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搅拌磨机械化学法处理钼渣的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搅拌磨细磨浸出钼渣的新工艺,考察磨矿细度、磨矿时间、液固比、Na2CO3/Mo(mol比)及pH值对钼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有工艺相比,搅拌磨机械化学法处理钼渣,工艺简单,矿浆温度降低,处理时间缩短1/2,Na2CO3用量降低60%,钼浸出率提高15%,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由中南工业大学李洪桂教授等研究的“选择性沉淀法从钨酸盐溶液中除钼、砷、锑、锡新工艺”已在国内5家钨冶炼厂成功使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最近,我们又进行了大量工作,对沉淀剂M115做了进一步的改性处理,使本工艺的各项指标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整个研究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在工业规模下的指标为:对从钨酸铵溶液中除钼,除钼前溶液中含Mo0.56~1.75g/L,WO3/Mo为100~300,除钼后净液中含Mo0.01~0.018g/L,WO3/Mo为11000~16000,除钼率97%~99%,产品APT中钼含量…  相似文献   

3.
高压浸出钼酸钙中钼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盘茂森  朱云 《中国钼业》2005,29(6):19-21
用高压碱性浸出的方法研究了钼酸钙型矿中钼的浸出性能。通过比较不同浸出剂和研究了不同浸出条件(如温度、时间)对钼浸出率的影响,找到了浸出时的最佳试验条件,实现了钼酸钙矿中钼镍的分离。  相似文献   

4.
针对碳酸钠选择性浸出钨钼混合矿的理论问题,选取25℃条件下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并绘制了不同总碳浓度条件下的Ca-W-Mo-C-H2O体系主要离子的浓度对数图,以及溶液中总钨、总钼的浓度与pH关系图,分析了CO32-浓度以及pH值对钨酸钙和钼酸钙混合体系选择性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中钨钼饱和浓度随着CO3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钼的饱和浓度是钨饱和浓度的1.85倍;在总碳浓度一定的条件下,CaMoO4比CaWO4更易分解;为了避免低pH值下CO32-以HCO3-形式存在导致钨钼浸出率降低,溶液需要保持较高的碱度.通过控制溶液总碳浓度及pH值,可以达到钨钼混合矿选择性浸出钼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盐酸介质中,新显色剂3,5-二溴-4-氨基苯基荧光酮(DBAPF)与钼(Ⅵ)的分光光度性质及反应条件,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3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30×105,检测钼(Ⅵ)范围为0~0.36μg/ml,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5。试验了十多种离子的干扰情况,用连续变化法和饱和法测定了该络合物的络合比,在CTMAB存在下,Mo(Ⅵ):DBAPF=1∶2。由此,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钼的高灵敏度,较高选择性的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低合金钢样品中钼  相似文献   

6.
利用磷灰石、钼酸钙和钨酸钙等含钙矿物与盐酸反应的差异性规律,首先在温和的盐酸浸出条件下预处理高磷高钼复杂白钨矿,即反应温度为50 ℃,盐酸浓度2.5 mol/L,反应时间2 h,液固比(指液体体积与固体质量之比,单位为L/kg,下同)5:1的条件下实现杂质磷的高效选择性浸出,磷的浸出率达到99%以上,同时实现钨钼的初步分离,钼浸出率为44.76%,钨浸出率仅为1.84%。然后,再利用钨酸和钼酸在盐酸体系中溶解度的性质差异,进一步提高盐酸浓度和反应温度强化浸出,在盐酸浓度4 mol/L,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2 h,液固比5:1的条件下,钼的浸出率达到95%,而钨以钨酸的形式留在固相,此步骤的钨浸出率只有1.55%,实现了钼的深度分离和钨矿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某细粒低品位钼钨氧化矿粗精矿浸出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细粒低品位钼钨氧化矿粗精矿钼钨含量较低、脉石矿物方解石含量较高的特点,研究了采用碳酸钠溶液加压浸出钨和钼。试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160℃、浸出时间0.5~1.0h、碳酸钠用量为理论量的2.5倍、液固体积质量比1.0~1.5的最佳条件下,钼浸出率大于98%,WO3浸出率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8.
利用循环伏安和极谱研究了Keggin结构钼钨硅杂多酸H4SiMo12-nWnO40(记为SiMo12-nWn,n=2,4,6,8,10)及其稀土衍生物K10H3〔Ln(SiMo6W5O39)2〕(记为Ln(SiMo6W5)2,Ln=La3+,Ce3+,Pr3+,Nd3+,Sm3+,Eu3+,Gd3+,Dy3+,Yb3+)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性质,讨论了取代原子和酸度对杂多阴离子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探讨了极谱半波电位与pH的关系,并根据静电模型对杂多配合物的氧化还原规律性给予了合理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沉淀法从钨酸钠溶液中除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子设计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借助于钨钼化合物的性质差异,设计并合成了从钨酸盐溶液中选择性沉淀除钼的M115-a、M115-b等四种沉淀剂。采用由化学试剂配制而成的含钼钨酸钠溶液及工业粗钨酸钠溶液进行选择性沉淀除钼工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沉淀剂可分别在不同程度上选择性沉淀除钼,但以M115-a的除钼效果最好,对含Mo0.6~1.4g/L的料液,其除钼率可达94%~99%,除钼过程钨回收率大于99  相似文献   

10.
易明 《中国钼业》1998,22(1):4-7
由Ti((CH3)2N)4/NH3/MoF6/H2S气体混合物把TiN和MoS2分散相组成的复合涂层共沉积到石墨和Ti6Al4V合金载体上。室温下空气中的摩擦系数处在0.07~0.3范围内,673K时增大到0.7~1.0,而973K时则约为0.3。  相似文献   

11.
白钨矿和氧睛直接还原合金化的理论分析及工业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正邦  冯仲渝 《钢铁》1999,34(10):20-23
对白钨矿和氧化钼直接还原合金化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和分析,炼钢过程中,「C」、「Si」、「Al」都能还原白钨矿和氧化钼。(WO3)和(MoO3)还原过程的限制性环节分别是WO3及MoO3在熔渣中的扩散。并成功地行了全部用白钨矿和氧化钼冶炼高速钢M2(M2Al)的工业试验。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硫浸出软锰矿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用SO2气体浸出贫软锰矿的可行性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对影响浸出过程的因素,如温度、粒度、气体流量、液固质量比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浸出过程的动力学方程为:1-(1-r)1/3=280×10-2q104×e-17930/RT×t  相似文献   

13.
马文骥 《中国锰业》1994,12(2):55-59
在H_2O_2存在下用稀硫酸浸出太平洋锰结核,首先将高品位锰结核磨细至0.074mm,浸出条件:矿浆浓度lg/L、H_2SO_4浓度3.5×10 ̄3~25×10 ̄(-2)mol/L、H_2O_2,浓度1.7×10 ̄(-3)~2.6×10 ̄(-2)mol/L、温度30~90℃。所得结果归纳如下含少量H_2O_2的稀H_2SO_4可于室温快速从锰结核中提取Ni、Co、Cu和Mn,金属的提取率依赖于H_2SO_4和H_2O_2的浓度,缺少任何一种都不可能得到满意效果。该方法与以往的浸出工艺不同,金属的提取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最佳条件下,各金属的提取不如下:Mi100%、Co95%、Cu100%、Mn100%、Fe60%。  相似文献   

14.
特钢信息     
《特殊钢》1999,(4)
X99415采用钨精矿、钼精矿冶炼高速钢试验获得成功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李正邦教授率领科研组与重庆特钢公司合作,今年5月29日在该公司二炼钢厂6号炉全部采用钨精矿、钼精矿(即不用W-Fe、Mo-Fe)直接冶炼高速工具钢,试验取得圆满成功。W、Mo收得率达...  相似文献   

15.
钨矿山台浮硫化矿的综合回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钨矿山台浮硫化矿的综合回收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台浮硫化矿的矿石性质,进行了优先浮钼-铜铅混浮-浮锌-磁选和铜钼混浮-铅锌混浮-磁选-重选流程试验,获得了Mo、Cu,Pb,Zn,W,Sn和S的独立产品。  相似文献   

16.
钨钼活化烧结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康竹 《中国钼业》1995,19(6):14-19
主要介绍了添加少量Ni-Co时钨,钼的低温烧结特性,对比了纯钨,W-Co,W-Ni,W-Ni-Co,纯钼,Mo-Co,Mo-Ni,Mo-Ni-Co烧结体系,测算了这些体系的烧结活化能,研究了其低温烧结机理,发现Ni-Co对钨,钼的烧结具有最好的活化效果,说明镍与钴的共同加入对钨,钼的烧结具有协同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废钼合金催化剂中提取钼等有价元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MoCoNi合金料首先氧化焙烧碱浸出,滤饼再加纯碱焙烧水浸出使钼与钴镍分离,最后用萃取法分离钴镍的工艺流程,对废钼合金催化剂进行了综合回收。采用该工艺流程和生产线分别生产出合格的工业级钼酸钠、氧化钴和氧化镍。  相似文献   

18.
邱银兰 《中国钨业》1998,(2):34-36,45
X值和Fe/Mn的比率对黑钨矿(FexMn(1-x))WO4的物理性能及选矿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行黑钨矿系列(X为0~1)的合成并确定晶格参数。用碱浸出的钨铁矿为局部异构型,有选择地除钨,表面产生的Fe/W比率非常高。因此,以锰取代黑钨矿中的铁导致晶格密度更小,选择性溶解会更快更少。  相似文献   

19.
钼-邻硝基苯基荧光酮-CPB显色反应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邻硝基苯基荧光酮(o-NPF)胶束分光光度法测定钼的显色反应条件。在CPB存在下于强酸介质中,Mo(Ⅵ)与o-NPF形成1:2的桔红色配合物,λmax在531nm处,ε531值达1.63×10 ̄5。钼量在0~8.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用于合金钢中钼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D380大孔弱碱性树脂吸附钼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D380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相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pH4.4-8.5范围内,钼的分配系数较高;溶液中硫酸铵或硝酸铰的存在均不利于钼的吸附;该吸附平衡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化学分析表明,吸附物中树脂功能基与Mo(M)的库尔比接近1:1(pH5.5时)。红外光谱证实树脂吸附钼属于离子交换机制,并测定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