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然状态的岩土体多种多样,由于具有各自不同的物理力学特征及各自不同的工程力学特点,往往需采用不同的勘察手段来进行对不同用途之地基的勘察探测工作,从而获取科学、合理的勘察成果,服务于城建、公路桥梁、水利、矿山、码头海港、电力设施建设等不同的行业。  相似文献   

2.
通过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振冲置换法在粘性土地基中的加固应用,包括施工设计、设备、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检测效果及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3.
高福兴 《西部探矿工程》2013,25(3):19-20,28
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特点进行探讨,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工程破坏形式,提出了预防及治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岩土体可利用性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工程地质因素,将地下空间按不同深度分为0~10m浅层区域、10~50 m中层区域和50 m以下深层区域,从而根据不同深度的工程特性对岩土体可利用性进行划分,并探讨了划分依据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南方某砂性高岭土半成品为原料,用精细研磨机进行分段剥片,通过调整磨矿质量分数、助磨剂种类及用量、介质球种类、流量等影响因素,最终提高该矿细度,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颇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论述,并对在不均匀地基的基础设计中应采取的结构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某工程实例,对粘性土地基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采用多种方法对粘性土地基进行勘察和评价为宜,当承载力标准值与压缩模量不协调时,建议按压缩模量进行分层和评价,并且进行沉降量验算。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例,论述新型柱锤强夯(置换)工艺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对处理后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数据进行前后对比,反映出新型柱锤强夯(置换)法在基坑支护中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9.
该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结合江苏地区电力工程的勘察经验以及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对饱和砂性土液化判别与计算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的确定、粘性土互层与夹层的考虑、以及6度区对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的规定等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旨在为砂性土的液化计算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某尾矿库场地岩土工程稳定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国富  段富平  吴莉 《采矿技术》2006,6(2):33-36,39
对某拟尾矿区的场地采用多种手段方法进行了工程勘察,基本查清了该场地的岩土的力学性质,库区和坝址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场地的岩土工程稳定性作出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大量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详细阐述了高层商住楼建筑场地地基土的工程性质,主要涉及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地震效应及震动液化等方面,并对持力层的选择、基坑支护、地基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工程对策分析,所提建议与参数均被设计、施工部门采纳.  相似文献   

12.
重庆某化工厂年产60万t联合制碱项目中合成液氨的年产量为20万t,合成液氨的生产过程工艺复杂、危险物质较多,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运用“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研究”的评价方法,对其生产过程中各单元的火灾、爆炸事故易发性进行了评价,得出该化工企业应在合成液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斗门互通立交,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区,水网发育,鱼塘遍布.斗门互通立交分A、B、C、D、E、F、G七条匝道,累计长度2871m,全部为现浇连续箱梁桥.桥位区覆盖层以第四系松散沉积层的粘性土、砂性土及砂砾石为主.其中淤泥、淤泥质亚粘土沉积厚度17.1~31.4m.现以斗门互通立交匝道桥为例,介绍在软基上进行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的工艺.  相似文献   

14.
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锚杆,应用在软弱、破碎、松散的岩层及边坡支护中有较好的效果。基于沿海地区砂性地层高透水性的特点,在桩锚边坡支护中采用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有效解决了此类工程中塌孔、流砂、注浆不饱满等难题。通过3根中空注浆锚杆的现场拉拔试验,研究了砂性地层中自进式中注浆锚杆的承载性能和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达到210 k N,远大于设计承载力80 k N,位移均小于9 mm,能够满足工程需要。施工过程中,锚杆注浆压力可达1.9 MPa左右,注浆量比普通注浆锚杆稍大。  相似文献   

15.
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各种地质因素有效配置的结果。多煤层发育的黔西地区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其可采性值得关注,为了评价黔西地区煤层气资源的开发潜力,以中岭-坪山为研究区块,在分析构造特征、多煤层发育基本特征、煤层含气量、煤层吸附性的基础上,采用水头高度等效煤储层压力-等温吸附法,评价了等效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含气饱和度及采收率。研究表明,区内上二叠统龙潭组薄—中厚煤层发育,煤层数量多达50余层,可采煤层10~12层;煤层含气量较高,为8.25~15.44 m~3/t,平均11. 71 m~3/t;等效储层压力梯度较低,为0.59~0.95 MPa/hm,平均为0.80 MPa/hm;临界解吸压力分布在1.07~1.87 MPa,平均为1.56 MPa;含气饱和度较高为62%~82%,平均为72%;计算得出煤层气理论采收率分布在27.54%~48.66%,平均4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出较好的煤层气可采性特点,资源开发潜力大。含气量、储层压力等值线图及计算结果显示,含气量、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含气饱和度在平面上分布具有一致性,即高含气量区,等效储层压力高,临界解吸压力高,含气饱和度也高。煤层气富集区是未来开发的首选区域,由于区内煤层发育具有多且薄的特点,多煤层合采是大幅提高气井产量及资源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可作为贵州省煤层气开发的首选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