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滚珠丝杠一般采用钢材是GCr15,硬度要求达Rc58~62。我厂以前采用井式炉整体淬火,弯曲变形大,校直时容易断裂,废品率高达10%左右。从1975年起,我们采取中频或感应加热淬火,淬火后弯曲变形小;由于心部未淬火,也容易校直,目前废品率为1%左右,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都有较大提高。 一、中频电源与淬火机床 1.中频发电机组 我厂采用功率为100千瓦的中频立式发电。机组,频率2500赫。它由变频机、启动器、发电机控制柜、外控制柜、电客器、淬火变压器等六部分组成。变频机、电容器、淬火变压器均需水冷却、室外建有18立方米循环水池。 2.中频淬火机…  相似文献   

2.
我厂在试制数控机床用滚珠丝杠时,淬火后弯曲变形曾用热校直法进行校直,随后吊挂冷却并多次复查和校正弯曲变化。但当零件冷却至室温及回火后往往弯曲振摆要超过允许量,此时如再进行校直容易招致断裂而报废。我厂庞忠礼师傅提出加压回火的工艺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例如φ45×2154毫米的滚珠丝杠热铰直后最大弯曲振摆为0.25毫米,  相似文献   

3.
我厂在试制数控机床用滚珠丝杠时,淬火后弯曲变形曾用热校直法进行校直,随后吊挂冷却并多次复查和校正弯曲变化。但当零件冷却至室温及回火后往往弯曲振摆要超过允许量,此时如再进行校直容易招致断裂而报废。我厂庞忠礼师傅提出加压回火的工艺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例如φ45×2154毫米的滚珠丝杠热校直后最大弯曲振摆为0.25毫米,冷到室温后为0.40毫米,而当回火后弯曲振摆竟达到1.20毫米。这时我们将零件装入箱式电炉,用角铁支承两端,使弯曲最高点向上,并在最高点坠上  相似文献   

4.
大家知道,滚珠丝杠副属于精密传动部件,由于具有传动效率高、寿命长、进线均匀平稳、低速无爬行、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高等一系列优点,所以不仅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上,而且在普通机床和其他机械上也已逐渐推广应用。 滚珠丝杠副的上述诸多优点除了它的优良结构保证外,还同丝杠的严格选材、加工和热处理等有着密切关系。本文结合我厂的经验,主要谈谈滚珠丝杠副丝杠的热处理。 我厂对不同要求的滚珠丝杠采用整体加热淬火,气体渗碳淬火,中频感应加热淬火,离子氮化,沉淀硬化处理等多种热处理工艺。但主要为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它比整体加热淬火具有…  相似文献   

5.
我厂滚珠丝杠原用的中频淬火,采用外圆加热,喷液淬火法。处理螺距大于或等于16mm的滚珠丝杠时,齿尖达到淬火温度,齿底却加热不足,当齿底达到淬火温度时,齿尖则过热。若在2500 Hz电源设备上,采用沿滚道浸液淬火,因电源频率较低,热影响区大,加热后一齿,则前一齿有退火现象,达不到工艺要求。我厂在1978年购入一台 K6PS 100/8型可控硅中频电源,并自制了淬火机床,对大螺距的滚珠丝杠进行沿滚道浸液淬火实验。实验的滚珠丝杠长 3505 mm,螺纹外径 80 mm,长度1765mm,螺距 20 mm,钢球直径 12.7 mm,丝杠材料GGr 15,要求螺纹淬火硬度为 HRG58~62。…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附表所列的241根滚珠丝杠中频淬火后的弯曲变形与螺距伸长缩短规律进行了调研,并作如下的探讨。 一、淬火开裂 50钢与GGr15钢种均存在淬火开裂问题,但50钢较为严重,尤其是GQ3006淬火开裂比较严重,如为北京青峰机械厂生产的丝杠中,每100根裂30根左右,废品率高达30%。 1.淬火开裂的原因 (1)零件形状不合理,热处理工艺性能不好。表中 GQ3006~GQ4508为开拉屑槽的滚珠丝杠,由于其螺距小,齿形棱角尖锐,热处理工艺性能不好,从而淬火时增加了零件内应力,造成零件开裂。 (2)50钢比CCr15钢容易开裂的原因 这是由于50钢材质所决定,它的抗拉…  相似文献   

7.
我厂生产的高速钢制φ3.5~7毫米直柄麻花钻头过去采用580~620℃分级后空冷,清洗后校直。由于分级淬火后韧性低,不能实现机械校直,只能进行人工校直,不但效率低而且合格率只有50%,废次品很多,并且在钻孔时发现有折断和崩刃现象。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我们采用等温淬火后双辊校直再进行回火。这样处理后弯曲变形大大减少,合格率显著提高,达90%以上。由于等温淬火后具有  相似文献   

8.
轴类零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滚珠丝杠,它的螺纹滚道部分热处理一般采用中频淬火,其质量决定了滚珠丝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服役质量。在实际生产中曾发生过有几批滚珠丝杠在热处理中频淬火后,不小心掉在地上,丝杠断成几截,经过淬硬层深度检测,丝杠已被完全淬透,因此造成零件报废。为吸取造成质量事故的教训,我们调整了中频淬火的参数,结果其淬硬层深度又太浅,仍然没有达到  相似文献   

9.
解放牌载重汽车变速箱的一轴、二轴、中间轴等零件,材料为18铬锰钛,渗碳淬火后变形往往较大,弯曲度达0.5~2毫米,由于硬度较高(HRC58~63),校直时容易压断。在实践中我车间老工人车应忠同志摸索出了一种校直方法,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废品。零件经渗碳淬火后先经喷砂清理再进行校直,校直后再进行回火。实践证明在回火前比在回火后容易校直。由于是低温回火所以经回火后不会再变形。  相似文献   

10.
我厂生产一批导套工件,材料为35CrMo,形状尺寸见图。技术要求为HRC36~42,热处理变形<0.30毫米。热处理工艺为预热—860℃加热保温—油淬 回火处理。按此常规工艺,工件淬火后弯曲变形大,一般为0.50~0.60毫米,最大的达到1毫米。由于工件长度短,直径较大,形状较复杂,淬火变形后,较难校直。因此解决淬火后的弯曲变形是关键问题。我们分析和试验了工件的变形规律。由于工件上有一条纵向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滚珠丝杠螺纹沟槽淬火的数字控制原理和方法。与传统淬火方法相比,采用这种方法,淬火效率可提高5~8倍,淬火变形减小为原值的20%~25%,电能消耗降低为原值的30%。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设备的限制,国内厂家一般是在调质的丝杠毛坯上粗车螺纹滚道,中频淬火后再进行螺纹磨削;另一种方法是在淬硬的丝杠毛坯上磨出螺纹滚道。前一种方法存在热处理问题,而后一种效率低。我厂在多年生产实践中,利用陶瓷刀具在车床上加工淬硬的滚珠丝杠螺纹滚道,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滚珠丝杠属于细长轴类零件,一般长径比 L/d>25,刚性差。由于丝杠自重和旋转离心力、切削力的作用,容易弯曲变形和产生高频振动,导致刀刃崩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滚珠丝杠螺纹沟槽淬火的数字控制原理和方法。与传统淬火方法相比,采用这种方法,淬炎效率可提高5-8倍,淬火变形减小为原值为20%-25%,电能消耗降低为原值的30%。  相似文献   

14.
目前,滚珠丝杠的淬火普遍采用中频表面淬火,即首先把所有将要加工滚珠螺纹的表面淬硬,然后再依靠螺纹磨床磨削来完成以后的粗、精加工。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因淬火变形而导致粗、精加工两道工序间螺纹累积误差超差,但却增加了加工成本。以一根长3000mm,螺距为6mm的滚珠丝杠为例,每磨一刀就需4.5h,按三道工序,每道工序分两个工步,共需27h。  相似文献   

15.
細长或薄片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弯曲变形。虽然在淬火时可以用多次預热,或分级冷却的方法来减少变形,但很难得到滿意的結果,同时还需要校直,不仅耗費很多工时,而且經过校直后工件的質量还有一定的影响。高硬度工件在校直时,很容易造成硬度不足,或产生裂紋而变成废品。最近我厂处理一批电动石膏鋸的主要零件——鋸片,采用了分级冷却和加压力的淬火方法,却完全有效地避免了弯曲变形。我們处理了2800件锯片,基本上都能合乎要求而不需再行校直。鋸片的材料是8鋼,鋸片形状  相似文献   

16.
拉刀是一种细而长的工具,尽管在热处理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变形总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弯曲在10毫米以上的也比较常见。因此淬火冷却后的校直是很重要的。下面介绍几种校直方法。  相似文献   

17.
GCr15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在高温下稳定的机械性能,可用于制造滚珠丝杠及螺母.其优良性能的发挥在原材料合格的基础上靠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来保证.球化退火、高温时效、中频淬火及低温时效是GCr15制滚珠丝杠必不可少的工序.  相似文献   

18.
GCr15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在高温下稳定的机械性能,可用于制造滚珠丝杠及螺母,其优良性能的发挥有原材料合格的基础上,靠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来保证,球化退火、高温时效,中频淬火及低温时效是GCr15制滚珠丝杠必不可少的工序。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答     
[问] 我们看了你刊1976年第1期“问题解答”栏介绍的丝杠校直方法,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砸丝杠的低点呢?我厂有一根总长1800毫米,螺距M44×8的丝杠,中部弯曲了5毫米,用T8的垛子,一磅手锤,连砸数次,没有解决,请指出问题在哪里?(孙树荣) [答] 冷砸校直丝杠的原理是使丝杠弯曲处低点底径胀长而使丝杠伸直。现在我们用根管子来作例子,比较容易说明问题。首先将一根管子中部用氧焊枪头烧红后弯曲管子,如图1所示,这时就可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滚珠丝杠副作为数控机床直线驱动执行单元,在机床行业得到广泛运用,推动了机床行业的数控化发展。但当滚珠丝杠过长时,采用的"丝杠转动→螺母移动"的驱动方式来定位安装的长滚珠丝杠,由于其长径比太大,丝杠越长,挠度也越大,势必会导致滚珠丝杠中间因重力而向下弯曲变形。在自身的重力及旋转时产生的惯性作用下,使得长滚珠丝杠在高速转动时就会产生一系列谐波振动等问题,进而影响机床的运动精度和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