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比较中心城和郊区的住房市场表现(住房产量、市场价格和套型面积),探索住房建设规划是否可能降低住房可支付性。初步结论是,规划的限制性土地利用政策可能会减少住房总产量、提高商品住房的市场价格和单套面积,从而降低尚无住房的中低收入居民通过住房市场获得住房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特征与问题的认识,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应转变传统的供给方式。转变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借鉴美国包容性区划实践经验,在城市中心区普通商品房开发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通过对美国包容性区划经验的学习以及中美相关背景的比较,认为我国目前采用与包容性区划性质相似的保障性住房配建政策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政策执行优势。最后,论文提出当前采用保障性住房配建政策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可支付住宅实践经验及其对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与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美国可支付住宅的发展概况,并从供应体系、选址与规模、开发与设计组织、与社区规划的关系、设计思想等5个方面与中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旨在对产生差异的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和历史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借鉴。文章最后对我国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与设计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美国可支付住宅的发展概况,并从供应体系、选址与规模、开发与设计组织、与社区规划的关系、设计思想等5个方面与中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旨在对产生差异的宏观社会经济背景和历史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借鉴.文章最后对我国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与设计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6.
重点回顾了现代英国与住房供应制度相关的规划政策变迁,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制度演变历程。同时,也介绍了英国现行的住房供应体系的构成及演变过程。在同欧美其他国家的比较中,分析了现代英国住房供应制度的特点以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结合现代英国规划制度的特征,解读近年来英国房地产市场变化的特点。通过对英国经验的总结,获得我国住房供应体系值得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下,利用商品住宅用地配
建政策性住房是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住有
所居”的重要保障。基于规划得益的视角,
分析政府政策、规划干预、市场资本在政策
性住房市场配建模式中的作用过程;基于商
品住房和政策性住房之间的物理隔离,探讨
资源差异化供给的内在资本逻辑和主体影响
机制,提出单一经济属性的“以房养房”配
建模式边缘化使用主体,是混合居住产生社
会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建议强化“人”的角色
参与,建立“住房—人才—产业”互动关联的
发展思路,通过引入“交通+”“就业+”“服
务+”等创新模式,扩大政策性住房的配建
渠道;完善地方政府“产业运营者”和市场主
体“物业运营者”角色,“以产养房”带动城
市中低收入居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使用者需求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影响城市居民住宅区位微观选择的五个主要因素,考虑不同收入群体的购房需求,提出适合保障性住房配建住区实施的三种模式及其在城市中适宜规划布局区域,为保障性住房配建住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空间基础,实现住房困难群体在城市中均匀分布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是中国特大城市现代化发展最后的堡垒,对城中村进行空间、经济与社会功能的结构性乃至系统性再造是特大城市"十三五"期间面对的历史性挑战。目前中国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多种模式存在着共性的问题:"排斥性"、高成本、低效率、逆垄断、不可持续等,中国特大城市迫切需要建立包容性城中村改造模式。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及广州市城中村改造调查研究为基础,试图构建中国特大城市包容性城中村改造的理论架构和实施机制,特别提出特大城市需要并可能将非户籍常住人口可支付健康住房纳入城中村改造规划,极大降低特大城市非户籍常住人口市民化成本,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住房保障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市场失灵和保障居民基本居住需求而推行的一项公共政策.政府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应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制约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的最主要瓶颈就是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有限.因此如何正确定位并发挥政府在保障性住房融资中的作用是确保资金持续投入、顺利达成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目标的关键。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保障性住房融资中的作用,为我国政府明确责任.更好地处理保障性住房融资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英国保障性住房资金管理经验给予我们很多启示,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保障性住房资金管理,建立、完善和创新我省保障性住房资金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平,要重视加强保障性住房规划研究水平.通过实践分析,本文结合保障性住房规划要素,总结了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设对策,希望实践分析能全面推进保障性住房规划工作开展,从而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理论基础、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在空间布局方面的突出问题是选址过于偏远,且大多集中建设。这会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成本负担,降低其就业概率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加剧弱势群体的空间聚集,强化居住分异,带来各种社会问题。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必要慎重和科学地对待保障性住房的空间选址问题,以更好地实现住房保障目标,并促进社会融合。本文将讨论低收入住房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以及国际经验和教训,在分析目前我国城市中保障性住房空间选址所存在的问题及背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城市发展中的住房设施供应需求,无论是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或是通过增加城市核心区住房供给以缓解城市人口空洞化现象,美国和日本均应用空间权相关技术,提出包容性区划、高层住宅诱导地区区划、用途容积型地区计划等创新性的区划形式,利用市场机制,有效增加城市所需住房类型和数量的供给,缓解社会中的居住阶层隔离、人口流失状况。通过背景解析,分析比较3种空间权制度的运作机制和实践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思考空间权制度对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积极作用,期待未来能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美国模块化住宅设计项目实例进行介绍.总结了美国模块化住宅所采用的较为成熟的技术设计手段与实践经验。并对我国村镇住宅产业化发展道路提出了相应建议。认为只有通过政府主动干预才能为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同时由于我国村镇住宅具备自有宅基地这一特殊条件,村镇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虽然起步晚、基础差,但同时也具备相应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普遍建设的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对于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起到了积极解决作用。本文对当前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方面出现的热点问题了深入分析,从规划建设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