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脉主义中的建筑与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建筑”运动的发展下,从建筑和城市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出发,提出了文脉的观点,论述了文脉主义的建筑和城市,并对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观念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产生的矛盾引发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出现,并提出“文脉主义”的观点,本文叙述了“文脉主义”的发生背景、忽视与重视的历史.提出了创建建筑文脉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文脉主义城市观。 相似文献
3.
每一栋建筑,都作为历史和文化的反映而有机地溶入环境之中。一栋建筑的功能及意义,要通过空间与时间的文脉来体现,反过来又能支配文脉。文章以宝应老城为例,论述了在文脉主义建筑观的基础上,如何保持和发展原有城市形象特征和对老建筑进行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5.
80年代,中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我们的建筑创作带来了令人不安的矛盾和新的难度。处在这样一个关键性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师开始认识到,城市建筑的文脉来自城市空间领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这个文脉则又是通过建筑风格来反映城市总体风貌的。图1的比喻大体上表示了环境、文脉与风格之间的总体关系。环境以及环境意识的含义相当广泛,在建筑创 相似文献
6.
张拉结构是一种非常规的建筑形式,是建筑师的灵感源泉.上世纪50年代以来费奥托发展完善了这种结构系统,吸引并激励着后来者.本文的内容是讨论怎样把张拉结构这样的非常规建筑形式融入到城市的常规建筑文脉中. 相似文献
7.
8.
“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新制宜主义”主张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建筑风格手法都包容进去,都为我所用,以创造一个丰富的含有“多义性”的人造环境。建筑除了反映高科技的时代精神,还要彰显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历史连续性。“新制宜主义”强调城市设计和场所精神,认为城市是逐渐形成的,新设计的建筑要与原有建筑融为一体,要为原有环境增色,而不能破坏原有的文脉与历史连续性;建筑与城市都是为人创造生活和交往的“场所”,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是为表现一定的“场所精神”服务的,而“场所精神”离不开特色,其特色要借助于建筑形象及其环境所蕴含的情调、神韵、气氛、节奏、尺度、风格等显现出来。新制宜主义运用的设计思路概括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得体切题,兼容并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句话,并强调细部设计。 相似文献
9.
10.
在全球建筑融通的时代背景下,认识传统、理解传统、发扬传统是当下建筑师努力实践的方向,但多数建筑师对传统、文脉的理解与认识是片段的、破碎的。本文试图对建筑传统、建筑文脉、建筑民族性话题再思考,引起重视以便在建筑创作中得以延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翁同龢故居的建筑彩绘艺术进行了介绍,以绦衣堂为例,从彩绘艺术的载体与内容、形式与风格和艺术特点等方面研究了苏式建筑彩绘艺术,以弘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代都市建筑风格的多样化与复杂化,从健全建筑制度、态度上宽容接纳新事物、建筑要具有适应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指出对于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大环境下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和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对符号学、符号学在建筑上的应用、符号学的层次等进行了介绍,研究了符号学的观点,指出结构符号学的理论产生跟后现代建筑的兴起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对建筑符号的理论分析,帮助人们认识建筑的文化意涵及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17.
结合当今世界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对现阶段城市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建筑设计时以人为本,遵循建筑的演变规律,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以此促进城市建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厦门城市建筑风貌 ,并分析了当前建设中的m几种倾向 ,提出了对保护的思考 ,以期对厦门城市建筑风貌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开封市鼓楼商业街区建筑风貌,通过实地调查对南书店街、马道街、鼓楼街等三条主要街道的风貌进行了逐一阐述,并指出三条街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试图提出更为合适妥贴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浅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城市的变化,分析了城市发展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指出建筑师应减少自身设计对城市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做建筑设计时首先要搞清楚建筑物与所在城市的关系,贯彻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原则,以使建筑与城市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