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高豆渣膳食纤维的可溶性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豆渣膳食纤维的机械物理、酶处理、微生物发酵等改性研究,并阐述了提高豆渣膳食纤维可溶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提高豆渣膳食纤维活性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对豆渣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制备高活性膳食纤维的研究,重点介绍了酶处理、微生物发酵法、超高压均质处理以及多技术联用等方法,并阐述了提高豆渣膳食纤维可溶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膳食纤维具有调节胃肠道和预防慢性疾病等重要的生理功能,被誉为第七大营养素,但不同膳食纤维功能特性不同,因此,高活性膳食纤维的研发以及应用于食品加工和作为保健(功能)食品成为目前食品行业关注的热点。豆渣是大豆加工副产品,富含膳食纤维,但主要是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极低,导致豆渣口感较差,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受限。本文综述了不同膳食纤维功能特性及比较了不同改性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对豆渣膳食纤维中SDF的影响,为不同来源IDF的改性及豆渣膳食纤维的加工利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麦麸膳食纤维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麸作为小麦加工的副产品,其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SF)成分,目前一直没有被很好的利用.实验通过化学法和物理法对SF进行处理,结果发现物理方法对SF的改性影响较为明显.挤压处理后麦麸SF的含量由8.24%上升到12.57%;超微粉碎处理后,麦麸SF的持水力提高了13.1%,膨胀率提高了13.3%.  相似文献   

5.
豆渣膳食纤维挤压改性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螺杆膨化技术,研究豆渣膳食纤维(SDF)挤压改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豆渣挤压改性的主要因素是物料粒度,其次是膨化温度和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影响最小,最佳工艺条件是:物料粒度65目、物料含水量40%、膨化温度120 ℃、螺杆转速150 r/min,在此条件下SDF含量达到27.60%.  相似文献   

6.
碱法改性玉米种皮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碱法改性玉米种皮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pH值、温度、时间及料液比等4个因素对改性后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碱法改性玉米种皮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pH为10、温度为90℃、时间2.5 h和料液比1:50.  相似文献   

7.
IHP处理对豆渣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就瞬时高压(Instantaneous High Pressure,IHP)对豆渣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的改性作用进行了研究。酶法制备的豆渣膳食纤维经过以Microfluidizer为物质基础的IHP作用处理后,持水力、膨胀率和结合水力均增大:使用流变仪在一定条件下对制备DF溶液粘度进行测定,研究了制备DF溶液粘度的时间、速度和温度敏感性: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DF纤维束没有明显的截断现象,但是IHP作用处理后DF颗粒粒度减小,透光率提高,组织更加松散。  相似文献   

8.
膳食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量研究证实,膳食纤维改性后理化性质具有明显优越性,能更好发挥其生理功能。该文综述化学处理法、机械降解处理法、微生物发酵与酶法和混合处理法在膳食纤维改性中应用进展,阐明改性膳食纤维发展前景,旨在为今后膳食纤维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膳食纤维改性后具有的特性、改性应用的主要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技术方法、物理方法)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膳食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膳食纤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其中可溶性成分含量是评定其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天然存在的膳食纤维多为不溶性的,因此,对天然膳食纤维进行改性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膳食纤维的化学、物理、生物法改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红外光谱及电镜扫描技术表征,探讨化学改性对竹笋膳食纤维结构的影响,并对改性后的DF进行理化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显示在1417.08、1331.91、1242.02、1143.35、1099.67cm-1等处出现了醚键吸收峰,竹笋DF被羧甲基化;电镜扫描结果显示改性后的竹笋膳食纤维表面粗糙不平,有明显的裂纹及沟壑,表面结构受到一定的破坏,其完整性遭到破坏;经过化学改性后的竹笋DF膨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SDF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阳离子交换力略有下降,因此可以说明化学改性对竹笋DF理化性能及品质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红花籽粕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部分理化性质和其吸附特性,以红花籽粕为原料,分别考察碱-酶法、酶-高温蒸煮法、碱-高温蒸煮法3种不同改性方式对其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等部分理化性质及对葡萄糖、阳离子、胆固醇和亚硝酸根离子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碱-高温蒸煮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碱-高温蒸煮法改性的红花籽粕SDF的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最佳,分别为5.58 g/g、3.98 mL/g和4.38 g/g;对葡萄糖吸附能力为16.08 mmol/g,在1% NaOH添加量为1~4 mL时,阳离子吸附效果最佳;在pH为2和7时,对胆固醇吸附能力分别为7.68 mg/g、10.14 mg/g,对亚硝酸盐吸附能力为56.43 μg/g、30.53 μg/g。  相似文献   

13.
膳食纤维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改性后具有更加优越的理化性质,通过对膳食纤维改性方法以及改性后理化性质的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膳食纤维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苹果渣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邦国  吴茂玉  和法涛  赵岩 《食品科技》2007,32(10):234-237
进行苹果渣膳食纤维的改性试验研究,比较了化学法和物理法对膳食纤维改性的影响,得出物理方法对膳食纤维有较好的改性处理。其中挤压处理后苹果渣SDF的含量由8.45%上升到12.68%;超微粉碎处理后,苹果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提高了9.9%,膨胀力提高了9.8%。  相似文献   

15.
《食品工业科技》2013,(09):392-395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由于具有预防肠道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生理功能而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如何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进一步提高其理化性质及生理活性已成为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分别从化学处理、生物技术处理、物理处理和联合处理技术四个方面就膳食纤维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一种豆渣膳食纤维蓝莓饮料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新鲜豆渣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粗壮脉纹孢菌(1:1,V:V)为发酵菌种,利用混合发酵法提取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dietaryfiber,SDF)。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发酵时间、菌种接种量、脱脂奶粉和白砂糖添加量以及发酵温度等因素对发酵工艺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添加新鲜蓝莓汁,以膳食纤维含量、稳定剂选择、感官评价、理化性质等指标研究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饮料的工艺。结果制备SDF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72h,菌种接种量4%,脱脂奶粉3%,白砂糖0.5%,发酵温度32℃。膳食纤维饮料最佳工艺配方为:豆渣纤维4%,白砂糖9%,柠檬酸0.15%,复配稳定剂0.1%(0.033%黄原胶+0.067%羧甲基纤维素钠盐)、食用香精0.01%、维生素C 0.02%。结论该膳食纤维蓝莓饮料风味独特、口感极佳、营养成分丰富、性质稳定,是一款适合多种人群、具有较好品质和市场的功能性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7.
沙棘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酶法改性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鹏  刘畅  王昌涛  常缨 《食品工业科技》2011,(5):253-256,260
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主要影响因素,以响应面实验对所选因素进行优化,建立沙棘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结果表明:复合植物水解酶添加量9%(v/w),水料比25,浸提液pH5,浸提温度55℃,酶解反应时间120min,醇沉4h,水溶性膳食纤维单位提取得量最高,为40.25mg/g。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采用胶体磨湿法粉碎法、超声波辅助酸法、纤维素酶法3种方法处理甘薯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比较改性前后IDF粒径分布、微观形态,并测定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甘薯渣IDF相比,3种改性方法改性之后,甘薯渣IDF的粒径、分散指数显著降低(P<0.01),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及豆渣理化特性的影响,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方法 以豆渣为原料,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不同处理方式(挤压、微波、挤压-微波联用、微波-挤压联用)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考察不同处理方式对豆渣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 最佳挤压条件为物料水分50%、机筒温度150 ℃、螺杆转速220 r/min,最佳微波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料液比为1:15、微波时间为6 min,在最佳的挤压、微波、挤压-微波和微波-挤压处理条件下,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分别为7.48%、6.85%、8.22%和7.71%;通过红外光谱发现豆渣经过处理后分子结构中的氢键被破坏;四种处理方式均未改变豆渣的晶体结构;挤压和微波处理都会使豆渣发生团聚现象;经过处理后豆渣的热稳定性和持水性下降、持油性升高,联用处理会降低豆渣的溶胀性。结论 联用处理改变豆渣的结构进而影响其性质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研究结果为提升豆渣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