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微喷射粒子的全息诊断方法进行了简要的理论分析,介绍了基于粒子场全息测试原理而研制的高速运动粒子空间分布参数脉冲全息诊断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并给出了该诊断系统对爆轰粒子场实际测量的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高速运动粒子的三维诊断,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另外,对这一测试系统和技术的应用发展方向中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
粒子冲击破岩技术是以高速金属粒子和高速流体破岩为主,以机械钻头破岩为辅的一种新型破岩工艺。针对锥直型加速流道,建立了粒子与流体在冲击破岩过程中速度与加速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冲击过程中能量的吸收规律,提出了单个粒子速度、粒子体积与破岩体积间的函数关系,并基于LSTC-DYNAMIC仿真平台进行了验证分析。基于自主研制的粒子冲击破岩试验装置,开展了粒子直径从0.8 mm~1.4 mm的四种不同直径粒子射流冲击破岩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粒子体积、冲击速度、流体流速与破岩体积间的匹配关系,为该技术的现场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火箭炮和导弹发射过程中,用于测试发射装置振动加速度的加速度计会受到高速气流的冲击。为了探究高速气流对加速度测试可能造成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有关实验室及靶场测试方法与结果。在实验室内是采用压缩空气,模拟高速气流环境,观测加速度计分别在裸露与掩埋状态下的响应曲线。通过对测试曲线的比较分析,并结合靶场测试结果,得出在高速气流环境下应对加速度计进行气流防护的结论,该结论及试验方法对火箭炮和导弹发射装置的加速度测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高速气流清除壁面附着粒子摘自《份体工程学会志》,(1的3)3o(1):该文研究了应用二维高速喷射气流清除壁而附着粒子。试验结果表明稳定的高效率区达仅限于气流喷射冲击点附近,高效率区域取决于冲击角度。应用二维自由喷射理论引入冲击区,从而求出高效区。...  相似文献   

5.
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对环氧树脂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以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核、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壳的核壳粒子,讨论了引发剂量对种子乳液粒径的影响,MMA单体滴加速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测试了核壳粒子的粒径和形态。红外光谱(FT-IR)图谱证明了产物具有核壳结构。用合成的核壳粒子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冲击实验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环氧树脂的缺口冲击强度较增韧前有了显著的提高,核壳粒子含量为3%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达到峰值80.2 kJ/m2。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展三维显微粒子追踪测速研究,设计了一种孔边缘厚度0.1mm,距挡板边缘间厚度成线性分布的三孔挡板,搭建了一套高速显微散焦粒子三维测速系统.通过光学和图像分析得到了工作介质粒子散焦图像构型参数和粒子深度方向的标定函数,并用二元多项式拟合获得了关于粒子平面位置的补偿函数,实现了粒子空间位置的识别和追踪.还针对倒置台阶结构的微通道流动进行了测量,采用20×0.4显微物镜和高速CMOS相机对通道内部播撒的2μm的荧光粒子进行了追踪,获得了粒子运动轨迹及三维速度分布.最后,采用数值仿真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搭建散焦测速系统和算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提供可靠的校准、标定依据,研究0.296、0.498、1.019、2.995μm这4种标准粒子在不同稀释液喷射流量和粒子数下的分布规律,分析粒子发生系统中粒子数随工作时间的变化关系,探讨粒子计数器校准中的2种测量方法。结果表明,随粒子粒径的增加,测量粒子数所占总粒子数分数逐渐下降;前3种标准粒子具有稳定分布,后一种分布不稳定,且测量粒子数所占总粒子数分数与稀释液的喷射流量和浓度无关;粒子发生系统的稳定时间约为10 min;不同流量计数器比较校准时,前3种标准粒子适用于双管同时测量的方法,后一种适用于单管分时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标准粒子信号幅度分布,对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计数信号幅度分布与传感器光敏区光强分布、采样气流中的粒子数密度、气体层流速度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自设计的带保护气套的光电传感器测定粒子计数信号幅度分布,给出的分布模型与理论分析相吻合.结果表明,尘埃粒子计数器标准粒子信号幅度分布满足对数正态分布,描述其分布的参数σ只与光敏区光强的均匀性有关.这为尘埃粒子计数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爽  麦艺炽 《功能材料》2007,38(6):1019-1021,1026
利用相转移法成功地合成了粒径在2~7nm的硫醇表面修饰Au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度分布仪、红外光谱分析仪等现代测试技术对所合成的Au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表面为硫醇所修饰的Au纳米粒子,在有机溶剂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表面修饰层的存在不仅有效地阻止Au纳米粒子的团聚,而且使得纳米粒子粒径分布窄,粒径可控.  相似文献   

10.
碳基材料超高速粒子侵蚀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碳基材料超高速粒子侵蚀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了表征材料抵抗侵蚀破坏能力的参数: 冲击破坏侵蚀能和剪切破坏侵蚀能。通过定义多重碰撞修正因子β, 给出了多粒子侵蚀材料体积损失的理论计算公式。计算了石墨和C/ C 靶材在Al2O3粒子撞击下, 体积损失比随粒子入射角及入射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脆性碳基材料在超高速粒子撞击作用下, 冲击破坏与剪切破坏同时发生, 冲击破坏在材料体积损失中起主导作用。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光散射尘埃粒子计数器作为监测洁净环境的最主要仪器,已在各领域被广泛应用,其自身性能质量也越来越被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形成了多种光散射尘埃粒子计数器计量校准方法,其相互之间均存在着一定差异,这给仪器生产厂家以及计量机构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简要分析了光散射尘埃粒子计数器相关国内外技术标准的研究现状,并重点对国内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JJF1190和GJB/J5416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结合美国和欧盟在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玩具中铅的报告和标准方法,对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了分类剖析,列举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玩具中铅的优势,分析现阶段还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和实践对问题逐一提出应对措施,为建立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玩具中铅的标准方法提供正确方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在流化床式气流磨进行生产时合理选择喂料速率,以获得较好的产品,通过小型气流磨加工滑石粉实验,分析不同分级轮转速下磨腔料位、产品中位径与喂料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喂料速率对产品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分级轮转速,可以很明显地减小产品中位径;当物料粉碎过程进入稳定状态以后,分级轮的每一个转速都对应一个喂料速率的临界值,在一定的分级轮转速下,把喂料速率调整到最佳值,可以获得粒度更细、分布更窄的产品;喂料速度控制不好将引起分级轮电机过载,产品粒度不稳定,设备产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超细粒子复合技术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毅  李凤生 《材料导报》2001,15(3):35-37
较全面、系统地综述了有关超细粒子(微米、纳米级)的复合技术,并按复合反应形式不同将其分类为物理复合法及化学复合法。同时对国内外近年来较新的复合技术(及设备)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复合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也作了简单的综述。另外,还阐述了粉末复合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磁粉探伤机是重要的无损检测设备,但对磁化时间的校准缺乏标准指导。本文通过计量工作中的实践研究,分别提出交直流磁化时间的校准方法,并对校准方法进行试验验证,对试验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证明校准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校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作了说明,供计量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预维修调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预维修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半导体制造设备预维修调度的数学模型,分别提出了用于求解该问题的启发式方法和粒子群算法方案,阐明了两种算法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通过对仿真实例进行计算和结果比较,表明了粒子群算法优于启发式方法,取得了不错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长期暴露在海洋环境中的钢质紧固件的腐蚀问题严重影响了海洋工程装备和设施的服役安全性。电镀合金镀层是紧固件常用的防护方法,其中,镍钴合金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通过向Ni-Co镀液中添加不同粒径的SiO2颗粒,利用电沉积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Ni-Co-SiO2复合镀层。之后,分析了SiO2粒径对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和显微结构的影响,评价了复合镀层在3.5%(w)的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并对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系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SiO2粒径的增大,复合镀层表面的SiO2分布均匀性先增大后减小,当SiO2粒径为70 nm时,镀层表面形成较完整的SiO2膜层。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表明,掺杂70 nm的SiO2的复合镀层具有最好的耐蚀性。随着镀液中SiO2粒径增大,复合镀层的硬度逐渐降低,但其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船体分段制造计划通常受到分段装焊场地、作业设备和作业工序等因素限制,以按需拉动、负荷平衡、缩短周期为优化目标,构建了高效分段制造作业计划优化模型。考虑作业优化模型变量离散和非线性问题,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某船厂实例分析,经Matlab编程运行,表明优化算法对提高分段制造产能、缩短建造周期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Separation of particle mixtures in micron size range is of concern to many industrial processes. The experimental work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has looked into the operational assessment of a novel vertical vibration driven particle separator by using a positron emission particle tracking (PEPT) technique. In addition to PEPT, a smoke blanket visualiz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track the intestinal air movements during the course of vibration induced particle separation. Three different finely sized glass and bronze particle mixtures that formed an average particle bed heights of 20, 40, 60, 80, and 100 mm in separation cells of thickness 20 and 40 mm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article separation behavior. For a rang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in favor of low particle bed heights (below 40 mm), lower vibration frequency (30 ± 10% Hz) and a small partition separation gap size of 5 mm for optimum separation of bronze part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a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