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筒径单面圆纬机纱线断面轨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锋 《纺织学报》1997,18(6):46-47,51
在本文中,通过数理分析,证明大筒径单面圆纬机的纱线断面轨迹近似为直线。  相似文献   

2.
编织三线添纱弹性织物对设备工艺调试是有严格要求的,本文从纱支与机号,设备工艺调试:如垫纱角度、纱线张力、喂纱量、针与沉降片对位关系,以及这种织物的染色整理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四针道单面圆纬机编织平针衬垫迷你毛圈织物的上机工艺、编织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和论述.针对织物在编织过程中出现的露底问题(即麻点现象)进行了分析,这与机号的选择、纱支的粗细以及克重的高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实践及对工艺的合理调配,使露底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4.
我公司于 1992年购进台湾大翔公司生产的圆纬针织机 ,经过近 8年的使用 ,由于机器精度和材质方面的原因 ,机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 2 0 0 0年初部分机台出现了稀疏不匀的横隐条。圆机负荷越重 ,横条愈明显。有的横条宽度达 1cm之多 ,而且很有规律。致使公司无法接单。经询  相似文献   

5.
大筒径单面纬编添纱编织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锋 《纺织学报》2004,25(4):49-50
经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提出了解决单面纬编添纱编织时易产生的纱线露底的方法 ,并已正式用于军用体能训练服等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针织圆纬机编织过程中纱线输送状态监测不及时,特别是断纱、走纱等常见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等现状,结合工艺需要,对圆纬机送纱监测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红外感光原理的外挂式纱线监测方案.基于光电信号处理技术,设计纱线运动状态监测总体框架,并给出关键硬件电路及软件算法.通过试验测试及上机调试表明,该方案能及时监测圆纬机...  相似文献   

7.
8.
以丙纶、涤纶、棉为原料,开发3线添纱导湿针织面料,为控制添纱组织中纱线易跳纱的问题,经过工艺实践,对垫纱角度、喂纱张力及纱线性质等影响添纱效果的因素进行合理配置,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得出切实可行的上机方案.  相似文献   

9.
李炜 《针织工业》2004,(4):40-42
文中对添加氨纶后的单面添纱提花织物加以介绍,并讨论了裸丝氨纶随地纱进行底组织编织和其随添纱进行提花编织两种情况,同时分析了花型的连续问题,包括1/2移位花型和1/3移位花型,花纹部分连接于相邻单元中可得到视觉扩大花型.  相似文献   

10.
李炜 《针织工业》2017,(4):9-11
结合4针道单面机的性能及特点,采用逆时针旋转的4针道单面机、封闭三角针道和针钩至针舌距离为8 mm织针,开发单面添纱(地纱)提花织物。提出两种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两种添纱(地纱)提花方案的轨迹设计和三角设计。通过应用实例介绍具体的改进方案,并详细介绍原料选择、意匠图、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等编织工艺,为4针道单面机编织织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两根或者两根以上纱线分层次编织的单面组织称为单面添纱组织.在单面添纱组织中有意识地漏掉部分线圈中的地纱或者面纱即为添纱提花组织.介绍了单面电脑选花添纱地纱提花机和单面电脑选花添纱面纱提花机的工作原理和动作过程特点、设备改造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使用该类设备所能编织的织物组织.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添纱提花机的适配输纱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采用调线机构的针织圆纬机的垫纱可靠性进行了解析分析,讨论诸因素垫纱参数的影响情况,根据垫纱角的允许范围,确定了喂纱区域,提出了安装尺寸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电脑横机上用2把纱嘴进行添纱组织的编织试验,探讨了纱线张力、垫纱角度、纱线粗细和纱线性能等因素对添纱织物覆盖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2把纱嘴编织添纱组织时,面纱和地纱要分别用窄纱嘴和宽纱嘴,从而保证面纱垫纱始终在前,地纱垫纱始终在后。为了达到良好的添纱效果,地纱张力应该大于面纱张力;面纱垫纱高度应尽量低,垫纱纵角小一些,地纱垫纱高度应尽量高,垫纱纵角大一些;地纱比面纱要细一些。经过打蜡处理的纱线可有效地提高添纱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ITMA 2007上,德国迈耶西公司(Mayer & Cie)展示了Relanit 3.2Ⅱ型高速圆纬机。这项新技术首次使圆纬机在生产单面平针织物时,弹性纱添纱编织速度可达45r/min.  相似文献   

15.
采用添纱组织在单面调线机上生产了吸湿快干功能性面料。介绍编织工艺和织机的改装方法,分析织物疵点的产生和调试要点。该面料既改善了服装的穿着舒适性,又拓展了调线机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在添纱编织工艺理论基础上,设计并应用一种新型的三向可调导纱器,从而使单面纬编添纱织物的外观得到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17.
在纬编添纱编织原理的基础上,从垫纱高度、纱线线密度、纱线与织针摩擦力以及垫纱方向等方面分析单针床双梳经编织物编织过程中正、反面纱线显露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单面经编织物正面纱线显露的主要因素为导纱针的安装高度、针背横移针距数以及线圈的结构形式,其次要注意纱线线密度的选择以及纱线与织针之间摩擦力对纱线显露或编织过程中可能造成翻丝等的影响;织物反面纱线显露的关系则较为简单。通过合理安排工艺参数,可以使织物正反面分别显露后梳纱和前梳纱,以此为基础,便于开发丝盖棉型热湿舒适性经编面料。  相似文献   

18.
在纬编添纱编织原理的基础上,从垫纱高度、纱线线密度、纱线与织针摩擦力以及垫纱方向等方面分析单针床双梳经编织物编织过程中正、反面纱线显露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单面经编织物正面纱线显露的主要因素为导纱针的安装高度、针背横移针距数以及线圈的结构形式,其次要注意纱线线密度的选择以及纱线与织针之间摩擦力对纱线显露或编织过程中可能造成翻丝等的影响;织物反面纱线显露的关系则较为简单。通过合理安排工艺参数,可以使织物正反面分别显露后梳纱和前梳纱,以此为基础,便于开发丝盖棉型热湿舒适性经编面料。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尺寸异形结构芯模在编织过程中牵引轨迹精度低、编织角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机器人协同夹持芯模进行编织的轨迹求解方法,并预测纱线轨迹。首先求解第1台机器人轨迹保证任意一段离散芯模垂直通过编织平面,再利用几何约束求解第2台机器人轨迹,然后提出针对该机器人轨迹的纱线预测模型,预测任意时刻纱线落在芯模上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求解的机器人轨迹进行编织可使芯模等截面部分编织角与期望值的误差在±3°以内,弯曲变截面部分的误差在±7°以内;预测模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编织角的等截面部分误差在±3°以内,弯曲变截面部分的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20.
测试了MVS纱线强力、条干、毛羽等指标,分析了MVS纱的性能,并与环锭纱、喷气纱进行了对比,得出结论:MVS纱线的强力略低于环锭纱,优于喷气纱,而其他指标都要优于环锭纱,特别是毛羽性能,比环锭纱有较大优势,一部分纱线能够达到紧密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