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序 使用NH_3气体等气体软氮化处理过的钢件会在零件表面形成硬化了的氮的化合物层和扩散层,从而显著提高了零件的耐磨损性、耐咬合性、疲劳强度、耐蚀性等。 而且,由于是在500—580℃钢的相变点以下的温度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失真变形极小,并且还有这一特征,软氮化过后的零件,即使再加热到软氮化温度附近,零件表面也不会降低硬度。  相似文献   

2.
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工艺是一种新型表面处理工艺。材料表面经过渗氮与后氧化复合工艺处理后,表面硬度、耐磨性、抗擦伤、疲劳强度以及耐腐蚀性等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分析了某热处理厂对40Cr H钢使用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工艺处理后,产品性能的提高及其机理。测试结果表明,经气体软氮化与后氧化复合处理后,材料表面得到的渗层是由黑色致密的Fe3O4膜、ε化合物白亮层和扩散层等三部分组成,经复合处理后40Cr H钢的表面硬度和耐蚀性能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W9Mo3Cr4V钢软氮化及组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W9Mo3Cr4V钢进行气体软氮化处理,研究氮化处理对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甲酰胺为渗剂进行气体软氮化可得到约50μm的致密渗层,可有效提高W9Mo3Cr4V钢的硬度和耐磨性.经软氮化后,钢的表面硬度达到1150 HV0.1,而磨损速率约为3.9 mg/h,为未经软氮化的1/5.  相似文献   

4.
气体软氮化渗层包括表面化合物层和扩散层。表面疏松是表面化合物层的主要缺陷。它严重影响着软氮化表面硬度、接触疲劳强度、抗咬合性、耐磨性等。本文就NH_3—CO_2气体软氮化时表面疏松的形成与控制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铁素体的软氮化工艺现在被广泛用来改善低碳钢的摩擦性能和疲劳性能。已有报道,除显著改善耐磨性以外,疲劳强度可增加到140%。气体软氮化是作为代替有毒的盐浴软氮化而发展起来的。典型情况是在570℃处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论述的是关于形状较复杂的机件(S 48C 钢)的离子软氮化并和离子氮化作了对比探讨,即以小直径深孔件作为形状复杂机件的一例,并用计算求解的方法表示出了可氮化的最小孔径和总气压之间的关系。此外,对照电镜照片定量地闸明了化合物层中所生成的氮化铁的成分和气体成分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通过分别求解扩散方程,对扩散层及化合物层的生成速度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解析方法,最后表明对于机械零件来说,经过离子软氮化的大型单人摩托车曲轴具有较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前言长期以来,人们通过氨气分解进行气体氮化,改善铸铁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但是,这种处理需要使甩精细石墨含量尽可能少的铸铁,并加入优先吸氮的元素(主要是铬、铝、钼)以形成氮化物并使扩散层硬化。采用离子氮化或盐浴氮化,可使用无合金元素的铸铁,经处理后,通过生成化合层,获得机械性能。人们指出,采  相似文献   

8.
试验了用于铝合金铸模的铸造H13钢的离子氮化和离子软氮化以及渗层的热稳定性。用开缺口的试样试验比较了经与未经离子渗的热疲劳抗力,热循环条件为700℃(?)25℃,盐浴加热,水冷却。结果表明,经表面离子渗后由于提高了村料表面的回火抗力所以对抵制热疲劳裂纹的萌生有贡献。但表面渗层有一定厚度化合物层时裂纹的扩展迅速而产生龟裂,只有兼顾渗层的强度、硬度和塑性才能最终提高模具材料的热疲劳抗力。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盐浴软氮化工艺(实质上是盐浴氮碳共渗工艺)最早是西德德古沙公司在五十年代发明的。此后,经过不断完善。它具有渗氮速度快、处理时间短、工件变形小、化合物层厚度较薄、韧性好、盐浴无毒等特点,因而在西欧、日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二、盐浴软氮化新工艺发展过程该工艺传到美国、日本后,通过改进,才形成目前的第三代工艺。 1、第一代工艺——Tufftride—→WQ(水冷) 该工艺称Tufftride。工艺过程见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作者在波兰华沙举行的金属热处理国际会议上所介绍的论文,它简述了为提高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的耐磨性,可通过离子氮化随后高频表面淬火或盐浴淬火的方法来达到。离子氮化随后高频淬火或盐浴淬火的方法可形成一硬化的表面层,该渗层能经受住高负荷。本文用45~#碳钢和42铬钼钢这两种中碳钢研究了离子氮化随后高频淬火和整体盐浴淬火这两种硬化方法对试块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Zr4合金分别进行离子氮化和软氮化处理,利用全自动金相显微镜对Zr4合金氮化层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对氮化层形貌进行观察,并测出氮化层厚度。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氮化层进行物相分析。利用显微硬度测试器测试氮化层的维氏硬度。结果表明:Zr4合金软氮化处理后氮化层比离子氮化层排列地更加紧密,软氮化层厚度为2.5μm,离子氮化层厚度为3.3μm。软氮化层的Zr和O化合物比离子氮化物衍射峰明显。软氮化的氮化层表面显微硬度达到641.7HV0.025,其硬度高于离子氮化处理后氮化层的表面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12.
着重阐述了NH_3气体软氮化处理的原理、气氛控制的装置和调节方法,以及经软氮化处理后之钢作的性能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序言盐浴软氮化是软氮化的一种,它与渗碳和高频淬火等其它表面硬化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温度低(570℃),尺寸变化小,处理后不需要最后精加工即可直接所用等优点,从而被广泛采用了。对于软氮化,以往一直比较注重耐疲劳性的研究,而对耐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35钢表面增压喷丸纳米化对气体软氮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表面增压喷丸处理,在35钢表面形成了厚40 μm的纳米晶层,对具有纳米晶层的试样进行气体软氮化.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35钢表面纳米晶组织及其软氮化渗层组织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并测试了渗层硬度.结果表明:经过增压喷丸处理的试样,化合物层厚度大约为原始试样的2倍,软氮化时间可由10h缩短为3 h;渗层硬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硼铸铁分别在540、560、580℃下采用1.5、2.5、3.5、4.5 h的渗氮时间进行QPQ盐浴氮化处理,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盐浴氯化后的金相组织,测试了氮化层厚度,并通过划痕硬度试验、显微硬度试验、耐腐蚀试验和磨损试验,测试了试样经QPQ盐浴氮化的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结果表明,随着氮化时间的增长和氮化温度的提高,氮化层厚度随之增加,硼铸铁经QPQ盐浴复合处理后试样表面形成高硬度、高耐磨性能的氮化物层,组织和性能稳定,表层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明显提高.与未处理试样相比显微硬度提高了77.38%,耐磨性提高4.2倍,耐腐蚀性能提高600倍.QPQ盐浴氮化处理是提高硼铸铁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钢的氮化及软氮化白亮层(化合物层)的相结构和性能特点,讨论分析了不同机械零件对氮化及软氮化白亮层要求侧重点,重点论述了不同模具对氮化及软氮化白亮层的要求,以及模具氮化及软氮化白亮层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气体成分为N_2—H_2—CH_4,温度在500~750℃间变化的离子软氮化S15C钢的组织、硬度、相组成以及耐磨性,得到如下结果: 1)化合物层厚度在650℃处理时最厚,700℃以上则激剧减薄;600℃以上开始生成Fe—N—C三元共析层,其厚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厚;扩散层深度在600℃处理时最大,700℃最小。 2)650℃以下以氮化为主,700℃以上为碳氮共渗。 3)离子软氮化材料的磨损率,当摩擦速度为1.96米/秒时与处理温度无关,大体为一常数;当摩擦速度为4.36米/秒的高速时,650℃处理的出现最大值。但在任何情况下均比正火处理材料的摩损率小得多。  相似文献   

18.
气体软氮化是以渗氮为主的低温氮碳共渗,钢表面渗入氮原子的同时,还有少量的碳原子渗入而形成极其细小的碳化物,碳化物作为媒介可促进渗氮。由于该工艺处理温度低,时间短,所以工件变形小,脆性低。综述了以提高表面硬度、抑制表层脆性、高温短时等为主的气体软氮化工艺的发展状况,分别从稀土催渗、多元共渗、周期循环渗氮、可控气氛渗氮和奥氏体软氮化等5个方面阐述了气体软氮化渗层性能的影响机理和研究现状,并介绍了35钢增压喷丸表面纳米化对气体软氮化过程的影响,展望了表面纳米化用于气体软氮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该工艺由于采用真空技术,简化了氮化工艺控制过程,渗层均匀,致密性好,耐磨性、脆性、硬度等性能指标优于气体软氮化工艺,并不亚于离子氮化工艺;该工艺对有盲孔、沟槽、深孔的工件的氮化尤有独特的优越性,弥补了气体软氮化和离子氮化等工艺的一些不足。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华通开关厂经过两年多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软氮化法作为能显著地提高耐磨性、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的一种优越的热处理方法,正在被有效地用于机械结构零件和模具的表面处理。然而,软氮化处理的适用范围主要是碳素钢。和钢相比它在铸铁零件上的应用还不多。其原因大概是铸铁零件经软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