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本文以市售新鲜双孢菇为原料,选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苯甲酸、异抗坏血酸钠为褐变抑制剂做抑制双孢菇酶促褐变的实验。结果表明:对双孢菇酶促褐变抑制效果最好的是苯甲酸,其次是柠檬酸,再次是异抗坏血酸钠;柠檬酸0.70%、苯甲酸0.28%、异抗坏血酸钠0.65%复配时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可达79.02%。  相似文献   

2.
以双孢菇为原材料,在4℃条件下,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海藻酸钠与茶多酚复配液对双孢菇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均在不程度上降低双孢菇的失重率和褐变指数,抑制双孢菇呼吸强度,延缓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降解。其中1.0%海藻酸钠+1.0%茶多酚的复配液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八角茴油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为乳化稳定剂制备乳化八角茴油.利用戴维斯结构因子法计算OSAS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计算显示,随着酯化取代度的增加,OSAS的HLB值增加.以乳化稳定性参数为评价指标,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乳状液乳化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进行乳化八角茴油制备工艺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证明,OSAS是亲水性乳化稳定剂,能稳定水包油型的乳化八角茴油.OSAS稳定乳化八角茴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OSAS取代度0.03685,OSAS质量分数4%,八角茴油质量分数5%,乳化温度50℃,匀浆时间6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乳化八角茴油,稀释1000倍后在72h内仍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八角茴油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OSACS)为壁材,相分离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OSACS包埋八角茴油的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取代度的增加OSACS的乳化稳定性增加。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八角茴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参数,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OSACS质量分数为3%,匀浆时间3min,芯壁比为1:1,乳化温度60℃。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微胶囊产品平均粒径150.2μm,包埋率为83.76%。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双孢菇干制过程中的褐变问题,选用柠檬酸、氯化钙、氯化钠、抗坏血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L-半胱氨酸和六偏磷酸钠7种护色剂对双孢菇进行护色处理。单因素实验表明:不同护色剂对双孢菇褐变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氯化钙、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和六偏磷酸钠护色效果明显。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出非硫复合护色剂的最佳组合为:抗坏血酸0.053%,L-半胱氨酸0.021%,六偏磷酸钠0.047%,氯化钙0.061%。该复合护色剂重复使用25次仍有很好的护色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凌云县产的干枝八角、角花八角和大红八角的干果为原料,分别以水蒸气蒸馏法和索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GC-MS对挥发油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过比较研究表明:索氏法提取率较高,提取的八角油颜色较深,化学成分较为复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油的有效成分中反式茴脑的相对含量较高.两种方法均表明大红八角油中反式茴脑最高,角花的次之,干枝的最低;而且干枝八角油中富含草蒿脑,其相对含量为28.94%(水蒸气蒸馏法)和27.35%(索氏法).  相似文献   

7.
柠檬酸亚锡二钠对双孢菇罐头的护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柠檬酸亚锡二钠(DSC)对双孢菇罐头的护色作用。在双孢菇切片预处理和罐头汤汁中添加DSC与其他常用护色剂及其正交复合护色剂,测定产品的PPO残余酶活和褐变度BD等质量指标。在预处理阶段,较之植酸、柠檬酸、VC,DSC对双孢菇酶促褐变有更佳的抑制作用,预煮前以最佳复合护色剂(质量分数)0.2%柠檬酸,0.03%DSC,0.02%植酸,0.03%VC护色液浸泡预处理可有效防止菇片褐变;DSC用于双孢菇罐头汤汁比其他护色剂有更显著的褐变抑制效果,汤汁复合护色剂的最佳参数组合为(质量分数):0.03%DSC,0.02%植酸,0.3%CaCl2和0.1%柠檬酸,各因素对其影响程度为:DSC>植酸>氯化钙。DSC复合护色剂可有效抑制双孢菇罐头褐变,效果可与焦亚硫酸钠媲美,可作为蘑菇罐头中替代焦亚硫酸钠的新型安全高效护色剂。  相似文献   

8.
脱盐双孢菇的护色和微生物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售盐渍双孢菇为原料,对清水脱盐后的双孢菇进行护色、抑制褐变和微生物数量检测的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浓度为1.96%的护色液护色效果最好;柠檬酸0.46%、苯甲酸0.15%、异抗坏血酸钠0.15%时的抑制褐变效果最佳,抑制率可达79.02%;稳定态二氧化氯的防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分离市场主要食用菌平菇、香菇、金针菇储藏过程中主要致腐微生物,研究对其抑制效果,并尝试给出效果良好天然抑菌剂的最优配方。实验分离得一种主要致腐微生物,验证发现是三种食用菌致腐败的主要微生物之一。针对该菌抑菌材料筛选结果表明大蒜、八角、花椒这三种材料有抑菌效果,其最小抑菌量分别是0.0018,0.01,0.45g;以最小抑菌量为参考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大蒜、八角、花椒组合比例为40∶9∶110时,此组合抑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市场上已发现以莽草充当八角(大料)的现象。莽草中含有莽草毒素等,误食易引起中毒,其症状在食后30 min表现,轻者恶心呕吐,严重者烦躁不安,瞳孔散大,口吐白沫,最后血压下降,呼吸停止而死亡。八角介绍药名:八角茴香,别名:舶上茴香、舶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茴、八角、原油茴、八月珠、大料、五香八角。分辨方法外形鉴别真八角常由八枚骨突果集成聚  相似文献   

11.
以八角茴香、大蒜、茶多酚等3种植物源防腐剂处理鲳鱼。通过感官指标、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及抑菌圈的测定,来评价鲳鱼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源防腐剂的提取液都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在5℃条件下,对照组即经蒸馏水处理过的鲳鱼能放置3d左右。荼多酚与大蒜的效果较为相近,能够放置约4.5d,而经茴香提取液处理的鲳鱼能够放置4d左右。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制备了性状稳定的纳米硒,并对其进行表征;并分析了不同浓度纳米硒对双孢菇子实体中硒含量、水分、粗多糖、总氮、粗脂肪、粗纤维、总游离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及双孢菇单朵均重的影响;以及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纳米硒双孢菇子实体的综合品质。结果表明,除水分和硒含量随着纳米硒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其他成分含量均随着培养基中纳米硒含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双孢菇培养基中纳米硒添加量为0.5~2.5 mg/kg时,双孢菇子实体中硒含量达到0.19~0.90 mg/kg干物质,比对照双孢菇中硒含量提高2.38~11.25倍。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培养基中纳米硒添加量为1.0 mg/kg时,双孢菇子实体的综合品质最佳,单朵均重达到22.90 g,保藏期约延长1~2 d。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富硒双孢菇的深入研究以及其大规模生产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究自溶对双孢菇多糖(Agaricus bisporus polysaccharides,ABP)的分子质量以及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的影响。通过对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发生自溶的双孢菇进行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具有强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的ABP组分,测定分子质量并分析单糖组成。结果表明,与不自溶组相比,ABP由于自溶降解,出现了更多的中分子质量多糖。自溶作用增强了低分质子量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具有最佳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多糖分子质量为619.72 Da,主要的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和鼠李糖。  相似文献   

14.
双孢蘑菇酶促褐变特性及褐变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相友  王健  朱继英  赵亚 《食品科学》2011,32(20):318-322
为有效控制双孢蘑菇褐变,研究pH值、温度、底物浓度以及抑制剂对双孢蘑菇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双孢蘑菇PPO最适反应pH6.8,最适反应温度20℃,最适反应底物浓度为0.06mol/L,米氏常数Km为0.1072mol/L。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双孢蘑菇褐变程度进行定量检测,得出对双孢蘑菇贮藏保鲜效果较好的褐变抑制剂及其最佳配比为0.30mmol/L半胱氨酸、0.06%抗坏血酸、0.05%乙酸。  相似文献   

15.
将盐渍和未盐渍的双孢菇分别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得粗多糖,结果表明未盐渍双孢菇粗多糖的得率比盐渍双孢菇粗多糖高2倍。两份粗多糖经Sevag法除去蛋白质后上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别用蒸馏水和0.05mol/LNaCl溶液洗脱,得到多糖纯品组分Ab-I、Ab-I’和Ab-II、Ab-II’。SepharoseCL-4B测得盐渍与未盐渍双孢菇多糖的Ab-I和Ab-I’分子量均为7.79×10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盐渍处理对双孢菇多糖结构未产生显著影响。多糖抗氧化能力测定的结果表明未盐渍双孢菇多糖的粗品和纯品的抗氧化能力均比盐渍双孢菇多糖的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水相系统来提取双孢菇多糖,研究了双孢菇多糖在双水相系统中的分配不同和不同双水相系统对分配比的影响,确定了提取双孢菇多糖的双水相系统中PEG和硫酸铵的最佳配比,并和用乙醇沉淀法提取双孢菇多糖进行了横向比较,得出一个最佳的提取双孢菇多糖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PEG6000浓度为16.5%,硫酸铵浓度为21.4%时,多糖的分配系数K可达2~2.35,收率Y可达51%~59.7%。  相似文献   

17.
双孢菇远红外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分析远红外干燥双孢菇内部水分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在50、60、70 ℃条件下,切片厚度为3、5、7 mm双孢菇切片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变化。结果表明:双孢菇中主要存在自由水、弱结合水和结合水3 种状态水,其中切片厚度为3、5、7 mm双孢菇片自由水含量(M23值)分别为9 048.26、12 038.71、17 532.27,在3 种状态水中所占比例最大。在相同干燥温度条件下,切片厚度为3 mm的双孢菇自由水和弱结合水去除所需的时间最短;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3、5、7 mm双孢菇片中自由水和弱结合水含量逐渐降低。3 种切片厚度的双孢菇在不同温度干燥过程中结合水含量无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干燥过程中脱去的主要是自由水和部分弱结合水,结合水基本不会去除,因此结合水含量对双孢菇远红外干燥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安全新型的双孢蘑菇复合生物保鲜剂,对3大类、12种常见生物保鲜剂进行择优筛选试验,筛选出对双孢蘑菇白度、开伞度、质地、发粘度、气味有较好保护作用的保鲜剂,并探讨抗坏血酸(Vc)、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卡拉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经筛选发现,Vc、Nisin和卡拉胶对延缓双孢蘑菇褐变发生有较好效果,然后将三者进行复合优化,表明Vc 0.80 g/L、Nisin 0.40 g/L和卡拉胶5.40 g/L制备的复合生物保鲜剂效果最优,在贮藏末期白度值高于阴性对照(CK)21.32%。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显著降低双孢蘑菇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硬度下降,延缓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增强,加快总酚含量峰值出现并促进酚类物质积累,促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峰值出现,并且可有效延缓菇体抗氧化能力的降低。试验结果表明,Vc-Nisin-卡拉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该研究可为开发新型安全高效的双孢蘑菇复合生物保鲜剂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双孢蘑菇粉为主要添加料制备冻干型食用菌特色溶豆,分析了不同粒度(20目、60目、100目、超微粉)的双孢蘑菇粉对溶豆的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双孢蘑菇粉后,溶豆的色泽明显变暗变深,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显著升高,水合能力和质构特性变化明显;随着添加双孢蘑菇粉粒度的降低,溶豆色泽显著变亮变白,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逐渐增大;溶豆的水合能力及感官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复水时间及韧性、硬度和粗糙度等指标则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研究发现,添加双孢蘑菇粉超微粉可显著改善溶豆的色泽,但对最终产品的口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双孢蘑菇粉粒度为100目时,溶豆的食用品质最佳,其水合能力为2.82 g/g,复水时间为51.38 s,韧性(距离)为0.20 mm,最大穿刺硬度为1083.00 g,粗糙度为26.40。100目的双孢蘑菇粉适宜用于制备食用菌特色溶豆,可较好地保证产品的食用品质。该研究可为双孢蘑菇特色食品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