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耐高温环氧改性硅树脂防腐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环氧改性硅树脂和固化剂为主要原料,同时以铝粉为颜料,以无机硅酸盐为填料,研制出耐高温防腐蚀涂料,并进行该涂料的性能测试,同时在生产中试运行。  相似文献   

2.
以含羟基聚酯与芳香族异氰酸酯进行交联聚合形成预聚物,配以受阻胺MOCA为固化剂,同时引入阳离子型抗静电剂,制备双组分持久型耐油导静电聚氨酯弹性涂料。介绍了该涂料的设计思路,分析了影响涂料黏度、导静电性、弹性及其它性能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树脂涂料是以丙烯酸系聚合物为主要成膜物的合成树脂涂料。它是省能源、低污染的涂料品种。同时,由于它具有优异的防腐蚀和装饰性能,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在我国涂料工业的发展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绿色涂料也称为环境友好涂料,讨论了含有有机挥发物的涂料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着重介绍了几类绿色涂料的研究进展,如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指出对生态环境不造成危害,对人类健康不产生负面影响的绿色涂料是涂料发展必然的趋势,并对其发展作了简要展望.同时指出我国涂料工业应以无公害、省资源、省能源为发展的三大前提,以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生态(Ecology)、能源(Energy)为发展涂料工业的4E原则,大力发展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  相似文献   

5.
以水性聚氨酯树脂为成膜物质,添加ATO、SnO2、ZnO制得复合纳米氧化物,以此为主要隔热原料,制备出可见光透过率为70%、红外阻隔率为90%的透明隔热保温涂料,涂覆该涂料与未涂覆涂料的模拟温差为8~10℃,该涂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还具有保温作用,可以有效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官能度的酚醛环氧树脂为基料,以改性多环脂环胺为固化剂,通过选择相应的颜填料和助剂,研制了酚醛环氧耐温涂料。通过对该涂料各种耐温性能的测试,并与以改性IPDA作为固化剂的酚醛环氧涂料进行耐高温性能对比分析发现,研制的酚醛环氧耐温涂料具有优异的耐温性,其持续最高耐温极限温度为200℃,同时能够满足0~200℃范围内保温层下的防腐要求。  相似文献   

7.
樊森 《中国涂料》2007,22(12):53-54
在2007中国国际涂料展上,夺人眼球的当属拜耳材料科技展区的Audi TT红色跑车,其彰显了拜耳水性涂料材料在车身上的使用效果。同时,拜耳材料科技涂料、粘合剂和密封剂(CAS)业务单元以"一路领先"为主题召开的媒体发布会,更加体现了拜耳将以"一路领先"为发展策略,用水性涂料材料铺就中国环保方案之路的决心。就此,拜耳材料科技执行委员成员、全球涂料、粘合剂和密封剂业务单元主管胡佐谦博士,亚太区涂料业务副总裁麦炜涵先生,拜耳材料科技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涂料业务大中华区总经理李玺林先生接受了媒体采访。  相似文献   

8.
常温固化氟碳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氟氯乙烯-乙烯基化合物共聚物(亦称FEVE树脂)为基料,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为固化剂制成常温固化型双组分氟碳涂料。该涂料具有一般氟树脂涂料的超长耐候性和耐温性、优良的耐化学介质腐蚀性、卓越的防污染、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品位典雅的装饰性能,同时具有一般涂料的溶解性、可常温固化性等。分析讨论了树脂的氟含量、主要助剂、固化剂、溶剂的选用对涂料主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鳝鱼涂料     
日本涂料公司和英国的国际涂料公司,联合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船底防污涂料,该涂料防污力强,同时在海水的冲击下可以自抛光,以减少水流的阻力,该涂料又叫做“自动抛光型涂料(SPC)”。这种涂料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石墨烯溶液替代部分锌粉,添加到低锌涂料中,同时对石墨烯涂料的物理性能指标以及耐盐雾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3%的石墨烯溶液可以替代大约40%的锌粉,克服了富锌涂料以牺牲锌粉为代价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民用工业中复合材料桁架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复合材料桁架的构造、分类和计算方法,突出了复合材料桁架的优越性能和在民用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在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复合材料桁架杆件的多种加工工艺,并比较不同截面形式对杆件性能的影响;探讨复合材料杆件的破坏机理和分析方法,介绍节点的类型和各自的特点,提出节点及连接部位存在的关键问题;根据国内外复合材料桁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阐述了复合材料桁架的性能和不同的设计方法,总结归纳影响复合材料桁架性能的关键因素和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杆件设计、节点设计和优化复合材料桁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润梅  赵祥  李双喜  刘兴华  许灿 《化工学报》2021,72(11):5726-5737
在含有颗粒介质的工作环境中下,硬质材料配对机械密封环的热力耦合变形和摩擦磨损对机械密封的泄漏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动静环和颗粒介质的摩擦,试验测定了摩擦系数,建立了动静环热力耦合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WC-Co硬质合金和无压烧结碳化硅(SSiC)陶瓷两种硬质材料密封的温度场和端面变形规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密封间隙变化规律。试验测试分析了密封环温度、磨损前后的泄漏及表面粗糙度,讨论了端面的磨损机理,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考虑动环磨粒摩擦热的有限元模型能准确地预测密封的温度和端面变形;耦合作用下动静环端面呈现外径脱离、内径贴合的变形,且变形差异程度随压差和转速的增大而加剧;变形导致端面磨痕分布不均匀,内径磨痕较严重。WC-Co硬质合金配对密封环的端面变形小、泄漏量小,高硬度WC颗粒对Co基体能产生很好的“阴影效应”,具有良好的耐磨粒磨损性能。SSiC陶瓷材料韧性差,易产生片状磨屑,形成过渡型磨粒磨损,材料耐磨性较差,泄漏量增加明显。在磨粒工况下,WC-Co硬质合金机械密封具有泄漏小、耐磨性强的特点。研究结果为颗粒介质中机械密封的材料应用及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 of various pretreatments on drying kinetics as well as quality parameters of selected vegetables and fruits wa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in a convective dryer. The pretreatments tested include application of pinholes and drilled holes of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densities, blanching and freezing. Potato, cassava, dragon fruit and red chilli were used as the sample drying materials. As expected, increase of the diameter and density of the holes under fixed drying conditions increased the drying rate. Samples with drilled holes showed better drying performance than those with pinhol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rying rate wa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materi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ying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s that possess a skin of low moisture diffusivity, such as chilli, can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y blanching and making perforations in the skin. Overall changes of color and volume shrinkage during drying of the samples with and without holes were similar.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odes of heat input, such as convection, conduction and radiation, on the drying performance of the treated samples was also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On-off type controllers were used to regulate the power of the heaters and maintain the product temperature within a range of pre-set values. Convection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displayed the highest drying rate.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同时分离甘草中有表面活性的甘草酸和黄芩中无表面活性的黄芩苷,开发了甘草配伍黄芩泡沫分离工艺。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甘草酸与黄芩苷存在相互作用,并且甘草黄芩配伍强化了甘草酸和黄芩苷的提取。以甘草酸和黄芩苷的富集比和回收率为评价指标,当温度为40℃、气体体积流量为100 ml·min-1、甘草酸初始浓度为0.2 g·L-1、甘草黄芩质量比为3:1时,获得甘草酸的富集比和回收率分别为11.0和73.5%,黄芩苷的富集比和回收率分别为5.8和38.5%。通过甘草与黄芩配伍,利用泡沫分离获得黄芩中的黄芩苷。同时,与单独泡沫分离甘草中甘草酸相比,甘草酸的富集比提高了194.9%,回收率提高了23.3%。因此,甘草配伍黄芩能有效泡沫分离甘草酸和黄芩苷。  相似文献   

15.
Technology and colour are viewed as interfaces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humans and human activity. Examples are provided of ways of facilitating and improving access to and use of colours by commercial users of colour coatings through improvements in the accuracy of measuring and displaying colour. By analogy, the task of providing effective interfaces within the coatings industry, between the coatings industry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between the coatings industry and the public and political domain are discussed. Examples of information shortfalls are cited to illustrate how distortions arise. Examples of more effective, integrated technological, organisational and political interfacing are culled from the author's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6.
蒋军 《化工学报》2016,67(Z1):270-275
为了排除载体孔结构变化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二氧化钛改性α-氧化铝载体对银催化剂催化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钛表面改性α-氧化铝载体对载体的比表面积、孔结构无明显影响;载体表面改性导致催化活性组分银在载体表面均匀分散,分散状况明显改善;经二氧化钛改性后载体表面与银的相互作用增强;对单负载银催化剂,由改性载体制备的银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下降,改性对催化性能明显不利;对于共浸渍法制备的多组分银催化剂,低温焙烧对催化性能不利,而由经1000℃高温焙烧的二氧化钛改性载体制备的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研究表明,载体表面等电点降低及其与银的强相互作用是造成催化剂上金属银良好分散的主要原因;此外,银催化剂助剂的存在减弱了二氧化钛改性载体与银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抑制了环氧乙烷(EO)深度反应的活性,两者协同作用提升了多组分银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7.
柠檬酸和谷氨酸N,N-二乙酸优化处理污泥重金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柠檬酸(CA)和谷氨酸N,N-二乙酸(GLDA)处理污泥重金属,研究了试剂浓度、pH和反应时间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并以重金属去除率为表征,通过正交试验获得CA和GLDA处理重金属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增加试剂用量、降低体系pH均有利于重金属的去除,但延长反应时间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CA和GLDA处理污泥重金属的最佳条件分别为:CA 0.3 mol·L-1、pH 4、反应时间2 h和GLDA 0.05 mol·L-1、pH 4、反应时间3 h。最佳反应条件下,对于CA和GLDA,重金属Cd、Cu、Pb和Ni的去除率可分别达80.25%、77.75%、64.66%和75.16%,及78.57%、78.48%、64.84%和76.71%。CA和GLDA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大小顺序均为:Cd>Cu> Ni>Pb,但GLDA的处理效果优于CA。污泥经CA和GLDA处理后,污泥固相酸溶态重金属含量下降幅度最大,平均达81%,残渣态重金属含量下降52.1%,而污泥液相中重金属含量则增加了17.54倍,说明重金属从污泥固相向液相转移。SEM镜检发现,污泥由处理前表面分散的絮状结构,变成更为明显的团块结构和片层结构,污泥的吸附能力下降,且体积缩小。研究结果表明,CA和GLDA处理污泥能有效降低污泥重金属含量并提高污泥固相重金属的化学稳定性,有利于污泥脱水及脱水后的进一步处理及其资源化。  相似文献   

18.
在绿色化学理念的引导下,可生物降解膜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有望成为传统分离膜材料的补充和替代品。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不可降解分离膜材料的现状及问题,然后综述了当前较为热门的几种可生物降解膜材料,讨论了它们的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它们在膜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并针对它们的局限性做出了说明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随后,分析了可生物降解膜材料的生物降解机理,从分子结构角度对膜材料的可生物降解性进行了说明,这将有利于剖析膜材料生物降解的本质,进而平衡膜材料在使用中的稳定性和生物降解性。最后,文章对可生物降解膜材料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并指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可生物降解膜材料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有发生,洗消成为化学应急处置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本文综合考虑化学品的毒性、产销量、洗消的必要性等因素,初步建立了潜在危化品洗消污染物谱系;同时,在论述洗消原理及洗消剂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无机催化剂和有机活化剂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活化原理。无机催化体系主要包含金属离子、金属盐和金属配位体,活性成分为·OH、1O2等;有机活化剂主要有酯类、酰胺类、脒类、胍类和腈类等,活性成分为过氧酸或过氧亚酰胺酸。各类体系在危化品消毒处置和漂白印染等领域都有研究和应用,有望成为未来危化品消毒剂的发展主体。本文可为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产品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应对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洗消需求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非常规天然气的利用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常规天然气不足带来的能源问题,而且可以降低其肆意排放带来的温室效应,无论是低浓度煤层气的提浓还是低品质天然气的提质都需要解决甲烷与氮气的分离难题。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结构和功能均呈多样化的特色,本文主要从CH4选择型MOFs吸附材料和N2选择型MOFs吸附材料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MOFs材料在CH4与N2吸附分离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二者分离的影响因素,并对吸附与分离机理与MOFs结构和性能关联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分析,提出了CH4与N2选择性提升的方法,即需要合适的孔道尺寸与弱极性表面性质或有利骨架结构的协同作用,最后展望了MOFs材料在甲烷富集和纯化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