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线导鱼雷远距快攻的特点,探讨了一种纯方位条件下基于灰关联的快速获取目标运动要素的方法:将目标初距和速度进行合理划分,根据实测目标方位变化量计算舷角值,由此组合成不同的标准目标态势类,并通过仿真得到标准目标方位序列集。将实测目标方位序列作为参考序列,标准目标方位序列集作为比较序列进行灰关联分析,得出与实测目标方位序列关联度最大的标准目标态势类,将此标准类反演即可得出目标运动要素。大量的仿真试验证实,该方法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得出一定精度的目标运动要素,从而实现线导鱼雷的远距快攻。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中目标运动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辐射声场距离-频率谱干涉条纹特征匹配分析的目标运动要素估计方法。以目标初距和目标瞬距为循环观测因子,结合两方位-两距离目标运动要素计算方法,获取当前假设下目标距离特征量和目标方位计算值;依据目标辐射噪声时间-频率谱干涉结构计算的目标距离特征量信息,构造距离特征量匹配代价因子,实现目标运动解要素。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绘制的目标运动要素解空间可视化分布图中,可有效估计目标初距、航向和航速信息,显著改善目标运动参数的估计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标运动要素解算所使用的数据处理技术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潜艇作战系统的反应时间。目前,对目标运动要素解算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改进或使用性能更优越的估计算法。本文在现有算法基础上,利用可重构计算技术作为目标运动要素解算模块的加速器,分析纯方位平差算法的输入数据流,通过脉动阵列简化标量运算,充分利用并行流水线机制,最终实现了纯方位平差法的可重构计算。试验结果证明了使用可重构计算能够提高算法的解算速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纯方位运动目标分析问题,建立了带乘性噪声的状态空间模型,推导出了在线性最小方差意义下的目标状态最优递推估计算法,并通过算法的误差分析讨论了模型的各种随机干扰的统计参数及估计算法初值的选取。 相似文献
8.
为快速预测鱼雷的声自导弹道,以特定时刻相对本舰的距离、舷角为运动要素,将其弹道参数化为以此要素为初值的微分方程组的解,论证了其解析解与一个代数方程等价,证明了此方程经变换后可用标准牛顿方法计算。考虑声速的作用,建立了发射、接收点分开的主动声纳探测模型,构造了基于距离、方位观测值解算鱼雷运动要素的相对较优的弹道拟合准则。实现了小样本条件下理想声自导弹道估计的快速计算。仿真实验证实,该方法预测的弹道可满足反鱼雷鱼雷射击参数计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10.
方位-多普勒频率合成TMA的可测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了非线性系统可测性理论对方位频率TMA的可测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情况下在方位角和高低角的变化率满足不全为零条件时,载机不必做机动就可以实现可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从潜艇回波特性研究一般性结论和鱼雷常用目标识别方法入手,以一种单收多发尺度目标模拟器为例,分析了尺度目标模拟器的工程模型及工程实现中的关键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模拟器在多亮点结构回波的多普勒频移模拟、时延模拟和目标强度模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该研究为尺度目标模拟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被动声纳探测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谱瞬时频率估计的目标定位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利用声纳探测目标的跟踪波束信息,建立高精度瞬时频率跟踪提取与多特征联合的目标定位跟踪模型,完成对目标高精度多普勒频移信息的实时提取。基于多特征观测方程,实现了对目标的定位与跟踪。仿真实验和海上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观测平台不机动情况下,完成对目标的快速定位与跟踪;在相同平台机动条件下,相比传统纯方位算法,该算法的要素解算性能更加稳定,解算收敛时间缩短约4 min,进一步增强了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