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通港闸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城区西北侧。地处长江入海口北岸,现有污水处理厂兴建于1994年,运行能力为0.335万t/d。目前该污水处理厂已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港闸区内还有大量工业、生活废水不能直接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而直排区内大、小河道受区内水环境容量限制以及存在超标排放的问题,故港闸区  相似文献   

2.
南通港闸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量、水质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预测,计算分析了南通港闸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长江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达标排放时,污染不明显,影响较小,而在事故排污时,南通水厂取水口水质由Ⅲ类变为Ⅳ类。  相似文献   

3.
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受纳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钰 《治淮》2009,(6):14-15
一、拟建杨台子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情况 杨台子污水处理厂工程近期建设规模为10万m^3/d,采用微孔曝气改良氧化沟处理工艺,尾水为连续排放方式。  相似文献   

4.
以芜湖市长江沿线澛港圩区内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为例,充分考虑圩区内水利工程的调度规则、受纳水体的环境保护目标、污水处理厂运行工况等因素制定预测方案,分别采用一维稳态数学模型和二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对内河和外河的影响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对受纳水体影响最小的排放方案,为决策部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形式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对城市河流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排放口附近的区域。当前主要有集中排放和分散排放两种形式。模拟研究了污水处理厂6种尾水排放工况下河流COD浓度场的分布情况,包括尾水150 m生态拦截系统的岸边单孔(S1)、5孔(S2)、均匀溢流(S3)排放和河中单孔(M1)、5孔(M2)、均匀溢流(M3)排放。结果表明,下游河流的COD的相对浓度(C/C0)大小的排序为S1,S2,S3和M1,M2,M3,且排放口区域分散排放的C/C0远低于集中排放;在不同工况下,河中排放均比岸边排放的COD浓度低。分散排放形式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显著降低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口附近污染物的浓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可采取河中均匀溢流排放形式(M3)。  相似文献   

6.
7.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温排水及低温水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温排水数值模拟的研究,对水生生物及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影响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认为地表水源热泵尾水排放会引起局部水温变化,且温排水将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加快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其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进出水的温差和排放量,也与水源的水文地质特征密切相关。提出了对其深入系统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应当尽快开发排放口布置及原位冷却等尾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建立地表水源热泵尾水污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温排水以圾低温水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温排水数值模拟的研究,对水生生物以及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影响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认为地表水源热泵尾水排放会引起局部水温变化,且温排水将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加快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其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进出水的温差和排放量,也与水源的水文地质特征密切相关.提出了对其深入系统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建议尽快开发排放口布置以及原位冷却等尾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建立地表水源热泵尾水污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杨宇栋 《给水排水》2008,34(1):43-46
常州市位于长江、太湖水源保护区内,污水缺少出路,众多污水处理厂尾水被迫排入内河.以环境容量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控源、迁移、扩容、转化"等优化措施,妥善解决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尾水污染与河网有限的水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力求构建一个协调、健康的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
张云  蔡彬彬 《人民长江》2017,48(10):30-32
将生态湿地技术用于处理南通市某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详细介绍了处理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并对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运行结果表明:生态湿地技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COD、BOD5、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0.1%,55.3%,76.6%,57.8%以上,出水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的要求,有效削减了污染物的入河排放量,改善了区域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宝应县2015年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效果进行评价,从用水总量、用水效率以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3个方面出发,结合宝应县的实际情况,总共选取13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物元分析法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水功能区的限制纳污管理效果为Ⅰ级,而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方面的管理效果则分别为Ⅴ级和Ⅳ级。说明宝应县2015年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方面的工作做的比较好,而在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管理方面不够理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运用水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对江苏省播种面积最大的6种农作物在2000-2010年间的水足迹进行计算,并分析各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特点以及灰水足迹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结果表明:6种农作物生产消耗的蓝水和绿水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江苏省农业生产的用水效率在逐年提高。6种农作物的绿水足迹占比为61.88%~88.17%,绿水在当地农作物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江苏省6种主要农作物中,水稻和小麦生产的水足迹之和占比为84.15%;单位质量棉花生产水足迹最大,其产生的灰水足迹也最大;单位质量小麦生产的水足迹是稻谷的近两倍,单位质量小麦生产产生的灰水足迹也明显大于水稻。  相似文献   

13.
江苏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江苏水资源、水环境的基本特点,分析了江苏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存在问题,结合江苏治水新思路的实践和水利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加强江苏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采争取的对策措施,对开展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净水厂沉淀池排泥水回用的中试试验,探析排泥水回用工艺出水水质安全和生物稳定特性,探讨净水厂排泥水回用的可行性。试验表明:排泥水的AOC和BDOC浓度均值分别为98. 16μg/L和1. 92mg/L,且AOC和BDOC浓度与水温呈显著线性相关特性;污泥回流比(泥水∶原水)为3%时,出水未检出细菌总数,且出水浑浊度、氨氮、CODMn等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出水的AOC和BDOC浓度均值分别为88. 67μg/L和0. 21 mg/L,保障了水质的生物稳定性。因此,净水厂在合理控制回流比条件下,排泥水回用不仅具有可实施性,而且实现了净水厂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现行GDP计算中环境污染的成本,采用污染治理成本法,建立了基于水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的绿色GDP核算模型。采用所建模型对围场县2014年的水环境污染实物量和价值量污染损失进行核算,将核算成果作为区域GDP的核减量,得出该县当年的绿色GDP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围场县绿色GDP指数为97.63%,即经济增长中有2.37%是以污染水环境为代价的,工业水污染治理强度大于畜禽养殖废水和生活废水污染的治理强度。根据分析结果,围场县水环境治理应重点放在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治理上。  相似文献   

16.
在对区域水资源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江苏水资源安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2018年后江苏省将出现水资源供需安全问题。通过定量分析找出影响江苏省水资源安全系统的4大动力因素,并设计6种不同的解决方案,通过方案对比分析得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优方案是综合型方案。最后,对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艺  冯英艳  贾健  鞠大为 《人民长江》2016,46(14):108-112
征地补偿是水利建设工程移民安置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但是当前的法规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研究解决。运用土地产权理论和征收补偿理论,分析了江苏省水利工程征迁移民土地补偿标准,认为补偿标准体系不完善,导致各地标准差异,引起矛盾和冲突;江苏省政策和国家政策不一致,需要进一步完善。根据江苏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土地征用及临时占地的具体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8.
结合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近年来辖区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排放强度等的变化情况,评价了江苏省在这一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水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福建省水环境特征和影响水环境演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系统阐述水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水环境破坏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得出结论:福建生态环境突出,是我国11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生态环境特殊脆弱性使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保育和重建成为本省水环境安全和稳定的中心环节;福建水环境总体较好,主要水系水质多数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最后指出水环境形势严峻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