监测与控制,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采用单片机技术实现的具有引线电阻补偿和时漂,温漂补偿功能的热电阻测温电路,能有效地消除引线电阻造成的测量误差,并能够抑制测量电路本身的漂移,满足了高精度温度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变电站电气设备实现可靠、低功耗的在线温度监测,将非接触式测温技术、低功耗设计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设计并开发了一种新型测温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实时温度的图形化显示、异常预警和报警、查询统计和远程控制访问等功能,便于安装,不会干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在100kV的高压电气设备上正常工作,并依靠1000mAh的锂电池供电持续工作3年,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辐射功率的微热板测温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微小芯片表面测温的难题,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微区测温系统。首先利用光纤探头和光功率计测量微热板的辐射功率,再结合辐射功率与温度的关系,精确地测出微热板表面50μm×50μm区域内的温度。实验测试结果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得到的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并且更换不同口径的光纤探头可以满足不同面积的样品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算法存在计算精度低,运算时间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Q解耦变换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算法.该算法将支路功率量测、负荷量测与电压电流幅值量测进行解耦.保留解耦后的非线性迭代表达式,得到变换后的功率表达式,并完成状态估计的优化计算. IEEE标准节点系统的测试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适用于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并可以满足计算精度和计算时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温度测量误差量的分类并研究了上述各种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降低这些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ADS1240的RTD精确温度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该系统利用高性能的模数转换器ADS1240的多路输入通道允许模拟输入任意组合的独特特性,与RTD相结合,使整个测量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低成本、控制简单的特点.还介绍了以AVR单片机AT90S8535为主机的测量程序设计方法,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简单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特性提出了无功裕度的概念,根据节点无功裕度的排序确定了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地点,并在此基础上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了无功优化规划.IEEE33和69节点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得算法的搜索空间大大减小,无功电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并改善了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实现了无功规划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过程中,常常由于残差污染和残差淹没等问题使不良数据点变得模糊,导致不良数据辨识难度增大.充分利用量测量突变检测方法,将超过某一门槛值的数据列为可疑数据;引入了电气量在网络拓扑间的约束关系,对已检出的可疑数据进行检测.根据电力网络的拓扑约束特性来确定量测量中的不良数据,以避免系统中存在多个不良数据时的漏检和误检.以某4节点电力系统为例,通过与加权残差法和标准残差法检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基于量测量突变检测与电力网络拓扑约束协同的不良数据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辐射状配电网潮流的改进前推回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辐射状配电网网络拓扑结构特点,在传统前推回代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前推回代法.利用非叶节点作为一条支路终节点的特点,在潮流计算前通过反复搜索叶节点和新叶节点,确定功率和电压的计算顺序,从而无需对配电网各支路分层,可对网络中节点任意编号,且计算过程简单、直观,适用于任意辐射状配电网的潮流计算.在MATLAB环境下对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