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凝胶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现场聚合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来宾  高虹 《辽宁化工》2007,36(10):700-704
凝胶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现场聚合工艺已经成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主要介绍了室温现场聚合、热引发现场聚合、辐射引发现场聚合及电化学引发现场聚合等几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现场聚合工艺,并对这几种现场聚合工艺的工艺过程、聚合物体系、聚合反应原理、所制聚合物电解质及电池性能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比较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并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现场聚合工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以L-天冬氨酸为原料,采用热缩聚合、液相聚合和改性聚合三种方法合成了热缩聚天冬氨酸.采用红外光谱与X光衍射技术研究了反应物预处理前后的特征,对聚合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和对比,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产品阻垢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缩聚合、液相聚合与改性聚合工艺反应温度分别为210、180、180℃;反应时间分别为3.0、1.3、1.0 h;催化剂最佳化学计量数分别为0.12、0.18、0.08.热缩聚合与液相聚合产品的阻垢性能相当,改性聚合产品的阻垢率约提高6.8%.说明改性聚合是一种较先进的聚天冬氨酸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东  张文平  张丽国  姜明  王展望 《化工进展》2004,23(Z1):130-132
探讨了BCH催化剂在Hoechst中试工艺上应用性,考察了BCH催化剂聚合条件对活性、堆密度、氢气敏感性、聚合物形态的影响.通过调节聚合工艺和催化剂分散条件,使中试装置运行稳定,生产的聚合物质量明显改善,说明BCH催化剂完全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永  赵庆龙  陈雷  范文革  陆峰 《化学工业》2007,25(5):39-42,50
通过淤浆法小试聚合装置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高密度聚乙烯粉末,对聚合工艺条件对产物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共混合成宽峰聚乙烯专用料的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聚合工艺条件.在淤浆法小试聚合装置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调;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粉末共混可以制备宽峰HDPE:合成的宽峰HDPE专用料的综合力学性能优良,在树脂研究院进行加工,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阻滞苯乙烯阴离子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十年来阻滞阴离子聚合的研究进展,讨论了阻滞剂的种类、结构、用量对苯乙烯阴离子聚合活性的影响,阐述了阻滞剂的阻滞机理及阻滞阴离子聚合在高抗冲聚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寻找有效的引发剂体系生产高抗冲聚苯乙烯和研究工业化聚合工艺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从聚合管的内件设计及由温度和真空所引起的聚合管液位波动等方面详细讨论了黑芯切片和凝胶物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前后聚的工艺控制模式、工艺条件的改变以及对工艺路线的改进等方面探讨了预防黑芯切片和凝胶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近60年来溶聚丁苯橡胶生产技术专利的申请量变化趋势及主要申请企业,重点总结了与溶聚丁苯橡胶生产相关的工艺、聚合反应器结构、链结构调控等方面的专利技术。目前溶聚丁苯橡胶的釜式聚合工艺较为成熟并广泛使用,管式反应器聚合工艺和挤出反应聚合工艺仍待进一步开发;连续釜式聚合工艺应通过优化聚合釜结构和聚合工艺来提高运行的平稳性和产品质量;通过调控聚合工艺将不同聚合物的链段特性集合到一条聚合物链上,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产品。对溶聚丁苯橡胶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硫黄为原料,考察了低温熔融法工艺条件、稳定剂的加入、填充油和萃取剂的选择对不溶性硫黄(IS)含量、收率及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聚合工艺条件为:聚合温度为260℃,聚合时间为1h,室温去离子水作为淬冷液,固化温度为60℃,固化时间为4h,硫黄聚合转化为IS可达40%以上;聚合产品的固化过程、提高萃取温度以及在淬冷、萃取、充油过程中稳定剂的加入能较显著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溶剂SL可以替代二硫化碳成为新的萃取剂并确定了其相应的萃取工艺条件.确定了淬冷液、萃取剂、填充油中适宜的稳定剂及其添加量,最终IS产品120℃、15min时的热稳定性达到49%以上,居同类工艺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可用于缓控释肥包膜材料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 K32)的合成.研究了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PVP K32的实验技术,研究了不同引发剂、聚合工艺等对合成PVP K32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残留单体含量的影响.通过优化实验获得一种分子量分布窄、残单含量低的PVP K32的聚合工艺,并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及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阴离子开环聚合尼龙6(APA6)及其复合材料在学术和工业上的研究成果.APA6复合材料包括短纤维增强APA6复合材料、连续纤维增强APA6复合材料、纤维织物增强APA6复合材料、自增强APA6复合材料和APA6纳米复合材料.详细介绍了相关APA6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APA6聚合过程中工艺参数、成型工艺、反应体系和...  相似文献   

11.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synthesis of functional dimeric metal carbonyl complexes and their subsequent polymerization to afford polymers containing metal–metal bonds in the main chain. Such polymers are photodegradable because the metal–metal bonds are cleavable by visible light. The functionalization of the dimeric complexes and their polymerization i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reactivity of the M–M bond, and therefore many standard synthesis and polymerization methods cannot be used. Various polymerization methods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ring-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acyclic diene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traditional step polymerization, and copper-catalyzed step polymerization using click chemistry.  相似文献   

12.
Telechelic polymers by living and controlled/living polymerization metho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lechelic polymers, defined as macromolecules that contain two reactive end groups, are used as cross-linkers, chain extenders, and important building blocks for various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s, including block and graft copolymers, star, hyperbranched or dendritic polymers. This review article describes the general techniqu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elechelic polymers by living and controlled/living polymerization methods; namel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nitroxide mediat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iniferters, iodine transfer polymerization, cobalt mediat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rganotellurium-, organostibine-, organobismuthine-mediated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living anionic polymerization, living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and ring 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The efficient click reactions for the synthesis of telechelic polymers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工业聚合反应装置“系列专论的首报,也是整个系列的导言。文中按聚合方法和设备结构型式,将工业聚合反应装置的核心即反应器分为10类,并大要地讨论了各类反应器反应工程特性和发展趋势,结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本体聚合和缩聚等工艺,图示了6种工业聚合反应器。  相似文献   

14.
张莉  陈桐  尹松 《化学与粘合》2008,30(3):50-53
无皂乳液聚合又称无乳化剂乳液聚合,是一种环保清洁的制备高聚物的聚合方法。与常规乳液聚合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从如何提高无皂乳液聚合稳定性的角度,详尽地探讨了无皂乳液聚合的几种制备方法,并且针对其聚合效果进行了性能比较,此外还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无皂乳液聚合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毛国梁  王欣  宁英男  马志 《化工进展》2012,31(10):2282-2287
首先介绍了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的聚合机理及其常用的RAFT试剂,并与其它两种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氮氧化合物媒介的自由基聚合(NMP)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进行了简单的优缺点对比。其次,介绍了近些年在基于RAFT聚合制备功能化聚烯烃嵌段聚合物研究中取得的进展,重点综述了制备功能化聚烯烃嵌段聚合物时所采用的6种方法,包括①烯烃配位聚合与RAFT聚合相结合;②阴离子聚合与RAFT聚合相结合;③阳离子聚合与RAFT聚合相结合;④Click反应与RAFT聚合相结合;⑤开环聚合与RAFT聚合相结合;⑥叶立德活性聚合与RAFT聚合相结合。最后,对基于RAFT聚合策略设计合成功能化聚烯烃嵌段聚合物的研究前景与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分散聚合及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制备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凯  雷毅  贾利军  江璐霞 《化学世界》2002,43(7):378-381
分散聚合是一种新的聚合方法 ,反应开始前 ,单体、引发剂和分散剂均溶解在介质中 ,随着反应的进行 ,当聚合物链达到临界值时便会从介质中分离出来 ,并借助于分散剂稳定地悬浮在介质中。分散聚合方法已被应用于许多领域 ,如涂料工业、生物工程、医学、信息产业、化学工业等。介绍了分散聚合及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制备技术的进展 ,并对其聚合机理及聚合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聚合与应用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反相乳液聚合、双水相聚合、紫外光引发聚合以及模板聚合等聚合方法,介绍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工业水处理、城市污废水处理、污泥脱水以及造纸工业中的应用,并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微球的应用及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聚合物微球在分离技术方面的应用概况,分析不同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如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分散聚合法、种子聚合法.着重提出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热固性树脂微球的工艺路线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丙烯酰胺 (PAM)是一类新型的功能高分子产品 ,是水溶性高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聚丙烯酰胺的定义出发 ,简单介绍了聚丙烯酰胺的发展历史。对国内外近年来聚丙烯酰胺合成技术 :水溶液聚合、乳液聚合、辐射聚合、胶束聚合、光引发聚合、沉淀聚合作了归纳总结 ,最后展望了聚丙烯酰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氰化氢聚合的条件与类别,对聚合的机理及热力学,动力学因素进行了叙述,针对聚合类别和生产实际,对预防聚合的办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