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对0°,22. 5°,45°,67. 5°和90°五种不同层理倾角的层状岩石进行了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动态压缩试验,对破碎后的试样碎屑进行筛分,对比分析了层状岩石动态破坏时的块度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入射能对层状岩石反射能、透射能、耗散能密度和块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同一层理倾角试样,随着冲击速度增大,块度平均粒径逐渐减小,破碎程度逐渐增大;相同冲击速度下层理倾角为67. 5°的试样破碎程度最大,0°试样破碎程度最小。分形维数可以很好的量化表征破碎块度分布特征,破碎块度越小,分形维数越大。相同入射能时,90°试样耗散能密度最大,0°或22. 5°耗散能密度较小,表明高倾角试样能量利用率高,0°或22. 5°的利用率较低。层理倾角为45. 0°,67. 5°和90. 0°的试样在入射能相同时反射能较大,层理倾角为0°,22. 5°的试样透射能较大,表明大倾角下无用功大多以反射波形式耗散,低倾角下无用功大多以透射波形式耗散;反射能、透射能与耗散能密度随入射能增大而增加;分形维数随耗散能密度增大而增大。高倾角时随能耗增大,试样破碎程度越剧烈;低倾角随耗散能密度增大,试样破碎趋势变化较小,产生新裂纹与破裂面所需能量较多。在实际工程中,选择45°~67. 5°倾角的动态加载角度,不仅岩石强度较低,岩石破碎程度高,且能量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赵毅鑫  龚爽  黄亚琼 《煤炭学报》2015,40(10):2320-2326
为研究煤样动态拉伸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耗散规律,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冲击加载系统,对煤样进行冲击条件下巴西圆盘劈裂试验,探讨了冲击速度、层理倾角及饱和含水对煤样总吸收能密度、总耗散能密度和损伤变量的影响;同时将煤样破碎后产生粒径为0~0.2 mm和0.2~5 mm的碎屑进行收集,并对不同尺寸碎屑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同一层理倾角的自然煤样损伤变量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加,饱水煤样损伤变量整体随冲击速度增大呈指数函数增加;相比于自然煤样,饱水煤样粒径为0~0.2 mm的碎屑量减少了14.1%~31.3%,粒径为0.2~5 mm的碎屑量减少了33.7%~53.0%;但当层理倾角为45°时,饱水煤样碎屑量质量百分比反而比自然煤样要大。  相似文献   

3.
破碎磨矿能耗在选厂总能耗中占比较大,但其中仅有1%的能量用于新表面的生成,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微波照射作为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手段,能显著提升矿石的磨矿效果.为研究微波照射对鞍山式铁矿石磨矿效果的影响,以鞍山式赤铁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微波照射功率、微波照射时间、矿石块度以及冷却方式等条件试验,同时对比了鞍山式磁铁矿石...  相似文献   

4.
利用霍普金森压杆对煤岩进行不同冲击加载下的动态力学测试,研究煤岩破碎块度与破碎能耗之间的关系。利用筛分法确定煤岩破碎后的平均块度,借助分形理论,研究不同冲击加载下煤岩的破碎分形维数、破碎块度;借助不同冲击加载下煤岩的应力—应变曲线,依据应力波理论,分析煤岩的破碎能耗;并研究了煤岩的破碎块度与破碎能耗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动态冲击试验下,煤岩冲击破碎后的块度具有较好的分形特性,分形维数能够反映煤岩的破碎和脆性程度。煤岩在不同冲击加载下,破碎平均块度在6~19mm之间。随着冲击加载速度的增大,煤岩越破碎,破碎块度越小,破碎能耗越大。  相似文献   

5.
矿石的动态力学特性影响其破碎效果。利用[?]50 mm霍普金森杆系统改变冲击荷载对矿石A、矿石B试件进行16次动态压缩实验,分析冲击气压对矿石应变率的影响,对抗压强度与应变率之间的关联性做了初步研究;统计破碎后的矿石块度筛分数据,分析块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冲击速度在12~16 m/s范围内时每增大1 m/s时,矿石B的动态抗压强度增大8.3 %,矿石A的动态抗压强度总是低于矿石B,且矿石A、矿石B抗压强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加呈指数型增长;随着耗散能量的增加矿石块度破碎的程度越大,矿石B筛分破碎块度的整体通过率要低于矿石A,表明矿石B内部固有大量微缺陷在吸收能量变形中加速了裂纹的闭合,与矿石A相比,强度增大且破碎程度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6.
矿石的动态力学特性影响其破碎效果。利用[?]50 mm霍普金森杆系统改变冲击荷载对矿石A、矿石B试件进行16次动态压缩实验,分析冲击气压对矿石应变率的影响,对抗压强度与应变率之间的关联性做了初步研究;统计破碎后的矿石块度筛分数据,分析块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冲击速度在12~16 m/s范围内时每增大1 m/s时,矿石B的动态抗压强度增大8.3 %,矿石A的动态抗压强度总是低于矿石B,且矿石A、矿石B抗压强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加呈指数型增长;随着耗散能量的增加矿石块度破碎的程度越大,矿石B筛分破碎块度的整体通过率要低于矿石A,表明矿石B内部固有大量微缺陷在吸收能量变形中加速了裂纹的闭合,与矿石A相比,强度增大且破碎程度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矿石冲击破碎后的块度分布情况,利用落锤冲击实验装置,对磁铁矿石试件进行不同冲击高度的破碎实验。通过定义碎屑形态特征、引入分形理论,系统地研究了碎屑的尺寸特征、分形维数等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输入能的提高,相同宽厚比的碎屑累积数量与累积质量减少,长宽比则反之;相同长厚比的碎屑数量逐渐降低;长板状碎屑逐渐减少,片状碎屑逐渐增加,碎屑以长板状、柱状与板状居多;由"质量-频率法"与"特征尺度法"所求得的分形维数均逐渐增大。经比较得出,在"特征尺度法"中以碎屑的最大宽度作为特征尺度计算分维值最准确。  相似文献   

8.
微波辅助破碎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电场强度微波能对含铜碳酸岩矿石破碎性能的影响。点负载试验测量结果表明.微波很短时间的照射可使矿石强度明显降低。落锤试验表明,微波处理使物料所需破碎能发生大幅度变化。在微波输入能小于1kWht^-1时,所需的破碎能降低30%以上。破碎相对速率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经短暂的微波照射后,也可使矿石的可磨度明显改善,其变化与矿石粒度有关。QEM*SEM解离研究显示,在 500μm粒级中未解离和中等解离的硫化铜量从69.2%降低到31.8%。由此可知,要关注这种技术潜在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深部开采中微波辅助破岩能量耗散规律,以磁铁石英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照射与带围压装置的SHPB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循环冲击试验,分析不同微波参数辐射试件破碎的能耗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未经微波辐射试件相比,微波损伤后的试件,在围压及冲击荷载的共同作用下,试件波阻抗波动较大,导致受高功率、短时间的微波参数M1试件在围压2 MPa、4 MPa和受低功率、长时间微波参数的M2试件在围压6 MPa时,试件的能量占比随冲击次数波动较大;未经微波辐射、受微波参数M1及受微波参数M2的试件分别在围压6 MPa、6 MPa和4 MPa时,其破碎能耗最小;受微波辐射试件的耗散能远小于未经微波辐射试件的耗散能,且两种微波参数辐射试件的P波波速大小与其能耗成反比,故在微波辅助破岩实际应用中,应选择合适的微波参数。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21,52(6):72-77,84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SHPB)结合高速摄影设备研究了微波加热0、50、125、200 s后饱水煤样力学参数上的变化、动态加载过程中裂纹的发展以及冲击破碎后的块度特征。研究表明:微波加热对饱水煤岩的作用具有时间效应;加热125 s后煤样的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下降幅度较大,并且破碎后的块度更加均匀和细碎;此外,微波加热的时间越长,煤岩就越早发生破碎;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煤岩中的水分在微波的作用下快速汽化,随着加热的进行煤样内部的蒸汽压力不断上升并在加热125 s后达到最大,造成煤岩内部孔隙和微裂隙的发育和扩张,从而导致煤样动态力学性能的劣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石灰石受冲击破碎后的颗粒粒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Bond冲击破碎试验机对不同粒度的单个石灰石颗粒在不同摆锤冲击角度下进行冲击破碎试验。结果表明:Bond冲击破碎后石灰石颗粒粒度符合Weibull分布模型;破碎后颗粒的质量累积概率随冲击能量的增加而提高;破碎后颗粒的质量累积概率密度函数曲线峰值随着给矿粒度的增加而减小;冲击能量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冲击能量继续增加,破碎后石灰石各粒径颗粒的质量增加效果随给矿粒径增加而逐渐减弱;给矿粒度一定时,细粒径颗粒的增加幅度随着冲击能的增加而较小,破碎后颗粒的质量累积概率密度函数曲线的峰值随着冲击能的增加而提高;破碎后颗粒的质量累积概率密度函数曲线的宽度随给矿粒径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矿石的粉碎作业在选矿厂中消耗的能量最多,目前国内外大多从设备和工艺两方面入手,进行节能降耗。微波技术是一种新型加热方式,由于被加热物料介电特性不同,引起被加热物料温度产生差异,这种特殊的加热方式有助于矿石粉碎。概述了微波在矿石破碎和磨矿过程中,促进裂纹的产生和扩展,降低粉碎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作用。同时对现阶段微波技术在矿石破碎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对今后微波在矿石粉碎过程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层理倾角对岩石受载下的力学性质和声发射特征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0°、15°、30°、45°、60°、75°、90°倾角试样的单轴压缩模拟试验,获得了层理岩石抗压强度、破坏模式、声发射振铃数等随层理倾角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层理倾角的增加,试样单轴抗压强度存在着先增大后减小又增大的过程;2大致分为3种破坏模式,15°和30°倾角试样劈裂与剪切破坏并存,以劈裂破坏为主,属于先基质后层理型破坏;45°、60°、75°倾角试样劈裂裂纹相对较少,剪切破坏显著,属于先层理后基质型破坏;0°和90°倾角试样出现大断口,属于局部强烈基质型破坏;30°、15°、30°和90°倾角试样声发射静默期长,活跃期短,其最大声发射数大,声发射增长速率快;而45°、60°和75°倾角试样静默期短,活跃期长,其最大声发射数小,声发射增长速率慢。  相似文献   

14.
高压电脉冲破碎是一种新型破碎技术,相比于传统机械破碎,具有能耗低、破碎产物单体解离度高、力学性能低等优势。通过建立破碎产物粒度分形模型及分形维数与筛下产率关系研究高压脉冲放电破碎颗粒粒度特性。研究表明,高压电脉冲破碎产物具有典型的粒度分形特征。针对负累计产率和筛孔尺寸在双对数坐标下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随着脉冲个数增加,线性回归系数增大、分形维数减小、残差平方和减小、计算值曲线和试验值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减小;随着给料粒度增大,线性回归系数减小、分形维数增大、计算值曲线和试验值曲线所围成的面积增大。破碎产物分形规律为研究矿石破碎粒度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Global demand for minerals and metals is increasing.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the impact of mining and mineral processing operations must be reduced to sustainably meet the demands of a low grade future. Successful incorporation of ore sorting in flow sheets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by rejecting non-economic material before grinding. Microwave heating combined with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has been shown to distinguish low and high grade ore fragments from each other. In this work,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2-D finite difference models of a theoretical two phase ore, representing typical fragment textures and grades, are constructed. Microwave heating is applied at economically viable energy inputs and the resultant surface thermal profiles analysed up to 2 min after microwave heating. It is shown that the size and location of grains can dramatically alter surface temperature rise at short thermal measurement delay times and that the range of temperature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fragment grade. For the first time, it is suggested that increasing the delay time between microwave heating and thermal measurement can reduce the variation seen for fragments of the same grade but different textures, improving overal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high and low grade fragments.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确定碎矿适宜粒度的新方法。通过测定攀枝花铁矿矿石自然矿块的抗压强度、巴隆强度和抗破坏能量密度, 找到它们随粒度变化趋势的突变点, 说明大于或小于此突变点的粒度时, 矿石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类型。结合破碎和磨矿机械施力方式的不同, 不同强度类型的矿石应该使用不同施力方式的设备进行处理, 从而确定碎矿的适宜产品粒度为12~15 mm。  相似文献   

17.
辽宁某铁矿石铁品位为28.74%,铁主要以赤铁矿形式存在。为确定矿石合理碎磨工艺流程,进行了矿石粉碎特性研究。磨矿功指数试验表明,矿石Bond球磨功指数为8.66 kWh/t,属中硬矿石且易磨,可采用自磨工艺。为进一步考察矿石在自磨(半自磨)机中的粉碎特性,进行了冲击粉碎试验和磨蚀粉碎试验。结果表明:矿石抗冲击粉碎作用模型为t10=80.82×(1-e-0.53×Ecs),其A×b值为42.8,抗冲击粉碎能力属于中硬范畴;磨蚀指数Ta值为0.28,抗磨蚀能力属于硬的范畴。试验结果可以为该矿石合理碎磨方式的选择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方铅矿和方解石组成的岩石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了在微波照射下矿物颗粒内部裂纹扩展演化过程及其分布特征,并分析了照射时间、功率密度、能耗、矿物尺寸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裂纹主要表现为拉伸裂纹,根据分布特征及所在位置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在方解石内的扩散型裂纹、在方解石和方铅矿交界处的环形裂纹和方铅矿内裂纹,前两者的形成是微波能辅助碎矿磨矿的根本原因。其中方解石内的扩散型裂纹和交界面处的环形裂纹的形成是微波辅助碎矿和磨矿的根本原因。矿物裂纹数目随微波照射时间及能量消耗增长的曲线可以分为两类:功率密度低的为三阶段增长形式,功率密度高的为两阶段增长形式。矿物形成裂纹数目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功率密度提高,能耗降低,但高于一定值后,能耗变化不大。微波辅助方法和其他碎矿磨矿的方式类似,矿物越小越难破碎。  相似文献   

19.
不同围压与节理特征下盘形滚刀破岩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青  张旭辉  夏毅敏  朱逸  易念恩  张佳 《煤炭学报》2014,39(7):1220-1228
为了研究围压、节理特征对盘形滚刀破岩的影响,采用颗粒离散元法建立了不同围压、节理特征下的盘形滚刀破岩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不同围压与节理特征下对应的破碎模式、破岩比能耗和裂纹数目。研究表明:盘形滚刀破岩时,随着围压与节理特征的变化,会呈现4种破碎模式;其中当围压为50 MPa,节理间距小于60 mm以及节理倾角在30°附近时呈围压促进破碎模式,该破碎模式类似于岩爆,破岩比能耗极低;当围压和节理间距一定时,比能耗随着节理倾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且在30°时取得最小值;当围压和节理倾角一定时,比能耗随着节理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当节理间距一定时,节理倾角在0°,90°附近时,比能耗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而当节理倾角在15°~75°时,比能耗随围压由1 MPa增加到25 MPa时而增大,由25 MPa增加到50 MPa时而减小;另外,破碎模式、比能耗和裂纹数目三者关系密切,其中比能耗和裂纹数目之间的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20.
程和平  陆璐 《金属矿山》2021,49(11):215-220
为探究铁尾矿砂掺量对铁尾矿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以唐山某铁尾矿砂为骨料,考察了不同铁尾矿掺量下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抗冲击性能、抗渗性能以及水化特性。结果表明:①随着铁 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铁尾矿砂掺量为10%时抗压强度最大,铁尾矿砂掺量为20%时抗折强度最大;混凝土的冲击功及断裂吸收能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铁 尾矿砂掺量为20%时冲击功及断裂吸收能量取得最大值。②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吸水率逐渐降低,而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及渗透深度先减小后增大,当铁尾矿砂掺量为20%时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及抗渗性 能最佳。③随着水化反应的持续进行,水化放热速率呈现增、减、增、减的变化趋势,但同一水化时间下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速率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水化时间的延长,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量呈现不断 增大的趋势;铁尾矿砂掺量增加,同一水化时间下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量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