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篇首语     
王路 《世界建筑》2005,(8):18-18
木材是一种经典和环保的建筑材料,已有数千年的辉煌历史。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广泛运用以及高水平的木构技术和艺术成就使以木构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建筑在国际建筑文明体系中独树一帜。然而木材的使用,目前在我国还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使木构建筑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制约。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当代木构建筑的发展无论是在对材料的认识、选择和加工,还是对木构建筑的技术要点、设计方法和技术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世界建筑》曾在2002年第9期介绍了北美地区木构建筑的发展状况,《世界建筑》本期“木构建筑”专辑,介绍了北欧和德语…  相似文献   

2.
芬兰现代木构建筑产业从1990年代起至今经历了“工业化”与“绿色低碳”两个重要发展机遇,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建筑作品,推动了北欧现代木构建筑体系进步与森林资源综合应用创新。现代木构建筑的推广应用需要业主、设计师、工程师与政府的共同努力。现代木构体系在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文体中心和桥梁等多场景应用中,展现出在建筑数智化与低碳背景下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木材工业大国,但木材工程在现代建筑中却应用得很少。与此不同,西方一些国家很早就开始进行现代木材建造的探索和实践,木材工程在建筑领域的产业体系趋于成熟。瑞士比尔高等木材技术学校是一所面向木材工程产业的学校,为木材建筑领域提供受过高等职业训练的人才,同时进行相关科研和工程实践。学校的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观察其教育和科研体系如何在木材工程相关的建造领域发挥作用,可以为中国现代木构建筑的教学、研究提供启示,并对中国现代木构建筑的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木结构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是采用砖木材料及木构架承重体系。现代木结构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但在欧美发达国家却方兴未艾。该文对现代木结构发展与我国传统建筑传承进行协同分析,阐述了可持续的木材原料是木作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传统建筑与现代木结构技术融合是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方向,现代木结构与传统建筑协同发展是木作工匠技术传承的保障,并就我国木结构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正>《西部人居环境学刊》05/2016机器人木构工艺木材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绿色建材,在未来建筑产业化发展中具有极大潜力。随着胶合木等生产技术的迅速提升,木材已成为一种大尺度、低质强比的高性能材料。随着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兴数字木构工艺的创新与提升,现代木结构产业升级已经找到了重要的支撑。数字木构以数字化结构性能找形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机器人精确高效的加工能力,使复杂木构件的大批量定制生产成为可能。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现代木  相似文献   

6.
编辑部     
《重庆建筑》2017,16(2)
机器人木构工艺
  木材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绿色建材,在未来建筑产业化发展中具有极大潜力。随着胶合木等生产技术的迅速提升,木材已成为一种大尺度、低质强比的高性能材料。随着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兴数字木构工艺的创新与提升,现代木结构产业升级已经找到了重要的支撑。数字木构以数字化结构性能找形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机器人精确高效的加工能力,使复杂木构件的大批量定制生产成为可能。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现代木结构主题馆项目将结构找形与机器人建造技术相结合,同时通过结构性能优化以及参数化几何优化技术,实现了从设计、预制到现场监测、快速营造的全新的一体化数字建筑工艺。苏州木结构主题馆是机器人木构产业化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7.
杨俊 《建筑师》2019,(4):101-106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研究颇丰,而从材种选择与应用的角度研究甚少。论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大木材种在选材、制材、用材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从材料出发建立材种选择和应用的科学原理,对于深入理解古代建筑专书《营造法式》的科学性及其启迪今天关注材料的现代建筑设计,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蔡凌  李欣瑜  邓毅 《建筑师》2020,(4):46-52
侗族工匠们在传统建筑营造活动中发展出了一套在无图样的情况下,获取、记录关键尺度信息,并指导施 工的方法。它既满足无图样的木构建筑标准化建造要求,又解决了木材自然属性带来的弹性尺寸问题。这种建立在一定的营造逻辑上,使用特定的营造工具,并具有一定营造程序的系统,可归纳为侗族传统木构建筑的“实尺营造”。两种关键的实尺——匠杆和竹签,它们的符号标识系统、获取尺寸信息时的量度和记录方法,以及加工构件时的使用程序是“实尺营造”的核心内容。“实尺营造”是侗族传统木构建筑实现设计营造一体化、确保建筑框架结构稳定以及提高营造团队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传统木构建筑体系流传千百年至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其空间形态反映着深层次的民族心理,对现代建筑设计有指导性的意义。文章试图以木构建筑原型的现代转译为切入点,探索传统木构建筑如何在现代语境下完成融合与转化,使传统木构文化成为现代建筑的设计资源,让现代人回归到传统文化下的诗意空间。  相似文献   

10.
侗族木构建筑是侗族群众繁衍生息的载体,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具有较高民族代表性和文化遗产价值侗族木构建筑星罗棋布。本论文以广西三江侗族地区的侗族木构建筑为研究对象,在调查整理当前该地区侗族木构建筑受传统城镇化和旅游开发等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存在问题,分析了保护传统侗族木构建筑的重要性和进行设计创新的紧迫性。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侗族木构建筑保护和设计创新提出了三点策略:一是采取"博物馆"保护模式,对传统侗族木构建筑整体保护与传承;二是采取"市场化运作"保护模式,制定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地方技术标准;三是采取"现代+传统"保护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建设现代化侗族木构新型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