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大型结构振动测试传感布置优化问题,开发了集传感布置优化于一体的履带车辆振动测试系统。基于传感布置优化理论,提出一种惯性权值协同学习因子非线性动态调整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履带车辆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取节点不同阶模态振型值,依据模态置信准则开展履带车辆振动测试加速度传感布置优化计算;采用MATLAB和LabView混合编程搭建振动测试系统,开展履带车辆行进速度15 km/h的戈壁路、砂石路、铺面路以及起伏路4种典型路面谱激励下的车身振动测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测得的振动加速度最大值、最小值、均值以及均方根值与商用LabGenius振动测试软件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小于1%,验证了传感布置优化计算结果有效性及测试系统功能可行性,可为履带车辆振动测试传感优化及测试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一个典型的行星变速机构方案简图为例,分别运用解析法、啮合功率法、转换机构法和大小力矩法进行效率和功率流分析,结果表明:解析法在通用性、准确性上有一定的优势,同时此方法立足于结构分析,能通过直观的功率图进行功率流的分析,从而可以确定循环功率是否存在,以及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杨绍奎  孟惠荣 《兵工学报》1999,20(3):198-203
该文针对复杂机械结构零件强度可靠度计算中基本变量与应力响应之间无法用显函数表达的难点,基于结构强度的有限无限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和蒙特卡蜀(MC)仿真技术,首次提出了复杂结构零件强度可靠度计算的智能仿真算法,并对某重载履带车辆行星变速装置中关键零件--复合框架结构进行了强度可靠度计算。  相似文献   

4.
履带车辆变速机构行星排框架优化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变速机构行星排框架为研究对象,采用专用传动分析软件Masta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并针对仿真分析结果对其进一步结构优化,最终达到减重结果.  相似文献   

5.
履带对履带车辆车体振动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LMS Virtual.Lab Motion建立了以行动系统为主的车辆—履带动力学模型和车辆—试验台架动力学模型(不含履带).利用仿真结果对比了两种模型在不同车速、不同路况下车体质心垂向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曲线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出履带对车体振动的影响,同时也为履带车辆室内道路模拟试验的准确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田  王志涛  张欣  庞大千  高晓宇 《兵工学报》2021,42(10):2170-2179
为进一步提升履带车辆的运行稳定性,采用一维与三维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减速机构热特性研究。利用一维软件快速计算减速机构各润滑冷却孔口出口压力和流量,以及功率损失和热量传递路径,作为三维软件的仿真边界条件;利用三维软件仿真润滑流场和温度场,得到减速机构温度分布情况。分析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机械构件热特性研究流程,研究过程充分显示了一维与三维软件相结合的仿真方法在齿轮热特性分析中的有效性,提升了仿真结果精度,缩短了仿真时间,为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热特性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某行星变速机构的动力学,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液比例阀控制的三自由度换挡工况操纵件切换时序方案.结合换挡过程的仿真模型,对比传统换挡控制方法,采用新的操纵件切换时序方案研究了对某车辆的加速性和换挡品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用的操纵件切换时序方案可行,操纵油压合理.采用新方案后,车辆在良好路面上加速时间由10.12 s减少到8.89 s,摩滑功也降低了,车辆的加速性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8.
履带车辆行驶平顺性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履带车辆仿真软件ATV,建立整车多刚体系统模型和正弦波路面谱,进行了整车行驶平顺性的仿真分析,研究不同车速下车辆驾驶员位置的垂直振动加速度、水平振动加速度、以及人体承受振动的持续时间,并且通过与实测数据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奠定高速电驱动履带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评价及控制的基础,进行了高速电驱动履带车辆开环操纵特性分析及高速电驱动履带车辆横摆运动响应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基于人-车-路闭环系统的电驱动履带车辆操纵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速越高,横摆角速度稳定值越小;路面条件越好,车辆横摆角速度响应越快;当考虑电驱动车辆的动态响应特性后,保证闭环系统稳定的驾驶员预瞄时间需要增大,驾驶员最短反应滞后时间缩短;驱动电机响应速度越快,使系统稳定的最小预瞄时间越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履带车托带轮受力过大导致相关结构损坏的故障现象,利用Recur Dyn建立履带行动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测试和有限元计算获取行动系统主要部件特性参数并输入到模型,仿真分析了托带轮附座受力及上支履带的振动状态.对托带轮的布置进行了优化,使托带轮附座的受力有效降低,履带拍打翼子板的频次大幅减少.样车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改进措施有效,样车最终通过耐久性验证.  相似文献   

11.
以履带车辆机电复合传动现有典型方案的优点合集为目标,根据履带车辆直驶和转向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带有耦合机构的机电复合传动方案,并推导出了任何满足该方案要求的耦合机构都应具备的数学条件.  相似文献   

12.
履带车辆行进间射击的随机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履带车辆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履带车辆动力学模型和火炮发射动力学模型,用该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随机路面和后坐载荷激励下车辆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模型及其仿真计算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履带车辆行进间的射击状态,为武器系统与底盘的匹配计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总体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对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总体技术的研究中,分析了不同结构方案坦克电传动系统的特点,从满足车辆完全转向性能为约束条件,计算出结构1和结构2方案的驱动电机功率、转矩、转速等参数要求,最后对两种结构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坦克装车甲辆电传动系统的仿真中,采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动力源模型、驱动系统模型和负载模型等,通过对仿真模型的输出与实际系统输出进行比较,初步验证了系统模型的正确性,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郑慕侨  刘建兴 《兵工学报》1998,19(2):97-102
提出一种履带装甲车辆动力传动装置整体支承的摇架式振动隔离方案,推导分析了单、双层隔振方案的传递率特性,并对某装甲输送车作了实例计算。分析表明摇架式隔振方案在履带装甲车辆动力传动装置的隔振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推导了机电悬挂阻尼系数的数学表达式,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机电悬挂系统仿真模型.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负载电阻越小,阻尼系数越大,且没有死区现象;当负载电阻一定时,悬挂变形速度越大,阻尼力越大.说明可以通过调配不同的电阻值实现机电悬挂阻尼力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双节全地形履带车辆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单回顾双节履带式全地形车的发展,对双节全地形车辆的结构特点、设计难点及用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采用铰接结构的双节履带式车辆相对普通单节车辆来说,存在全地形通过能力、可用空间大等优势,开展双节履带车辆的研制,对完善和补充车辆型谱、提高特殊地形下的机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液压传动的履带车辆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履带车辆有级变速带来的换挡频繁、动力中断等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结构.建立了动力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该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策略是可行的,能够实现车辆行驶和转向的无级控制.  相似文献   

18.
履带车辆动力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力源和传动系统2个方面回顾了履带车辆的动力系统。比较分析了以内燃机作为动力源的机械传动履带车辆、液力液压传动履带车辆、液力机械混合传动履带车辆和以发动机—发电机组、动力电池组共同作为动力源的混合动力源履带车辆的优缺点,并列举了各种动力系统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混合动力源动力系统的几种较为常用的控制策略,并指出了今后履带车辆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