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应该在全民中倡导、践行新国服,它将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它会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增加民族自豪感,乃至将会对我们改变思想、提升振兴纺织服装行业,改变现有模式,使之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的改变现有发展模式,创新增长方式助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不。倡导、践行新国服,振兴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靠其自身是难以实现的,它一定要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得到国家大力支持,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纺织机械制造及纺织生产的现状,提出数控技术对纺织机械制造及纺织生产的意义,通过分析数控技术在纺织机械制造及纺织生产中应用的特点,解决数控技术在纺织机械中并条机和印花机上的应用难点,并对数控技术在纺织机械制造及纺织生产中应用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发展提出看法,以及针对人才资源匮乏提出技工院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工学一体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国际纺织业竞争日益激烈,本文在介绍了纺织产业链内涵的基础上,列举了纺织产业链建设的意义及土耳其纺织供应链的成功模式,分析了我国纺织产业链结构现状,并对我国纺织产业链进一步调整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际纺织业竞争日益激烈,在介绍了纺织产业链内涵的基础上,列举了纺织产业链建设的意义及土耳其纺织供应链的成功模式,分析了我国纺织产业链结构现状,并对我国纺织产业链进一步调整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丁欢  胡建  李涵  胡进 《中国纤检》2023,(3):35-3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纺织这一传统行业在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下亟待转型。本文从调整产业结构致力行业向高端转型、科技创新培育行业新动能、智能织造改变行业生产模式、绿色发展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四方面对新经济常态下纺织行业发展的思考和发展主旋律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推动我国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适应新经济常态下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纺织服装行业一直都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行业,在未来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很可能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市场的霸主.由此可以看出,纺织服装行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随着智能穿戴、多功能化纺织服装的快速发展,纺织服装检测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章主要对纺织服装检测市场特征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纺织服装企业在我国外贸进出口行业中占据较大比重,对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受到全球经济贸易环境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外贸发展受到诸多风险因素十扰,出现了国外市场订单需求萎缩、外贸合作项目减少等现象,严重威胁企业生存发展。对此,笔者立足纺织服装企业外贸经营现状,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尝试探索一些科学的应对策略,为化解纺织企业外贸风险、提升外贸管理水平给予支持。由林涛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纺织服装外贸企业国际贸易模式转型探索》一书,回顾并梳理我国服装外贸经营模式的演变历程,结合纺织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述了服装国际贸易的经营瓶颈,并创造性提出改革纺织国际贸易经营模式的构想,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转型策略,对研究纺织服装企业外贸风险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纺织机械工业的地位与前景我国是个纺织大国,其纺织产品不仅要满足国内13亿人口的衣着需要,而且还面临着装饰和产业用纺织品巨大的潜在需求。此外,我国的出口创汇还有一大部分将继续依赖于纺织品和服装。因而,进入21世纪时,虽然由于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将改变着经济的模式和格局,但纺织仍将是21世纪我国不能消亡和取代的传统产业之一,只不过它的内涵、形式、包装将会有较大的变革。近期内,由于国家对纺织生产实行了压缩总量和控制规模的“压锭”措施,这对国内的纺织机械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是经济转轨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9.
从周期计划维修到状态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纺织企业设备从周期计划维修到状态维修模式的沿革与发展过程 ,对这两种维修模式进行了比较 ,指出采用状态维修更趋于理性 ,是新形势下我国纺织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之一,纺织服装业的能源消费量在轻工业中处于第一位,对纺织服装业碳排放的估算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估算纺织服装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纺织服装业碳排放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的关系。基于Tapio脱钩指标构建模式,详尽分析了我国纺织服装业碳排放与产业GDP之间存在的脱钩关系。通过计量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碳排放逐年增加,纺织业的碳排放较于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占有较大的比例,我国纺织服装业具有节能减排的需求,同时,纺织服装业碳排放与产业GDP存在弱脱钩关系,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减少碳排放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纺织印染助剂发展新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杰 《纺织导报》2005,(5):101-105
阐述了国外印染助剂发展的新特点:西欧的纺织助剂在世界市场上依旧占据支配地位,设置“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新纺织助剂的开发放到比较显著的地位。文章还根据我国纺织助剂工业的现状指出了印染助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印染助剂三十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荣圻 《印染》2005,31(9):44-49
1Areviewofprogressoftex tileauxiliariesofChina Theworldtextileauxiliariesindustrystartedat1930s.Startingfrom1950s,thetextileauxiliarygraduallyfoundap plicationinpetroleumandchemicalen gineering,agriculturalchemical,fertiliz er,papermaking,leather,plastics…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介绍了成衣三维记忆与数码拓印艺术染整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和产业应用情况。提出了企业运用自主知识产权面料艺术再造核心技术,集成创新生产流程,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应用水平,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响应低碳经济,推进产业升级,有效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纺织服装市场激烈竞争,获得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服装流行风格千变万化,对纺织面料的后整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无论是纺织品的物理整理还是化学整理,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涂层整理方式在纺织品后整理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近年颇为流行的怀旧风格整理中,涂层整理的创新应用以及与下游工艺的紧密结合,为纺织品的后整理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大多数配备圆网及平网印花机的印染厂家,都可以利用这一设备结合相应的助剂,做怀旧风格的特殊涂层整理,这将极大地提高传统印染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服装行业赢得了许多发展机遇,然而机遇和挑战是共存的。而且给印染企业也带来了很大压力。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并对这种现象分析了其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微胶囊化染料的外观特征、释放机制和制备方法,详述了近年来微胶囊化染料技术在纺织上的应用.该技术赋予纺织品新颖、独特的外观和功能,有效解决印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采用微胶囊化分散染料可实现无助剂、免水洗染色是其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数码喷射印花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码喷射印花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阔,包括纺织印染、广告、包装、标签、装潢等。介绍了数码喷射印花的优点,例如图像精细、色彩丰富、套色准确、工艺简单等。与传统印花方式进行了对比,显示出数码喷射印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介绍了当前数码喷射印花的设备情况,今后3~5年将是我国发展纺织喷印技术与装备的重要机遇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传统的纺织加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成本的快速上涨,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纺织加工必将替代传统纺织加工,这是我国纺织印染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文中主要介绍无缝内衣织造和染色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工厂的设计布局及管理,主要设计布局了织造车间智能化配送、中控系统,染色车间主要设计了自动进出产品的智能染色和烘干设备,设计布局了产品自动配送和传送、染料和助剂的自动称量和输送系统,为无缝内衣织造和染色工厂实现智能化信息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特殊蛋白质,除了具有一般催化剂的特征外,对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有更为显著的特点。文章简要阐述酶催化机理,综合讨论了生物酶在羊毛纺织品染整加工中的研究及应用最新进展,指出生物酶处理工艺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和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许益  李波 《纺织导报》2007,(8):29-40
涂料印染技术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清洁生产技术,对提升纺织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水性超细涂料的制备,以及涂料在染色、喷墨印花工艺中的应用情况。可以看出,涂料在印染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是世界印染技术的发展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