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业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与建设各方沟通联系,提高交付效率与灵活性,让我们对建筑有更透明、更清晰的感知,让监控更智能,最终实现智慧建筑。在智慧建筑的建造过程中,都需要信息化来支持。  相似文献   

2.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变革需要信息化的支撑,智慧建筑的发展也需要信息化的支撑。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将会是智慧建筑。智慧建筑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变建筑参与方交互的方式,以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果,灵活性和响应速度,让人们对建筑有更透彻的感知,有更多的互联互通,让建筑物有更多的智能化,实现绿色、智能、宜居的绿色建筑,实现建筑行业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王宁 《建筑》2014,(19):6-6
<正>9月16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智慧节能学组(以下简称智慧节能学组)成立大会暨"绿色低碳,让城市更美好"科技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智慧节能学组工作简则(草案)获得通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当选智慧节能学组组长,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处长王世超等12人当选副组长。  相似文献   

4.
世博的建筑应尽可能的多保护,这种考虑,不仅是从经济、环境出发,更重要的是文化。我们有智慧解决这个问题。让世博园保持长久的可博览性,培育上海的博览文化,同时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9月16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智慧节能学组成立大会暨"绿色低碳,让城市更美好"科技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多家科研院所、节能中心和相关科研工作企业共百余名单位领导代表出席了大会。会上选举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为智慧节能学组  相似文献   

6.
安全教育体验馆让参建人员亲自参与其中,达到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情景相结合,亲自动手、亲身参与,不仅从书本理论,也从实际动手操作中获得智慧,用到建筑安全生产实际中,让个人与集体的生命财产获得保障。使参建人员对建筑职业、建筑安全、建筑工艺流程更全面地直接了解,增强了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7.
智慧建筑在气候适宜性条件下,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智慧化交互调控。本文研究内容为在气候适宜性的条件约束下,分析提取智慧建筑的应用技术与影响因素,归纳总结智慧建筑交互式表皮的设计要点。智慧建筑的发展应以建筑设计方法为核心,建筑师在智慧建筑发展中发挥主导角色,气候适宜性交互式表皮的研究是从建筑物理构造等方面将智慧建筑手段落实到建筑学本专业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想 《建筑》2014,(6):45-47
一群充满历史感古色古香的建筑,包围着一栋现代感极强的大楼,在北京繁华区的长安街旁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经改扩建的北京协和医院手术科室楼简洁大气,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让协和医院充满智慧的力量,它与协和医院旧址隔街呼应。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3月14日,全球楼宇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江森自控亮相2017中国国际智能建筑展。凭借在暖通空调、楼宇自控、安防消防等领域的全面综合实力,江森自控此次携智慧建筑整体解决方案参展,围绕"更安全、更智慧的建筑和城市"主题,以前瞻性的"BWSI建筑全生命周期交付模式"为核心理念,展示其在智慧医疗和智慧园区等垂直市场的创新应用,彰显江森自控在智慧建筑领域的专业与远见。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1月1日,第十五届安博会完美落幕。本次展会上,达实信息作为知名的国内门禁产业领军企业,以"让城市更智慧、建筑更智能"为指导方针,围绕"智慧城市一卡通整体解决方案"主题,展出了业内首个以"互联网+"一卡通系统的创新产品以及"轨道交通门禁、智慧医院一卡通、智慧社区一卡通、智慧校园一卡通、智慧园区一卡通"的整体解决方案,并以互动体验、产品展示、视频联动等形式,让观展嘉宾全面体验到达实信息一卡通产品在智慧城市一卡通建设领域的领先优势、前沿  相似文献   

11.
束伟农 《建筑创作》2009,(8):132-133
建筑与结构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它一直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之中.始终与城市发展的脉搏相呼应。建筑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各项技术运用的产物。要让建筑作品成为艺术,需要建筑师与工程师共同来进行创造.倾注热情和智慧。  相似文献   

12.
梦莎 《建材城》2014,(2):72-81
全球居住环境日新月异,建筑风格百花齐放。建筑节能技术与绿色建筑也如雨后春笋冒出,不断颠覆着经典。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2013年的十大建筑节能技术,探秘这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全球智慧建筑科技与解决方案领导者江森自控发布OpenBlue数字化平台。传承江森自控在建筑领域长达135年的深厚积淀与前沿技术,OpenBlue涵盖一整套全面的智慧建筑互联解决方案与服务。这一开放式的数字化平台集成了江森自控核心的建筑系统,并在财富百强技术合作伙伴的加持下,助力打造更安全、更敏捷、更可持续的共享空间。江森自控OpenBlue平台集公司全球工程专家和数据科学家多年研发之智慧,旨在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建筑蓝图。全新的解决方案在尖端互联科技的推动下,将打造全新的居住体验、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并树立深远的可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1前言1.1什么是智慧建筑以及和智能建筑的区别智慧建筑这个名词对很多人来说还是很陌生的,但其实智慧建筑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智慧建筑其实就是:让建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及智能网关等新技术,使其充满智慧。智慧建筑融入了许多前沿的新技术,这就是它与智能建筑之间的区别。不是说智能建筑技术中没有应用到这些新技术,而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远不及前者。借助于这些新技术,建筑开启了从智能向智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没有阳光的建筑会让生活其中的人们感到抑郁,而大面积的玻璃窗、过度的日光照射又给节能减排投下了阴影。于是,建筑遮阳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遮阳遮掉的不是阳光,恰恰是让日光的力量得到更人性更舒适的发挥。通过遮阳设施与幕墙、门窗的结合来控制建筑墙体的吸热与放热,建筑从而得以自由呼吸、充满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陈立 《建筑》2021,(13):33-35
国泰新点软件以"智慧建造"为抓手,结合5G、人工智能(A I)、建筑信息模型(B I M)、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打造了面向政府的智慧住建场景化解决方案和面向企业的数字建造场景化解决方案,旨在进一步推进建筑行业向工业化、智能化、协同化方向发展,让城市建设更简单,让城市管理更高效.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所有社会构建元素的服务宗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逐步发展,各类物资越来越匮乏的今天,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节能等要求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建为本,筑为心",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建筑行业更是应该在现有的建筑模式下探讨发掘更可持续,更环保,更节能、更高效的、更健康的模式,真正让智能化绿色建筑作为为建设绿色生态智慧城市的目标而服务。本文着重探讨目前日渐发展的智能化绿色建筑在实际中的运用、其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2019.08.27邢台大家好!感谢邀请我来参加这次的盛会。随着我们处理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政府问题、人口与技术问题等,城市规划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今天,城市规划已经变得比谈论一栋建筑更重要。我相信你们一定听说过智慧城市,所以今天我将谈谈智慧城市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文化问题。很多人都知道,智慧城市起始于承诺通过数据管理实现高效城市运营。全球前五大智慧城市是伦敦、巴塞罗那、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和新加坡。这些城市都有着特殊的魅力——100多年的历史。这五座"百年"城市正在利用技术和数据,让老城更有效率。如果技术的责任是让所有人都能使用,让每个人都能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如何支持文化身份的分离呢?  相似文献   

19.
<正>1智慧城市大背景下的智慧建筑IBM公司于2008年发表了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个领导人议程"的演讲,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城市孕育而生。智慧城市概念从提出至今已有十来年,已经从PC时代的智慧城市1.0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城市2.0阶段。科技重塑城市未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城市发展的目标。现在人类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在智慧  相似文献   

20.
五月,鲜花盛开的日子,在震后的汶川,重建的建筑就像废墟上重生的花朵,汶川大地震之惨烈令每一个中国人心碎,而更深切的伤痛将在很长时间里伴随数百万不幸的灾众,用我们的智慧,帮助幸存者重建家园,是建筑学人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