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不同黏度的基础油制备的复合锂基润滑脂中,加入极压抗磨添加剂,采用四球试验机,改变钢球之间转速,评价润滑脂的抗磨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钢球磨斑的形貌及元素含量.通过对钢球表面温度、磨斑直径、磨斑形貌和磨斑元素组成及含量的分析和比较,考察了基础油的黏度和钢球转速对加入固体和液体添加剂的润滑脂抗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合成4种不同结构的油溶性离子液体(N/P协同(a)、N/S协同(b)、P/P协同(c)、P/S协同(d))并按比例分别溶解在PAO10中作为基础油添加剂,制备4种新型油溶性离子液体润滑脂GA、GB、GC和GD.系统研究了油溶性离子液体分子结构差异,对所制润滑脂的热稳定性、滴点、锥入度以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  相似文献   

3.
通过四球摩擦磨损实验考察了微米级层状二硅酸钠粉体及改性层状二硅酸钠粉体在锂基润滑脂中的摩擦学性能,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钢球磨斑表面,采用EDX技术对钢球表面元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摩擦学环境下,添加质量分数1%的改性层状二硅酸钠粉体能够提高锂基润滑脂的抗磨减摩性能;EDX检测到钢球表面存在层状二硅酸钠的特征元素,说明层状二硅酸钠和钢球表面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抗磨减摩性能显著的表面润滑层。  相似文献   

4.
石墨烯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四球机研究了石墨烯和石墨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和表面元素含量及化合态。结果表明石墨烯的添加使锂基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得到的显著的提升,摩擦过程中,摩擦副表面形成了石墨烯的吸附膜和层积膜以及由FeO, Fe2O3, FeOOH和LiOH组成的反应膜,正是这些复合膜的综合作用,使得润滑脂的摩擦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润滑油纳米SnO抗磨减摩添加剂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乙醇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了粒径约10×50nm的SnO纳米粒子。在500SN基础油中添加SnO纳米粒子,利用四球试验机和环块试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入SnO纳米粒子后提高了基础油的抗磨性和承载能力,降低了摩擦系数;含最佳SnO纳米粒子量的润滑油承载能力最高;纳米粒子在摩擦表面的沉积是SnO纳米粒子改善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菜籽油与亚磷酸二正丁酯为原料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制备了环境友好植物油基润滑油添加剂(PRO)。利用四球试验与SR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对比了PRO与磷酸三甲酚酯(TCP)在饱和多元醇酯基础油(3970)中的减摩、抗磨以及极压性能。结果表明,PRO在不同的载荷、浓度、温度等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均明显优于TCP。PRO优异的摩擦学特性主要得益于其在摩擦过程与金属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含有Fe2O3,Fe3O4,FeP与FePO4的边界润滑薄膜,从而起到极压、抗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脂肪酸分子中引入磷和氮元素,合成了一种新型水基润滑添加剂(PNR),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采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它在水中的抗磨性能与极压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其磨痕表面元素进行分析,探讨该类添加剂的极压抗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磷氮化水基润滑添加剂在水中具有优良的抗磨和减摩性能.由于长链脂肪酸分子的载体作用、磷和氮的高反应活性以及三者的协同作用与摩擦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膜,使其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8.
纳米润滑添加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种类及其相应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描述,对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以及表面修饰进行了概括归纳,对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同时对纳米润滑添加剂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一种新型无硫磷含氮杂环润滑添加剂月桂酸-N-(喹唑啉-4-酮)甲酯,通过元素分析、FT-I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万能摩擦磨损模拟试验机和环块模拟试验机上评价了其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磨损性能,还考察了其热稳定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摩擦副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月桂酸-N-(喹唑啉-4-酮)甲酯添加剂热稳定性良好,能提高液体石蜡的承载能力,降低工况的磨损和减小摩擦系数,有效提高基础油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用海泡石矿物微粉与150SN 基础油调配成试验油样S,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60 h 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变化情况,并与150SN对比。销盘摩擦磨损试验后,采用 Taylor 形貌仪测试盘表面的形貌,采用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销、盘试样表面形貌,并进行 XPS 分析,同时对试验后的油样进行铁谱和 TEM 分析。结果表明,S油样具有较好的减摩抗磨效果,摩擦副表面 Fe2O3、Fe3C、FeOOH、单质C共同构建了耐磨性较好的氧化层,其中 FeOOH 的存在可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后,S油样中的磨屑明显少于150SN 油样中的,表明前者的磨损程度轻;海泡石被破碎、剥层,最终解束为纤维棒状,纤维棒搭织成纤维网,对摩擦副间油膜的保持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鱼鲲  李云鹏 《石化技术》2007,14(4):56-60
综述了硫系极压抗磨剂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其作用机理及适用范围。根据所含活性元素的不同,硫系极压抗磨剂分为硫型、硫-磷型、硫-氮型、硫-磷-氮型以及硫-磷-硼-氮型。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多功能环保型的极压抗磨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纳米微粒作为极压抗磨剂的研究将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制备纳米润滑材料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认为纳米润滑材料的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应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现有纳米润滑材料的制备方法,完善现有制备技术工艺,探索新的制备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3-(N-单正十八烷基胺甲基)喹唑啉-4-酮(NOQ),在四球试验机和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其在液体石蜡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观察分析擦磨损表面形貌及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加有NOQ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这是由于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并在摩擦金属表面上形成了由氧化亚铁、有机氮化物和含氮金属配合物等组成的混合边界润滑膜。  相似文献   

14.
将不同添加量的无硫磷有机钼添加剂加入柴油机油中,利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在不同添加量下对45号钢和GCr15钢的减摩抗磨性能;采用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磨痕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及价态。结果表明:无硫磷有机钼在45号钢上的减摩性能随添加量的增大而提高,但抗磨性能降低,当添加量超过0.6%时,磨损体积甚至超过不添加无硫磷有机钼时的磨损体积;无硫磷有机钼在GCr15钢上的润滑效果远好于在45号钢上的润滑效果,且试验的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均随添加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添加无硫磷有机钼后,在摩擦过程中基体表面能够附着含铁和钼氧化物的边界润滑膜,起到润滑作用,但过量的无硫磷有机钼在45号钢表面形成MoO3磨粒,增大磨损体积,并导致基体表面氧化严重,发生严重磨损,加剧了磨损体积增大的趋势;而GCr15钢的硬度大,因此不会出现磨损体积增大的情况,无硫磷有机钼能够有效地起到抗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选用无毒或低毒性添加剂,在系统考察基础油、缓蚀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油性剂、极压抗磨剂和其他添加剂的配伍性能的基础上,按照微乳液调配理论,研制了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基半合成切削液,并对其抗磨减摩、防锈、生物降解等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室结果表明:该切削液具有优良的防锈性、抗腐蚀性、润滑性和其他综合性能。生物降解试验表明研制的半合成切削液生物降解性能较好,生态毒性低,达到了设计要求,是一种理想的环境友好润滑剂。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不含硫、磷的N杂环化合物棕榈酸-N-(喹唑啉-4-酮)甲酯,以它作为润滑油抗磨添加剂,在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环块试验机上评价了其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磨损性能,还考察了其热稳定性能和油溶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钢球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棕榈酸-N-(喹唑啉-4-酮)甲酯抗磨添加剂具有一定的油溶性和提高承载能力的功效,抗磨减摩性良好,热稳定性优秀,能显著降低工况的磨损和减小摩擦系数,有效提高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抗磨自修复纳米润滑添加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纳米润滑添加剂可以降低摩擦系数,对磨损表面具有一定的修复功能。依据自修复原理结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特性,探讨了运用纳米润滑剂实现机械零件自修复的理论和途径,概述了纳米粒子作为自修复润滑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对磷酸三甲酚酯(T306)和硫代磷酸铵盐(T307)2种添加剂在多元醇酯(3987)中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钢球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摩擦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进而对摩擦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种添加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酯类油的摩擦学性能,然而,当添加剂添加浓度越大或试验载荷越高时,T306在3987中表现出较差的减摩抗磨性能,而T307在所考察的浓度或载荷范围内均可有效提高3987的减摩抗磨以及承载性能,其综合性能优于T306,这主要是由于在摩擦表面形成了复杂的含有S、P、N等元素的边界润滑膜,从而能够更好地起到降低摩擦磨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硫化脂肪酸酯、酚型抗氧剂在不同生物可降解基础油中的性能,包括生物可降解性、极压抗磨性、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硫化脂肪酸酯的生物可降解性高于酚型抗氧剂;硫化脂肪酸酯加入三羟甲基丙烷酯和矿物油HVI 150SN中,随油品中活性硫含量的增高,抗磨性能下降;硫化脂肪酸酯加入葵花籽油和低芥酸菜籽油中,随油品中活性硫含量的升高,抗磨性能提高;硫化脂肪酸酯加入不同的基础油中,随油品中活性硫含量的升高,油品的承载能力增强;酚型抗氧剂和含硫抗氧剂复合,可以明显提高生物可降解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在不同的酚型抗氧剂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抗氧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无水哌嗪与二硫化碳以及含不同酯基的氯乙酸酯反应,合成了6种新型无灰、无磷环境友好润滑油添加剂1,4-双(二硫代甲酸乙酸酯基)哌嗪衍生物2a,2b,2c,2d,2e,2f。采用1H NMR、13C NMR、IR、UV、MS和元素分析对它们进行表征,确证了其结构,并采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其热稳定性能。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液体石蜡(LP)中的承载能力和添加剂浓度、摩擦时间及载荷对液体石蜡抗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的初始分解温度均高于300℃,第二分解温度最高达到370℃,说明它们的热稳定性能良好。此类添加剂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当添加剂用量为1.0%(质量分数)时,样品2c+LP的PB值最大可达1100N,远比ZDDP+LP样品的PB值高;并且它们能够明显改善LP的抗磨性能,性能最好的是2f。1,4-双(二硫代甲酸乙酸酯基)哌嗪衍生物中烷基链的长短和形状(直链或支链)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不大,但对抗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含有长链烷基的哌嗪衍生物抗磨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