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发酵方式对隐甲藻生长和积累DHA的影响,从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对分批发酵初始葡萄糖浓度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葡萄糖浓度为60 g/L。在此条件下培养9 d后DHA的产量为0.8 g/L。在分批发酵的研究基础上,在稳定期补加一次葡萄糖,每升培养基补加30 g,培养9 d后DHA产量达到1.27 g/L。如果每隔24 h补加1次葡萄糖使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恢复到20 g/L,培养9d后DHA产量达到1.72 g/L。结果表明,在隐甲藻产DHA实验中补料分批发酵要优于分批发酵。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对隐甲藻生长和产DH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稀土元素对隐甲藻的生长和产DHA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时,La3+、Nd3+对隐甲藻的生物量和DHA产量均有显著提高,细胞增大;Ce3+提高了脂质DHA含量;Sm3+影响不大;高浓度时均抑制生长和DHA合成。La3+、Ce3+配合使用明显提高DHA产量,培养基中添加Ce3+、La3+分别为6mg/L和24mg/L时,可使DHA含量达到(1194.17±1.09)mg/L,提高了33.35%±0.09%。  相似文献   

3.
利用稀土元素对隐甲藻的生长和产DHA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时,La3+、Nd3+对隐甲藻的生物量和DHA产量均有显著提高,细胞增大;Ce3+提高了脂质DHA含量;Sm3+影响不大;高浓度时均抑制生长和DHA合成。La3+、Ce3+配合使用明显提高DHA产量,培养基中添加Ce3+、La3+分别为6mg/L和24mg/L时,可使DHA含量达到(1194.17±1.09)mg/L,提高了33.35%±0.09%。   相似文献   

4.
碳、氮源对隐甲藻油脂和DHA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在摇瓶条件下不同碳源、氮源对隐甲藻生长、细胞油脂积累和DHA的影响。葡萄糖是最好的碳源,最佳浓度为20g/l。酵母6膏有利于藻细胞的生长,而KNO3有利于细胞油脂的积累,最佳的酵母膏浓度为2g/l,最佳的酵母膏和KNO3的比例为1: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植物油对隐甲藻 (CrypthecodiniumcohniiATCC30 5 5 6 )生长及DHA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培养基中添加 1% - 2 %橄榄油或大豆油均可促进隐甲藻生长及增加DHA产量 ;添加 1%- 5 %花生油对隐甲藻生长及DHA产量影响不大。以获得DHA为目的 ,则培养基中添加 1%的橄榄油或大豆油即可  相似文献   

6.
王菊芳  陈峰等 《中国油脂》2000,25(6):209-211
研究了碳源对隐甲澡(Crypthecodinium cohnii ATCC30566)生长及DHA产量的影响。结果:采用单一碳源,葡萄糖最有利于隐甲藻生长,在5g/L糖浓度下,隐甲藻生物量达到3.3gDW/L;以甘油作为碳源培养,隐甲藻中DHA产量最高,为121.25mg/L。采用的4种复合碳源均可促进隐甲藻的生长,其中糖蜜+甘油培养隐甲藻生物量最高,达到3.47gDW/L。葡萄糖+甘油以及糖蜜+甘油培养均可显著提高隐甲藻DHA产量,分别达到204.67mg/L及183.33mg/L。  相似文献   

7.
隐甲藻(Crypthecodium cohnii)悬浮培养生产DH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培养温度、初始 pH、碳源及氮源等对隐甲藻 (CrypthecodiniumcohniiATCC3 0 5 5 6)悬浮培养生产DHA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的优化培养基组成为 (g/L) :葡萄糖 2 0 ,甘油 2 0 ,蛋白胨 5 ,KNO3 5 ,NaCl6,MgSO41 .6,KH2 PO41 .0 ,VH 0 .0 0 6,VB12 0 .0 0 1 ,另外添加 1mL/L橄榄油 ,6mL/L丙酮酸 .优化培养条件为 :5 %接种量 ,初始 pH 7.0 .黑暗条件培养 ,装液量为 5 0 0mL三角瓶装 5 0mL培养基 ,3 0℃培养 3 2h后转到 2 0℃培养直至收获 .在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下 ,隐甲藻悬浮培养 64h后 ,生物量和DHA产量分别为 1 0 .78g/L和 1 .2 1 g/L .  相似文献   

8.
隐甲藻发酵产DHA最佳无机盐浓度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了在摇瓶条件下 ,NaCl、Mg2 、PO4 3 对隐甲藻生长、油脂和DHA积累的影响 ,确定了它们的最适浓度。NaCl的最适浓度为 0 9g/L ,KH2 PO4 的最适浓度为 0 8g/L ,Mg2 的最适浓度为12mmol/L ,此时 ,单位体积DHA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隐甲藻产DHA的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隐甲藻产DHA的培养基,在8种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葡萄糖和胰蛋白粉为显著影响因子,维持其他组分浓度在低水平不变,对以上2因子爬坡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后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高点和主要因子的浓度。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54g/L,胰蛋白粉5.03g/L,酵母粉4g/L,甘油20g/L,不添加MgCl2和维生素溶液,其他组分同460培养基,在此培养基条件下,DHA产量达(907.54±1.02)mg/L,是优化前产量的2.48倍。  相似文献   

10.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糖、氮代谢对产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在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突变株的营养生长和油脂积累过程中对碳源和氮源的需求及其影响。通过对照组和5个不同的补糖试验组进行研究,各组经发酵7 d收获,并测定生物量、含油量、DHA含量和DHA产量。结果显示各组在发酵培养24 h时,碳消耗量约为22.5%,氮耗约为50%。随着不同时间的补糖,测定碳耗和氮耗虽有小幅度升降,但在144~168 h时碳耗、氮耗和碳/氮比基本稳定,各组间差异较小。研究表明,前72 h是寇氏隐甲藻生长的重要时期,当碳/氮比在15∶1左右时补糖最佳;当氮源耗尽时补糖不仅可以促进油脂的产生,而且对DHA的形成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隐甲藻油中含有34.72%的DHA,通过乙酯化、尿素包合富集,酶催化甘油解转化得到更高含量的DHA -甘油酯.通过对隐甲藻油碱法催化乙酯化,其酯化率达到92.60%;对得到的脂肪酸乙酯再经尿素包合分离浓缩,所得DHA -乙酯的含量达63.30%.运用酶催化将DHA -乙酯转化成DHA -甘油酯,通过实验优化,所得最优条件是:甘油与DHA -乙酯摩尔比1∶4,NOV 435酶加量2%(占总底物的质量分数),50℃抽真空( 100 Pa),DHA -乙酯转化率达到80.85%.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物理、化学和酶催化相结合能得到高含量的DHA -甘油酯.  相似文献   

12.
利用Crypthecodinium cohnii高密度发酵生产DHA的流加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流加策略实现了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生产DHA的高密度发酵。根据隐甲藻间歇式发酵的特性,探讨最佳补料时间及流加液中最佳碳氮比,结果表明,在葡萄糖浓度降至4g/L左右时流加碳氮比为30∶1的营养液对隐甲藻的生长和脂肪酸积累最有利。根据以上结果,初始葡萄糖浓度25g/L,采用5d连续发酵多次流加策略,细胞干重达6.37%,DHA产量为4.08g/L。  相似文献   

13.
寇氏隐甲藻突变株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寇氏隐甲藻突变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先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装液量、培养基初始pH值等因素对二十二碳六烯酸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装液量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Box-Behnken设计,得到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9.2%,初始pH值为6.9,装液量为65 mL/500 mL时,DHA产量最大为5.81 g/L,优化后DHA的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3.28%.  相似文献   

14.
寇氏隐甲藻是海洋微藻的一种,在寇氏隐甲藻的细胞油脂中,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高达30%~50%。但长期以来,因为微藻的细胞壁很难破碎,导致油脂的提取率不高。运用超声波法、生物酶法,反复冻溶法等方法,对寇氏隐甲藻进行了破壁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都对寇氏隐甲藻都具有一定的破壁作用,破壁后油脂的提取率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把酶法破壁和超声波法破壁结合起来,在酶解5 h后,再超声波1 h,破壁率可高达91.7%,油脂提取率提高了21.7%,破壁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亚硝基胍对隐甲藻ATCC30556进行诱变处理,通过30℃高温培养初筛及摇瓶发酵复筛,得到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产量稳定提高的突变株LS1057,其DHA占总脂肪酸的含量从出发株的25.78%提高到32.02%。研究摇瓶发酵条件对突变株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6.5、温度26℃、转速150r/min的发酵条件下培养216h后,其生物量、总油脂产量及DHA产量分别达到14.06、3.14g/L和1.057g/L,分别比出发藻株提高了21.31%、69.73%和121.59%。  相似文献   

16.
对寇氏隐甲藻突变株产DHA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再利用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建立二次多元回归模型,最后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在50 L发酵罐上进行放大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培养基葡萄糖121.41 g/L,谷氨酸钠11.54 g/L,硫酸镁7.25 g/L时,DHA的产量为5.65 g/L发酵液,比优化前提高了10.35%。在50 L发酵罐上发酵培养,DHA产量为9.50 g/L发酵液,为摇瓶培养时的1.6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