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选才 《节能》1996,(7):44-46
本文结合方形逆流玻璃钢冷却塔产品开发的实践,提出了冷却塔在规定使用期限内“年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来探讨最优淋水密度和气水比取值的新方法,并结合地区的气象资料,对四种规格的冷却塔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MIDWESCO公司生产的FT型冷却塔所采用的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主要叙述了一种基于FLUENT UDF方法设计湿式冷却塔淋水装置的节能技术,并介绍其应用于电厂冷却塔的情况。该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环境侧风对超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影响;塔群效应和塔群效应与环境侧风叠加等条件下,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热力计算方法;基于FLUENT UDF方法准确分析塔内每个区域的热力参数(喷头实际出流能力、填料实际淋水密度和对应区域的集水池平均水温)等工艺性能关键技术研究;冷却塔新材料(不同波形、不同片距)、新设备的研发制造;冷却塔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逆流湿式冷却塔是工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换热设备,填料热力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冷却塔热力性能优劣。为研究不锈钢填料的热力性能,搭建了逆流湿式冷却塔实验台,对比分析了S波、人字波和V波三种不锈钢填料与S波PVC填料随进塔水温的热力性能变化规律,以及研究了S波不锈钢填料随淋水密度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不锈钢填料的热力性能比常用PVC填料好,S波、人字波和V波不锈钢填料与S波PVC填料的冷却塔进出水温差和总换热量均随进塔水温的增大而增大,而冷却塔的冷却效率随进塔水温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进塔水温在37.5~38.5℃时,冷却塔的冷却效率达到最大;且S波不锈钢填料冷却塔进出水温差、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及总换热量随淋水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优化填料波纹形状以及材料均有助于提高冷却塔的热力性能。  相似文献   

4.
1概述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金桥厂区北厂的冷热源站房98年投入使用,提供全厂空调系统用水。共设置15台直燃式双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总计供冷量达52.74MW,燃料为天然气。随着车间产量的增加,生产线扩建,而空调系统设备长期运行,性能衰减,尤其在夏天高温季节,难以满足空调负荷不断增加的需求。公司领导果断决策,启动了最合理改进方案的制定工作,决定投资500万元彻底解决空调系统问题,提高经济能效,同时要考虑环保噪声控制。  相似文献   

5.
冷却塔出塔水温的迭代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基于麦克尔焓差法原理,对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变化前后的进塔风速进行了估算,给出了冷却塔出塔水温的迭代计算方法.用数学方法对冷却塔特性数和冷却数随出塔水温及进塔风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计算过程中非线性方程的多解选择问题及迭代退出条件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出了符合物理意义的真实解.由此确定的循环水泵各运行方式下的出塔水温可直接用于循环水泵最优运行方式的确定,对现场中冷端系统的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冷却塔进塔风速软测量原理和出塔水温实时测量数据,提出一种出塔水温计算新方法,对某电厂300 MW机组的出塔水温进行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出塔水温的在线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最大偏差约2%,该方法可准确计算出塔水温。利用出塔水温计算新方法进行了冷却塔变工况特性研究,并绘制了冷却塔变工况特性曲线。通过对影响出塔水温的外界气象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可知:大气压力对出塔水温的影响很小,可忽略。由冷却塔变工况特性曲线可知:出塔水温随着干球温度、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相对湿度对出塔水温的影响随干球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K_0固结状态下的土样并测试其K_0值,利用模型槽测试系统制备了重塑K_0固结状态土样,以模型槽内固结土样为例,对其天然密度、含水率、重度等物理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并采用经验公式法、K_0固结仪、三维土压力盒原位测试三种方法分别测试了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_0。结果表明,通过原位测试测得的K_0系数比较准确,其他两种方法均对土体有扰动而引起误差。另外,三维土压力盒测得的两个水平方向上的应力并不完全相同,由此表明两个水平方向尺寸对K_0值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