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璐璐 《建筑知识》2013,(12):90-9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的影响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方案设计时,一定要以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为指导,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下文对结构设计特点,抗震设计的原则及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抗震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概念设计,计算设计和构造设计,就其重要性讲概念设计是最重要的,其次为构造设计和计算设计。概念设计可以理解为抗震意识设计,它包括建筑体型,建筑结构体系等于诸多因素,但决定建筑抗震性能好坏的主要因素是建筑方案设计时建筑体垢确定,一个好的建筑体型设计可以避免很多抗震不利因素发生。本文着重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王春娥 《山西建筑》2012,38(1):32-33
分析了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机理,并从建筑的平面设计、立面和造型设计、竖向布置设计、防震缝的设置等角度阐述了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更好地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季广森 《江西建材》2023,(1):381-382
由于人们对建筑质量与功能需求的提升,工程造价成本也在急剧增加,因此研究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与工程造价间的关系就成了当务之急。文中在研究建筑架构设计及其对工程造价影响的作用上,分别从建筑功能设计、建筑抗震设计、建筑高度设计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对平衡结构优化和造价有效措施进行探讨,利用合理行政手段,完善建筑设计管理制度;优化抗震荷载量,做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减少建筑钢材的使用量,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是控制工程成本的关键一步。本文提出一个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是需要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互相配合,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依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采用较为规则建筑方案的观点,并从设计阶段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经济性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并指出优化设计绝不是以降低结构的安全度来换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建筑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建筑设计的是否考虑好抗震要求,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好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共同协作和良好配合才能实现。文中提出了建筑设计中的主要抗震设计问题,如: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和竖向布置要有利于建筑抗震。并结合震害,论述了建筑体型简单对称、平面和竖向布置中质量与刚度分布均匀协调对建筑抗震的重要性。文章强调了应重视建筑立面装饰构件、室内建筑构件(非承重内隔墙,内隔断等)以及各种建筑装饰制品与主体结构的抗震连接与锚拉,保障其不发生伤人的灾害;此外还提出了高层建筑中屋顶的某些抗震要求和多层砌体房屋应遵守的总高度、层数以及高宽比限值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建筑不断涌现,这些建筑在充分满足人们的使用空间的同时,也给结构分析特别是起主要作用的抗震性能分析带来了许多难题。尤其是汶川地震发生后,建筑抗震设防问题再次摆在我们面前。下面本文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浅谈桥梁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伟 《山西建筑》2007,33(30):107-108
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桥梁震害,对比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参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提出了一些关于桥梁抗震概念设计的想法,可供桥梁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建平 《安徽建筑》2004,11(5):46-46,48
通过分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几个主要设计问题和建筑设计中需重视的几个抗震问题,充分说明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同时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了地震时建筑坍塌的原因,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经验,针对框架建筑设计时的抗震要求,提出了建筑框架设计中应加强的几个抗震问题:注重建筑设计中的抗震意识、加强底层与过度层抗震能力、强化建筑圈梁、构造柱的抗震作用,从而达到建筑抗震目的和良好的抗震性能.以期对建筑设计师有所帮助与启迪,达到消除抗震设计隐患.  相似文献   

11.
高海虎 《山西建筑》2010,36(6):67-68
阐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及阶段,结合结构设计的常规过程,强调了概念设计尤其是抗震建筑的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保证建筑物具有可靠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高烈度地震区中小学教学楼耐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一栋十八班教学楼为例,以建筑物本身的动力特性为研究基础,从建筑方案设计入手,以合理的建筑平面布局和规则的形体,配合抗侧力和延性好的钢管混凝土或工字钢柱、工字钢梁、组合楼板构成的框架一支撑结构体系、岩棉芯复合压型钢板外墙和内隔墙,构成耐受强地震作用不倒塌的教学建筑。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和耐震性能。本项研究工作为高烈度地震区教学楼耐震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概念,并通过建筑结构在历次地震中的震害分析,从场地及地基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建筑形体及构件的合理布置,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加强构件之间细部构造措施以及考虑非结构构件对主体的影响五个方面来阐述概念设计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并通过2001、2010新旧抗震规范的对比来体现当前概念设计的深化。  相似文献   

14.
浅谈学校抗震加固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雪峰 《山西建筑》2010,36(4):92-93
针对抗震加固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现有建筑物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抗震结构整体性抗震加固方法,探讨了结构加固方案的优选,以积累技术人员的抗震加固设计经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李进  高腾  成志岳 《山西建筑》2009,35(12):86-87
通过对宁强县不同结构类别房屋的震害进行调查,归纳分析了其震害特征,并提出灾后房屋重建应加强群众的抗震防灾意识、选取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高度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严把施工质量关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南昕容 《山西建筑》2003,29(6):39-40
就目前建筑抗震设计概念中常出现的专业术语 ,从地震到抗震 ,场地与地基及抗震设计三方面 ,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 ,指出只有掌握和理解了这些术语 ,才能真正做到“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17.
闫彩云 《山西建筑》2010,36(31):243-244,317
对节能建筑设计的目标及内容进行了阐述,从规划建筑节能及建筑构造节能设计上对节能建筑设计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以期指导建筑设计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自然能源,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吕毅 《山西建筑》2010,36(3):97-98
主要介绍了多层砖混房屋的主要震害特征、建筑结构布置和抗震构造要求,对影响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满足抗震规范提出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9.
宋晓凯 《山西建筑》2007,33(6):282-284
分析了桥梁震害及产生原因,着重介绍了拱桥的震害形式,并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桥梁抗震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分析比较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公路工程抗震规范》,从而为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申荣 《山西建筑》2011,37(30):23-24
分析了当前低碳建筑的应用现状,通过对建筑中低碳设计及其优势进行研究,对建筑低碳设计理念及应用进行了探讨,进而设计出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建筑,提升整个建筑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