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述了一些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和DNA修复基因对细胞电离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涉及到癌基因在细胞辐射反应中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已被广泛研究的癌基因,如ras基因家族。对于肿瘤抑制基因,主要综述了p53,这是一种被认为能影响辐射敏感性的基因。一般认为细胞周期中有检点因子,并假定它能捕获G_1期受照细胞使之在进入DNA合成期前修复损伤。目前有6种DNA修复基因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克隆化,但仅有一种XRCC1涉及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Tip60对细胞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通过在U2OS细胞中稳定转染外源Tip60基因,分析了细胞增殖能力及DNA双链断裂修复能力,以及辐射后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发现Tip60在U2OS细胞中的稳定表达降低了细胞增殖能力却提高了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并通过引起电离辐射诱发CyclinB/CDC2复合物表达水平下降,导致细胞G2/M期阻滞延长。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一些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和DNA修复基因对细胞电离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涉及到癌基因在细胞辐射反应中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已被广泛研究的癌基因,如ras基因家族。对于肿瘤抑制基因,主要综述了p53,这是一种被认为能影响辐射敏感性的基因。一般认为细胞周期中有检点因子,并假定它能捕获G_1期受照细胞使之在进入DNA合成期前修复损伤。目前有6种DNA修复基因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克隆化,但仅有一种XRCC1涉及到人类细胞X射线损伤修复,当这种基因转入EM_9细胞时,XRCC1能纠正高水平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但其表达似乎与人类头颈部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无关。辐射敏感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许多因素。给出了一个照射后细胞反应过程的图解,提示电离辐射引发的一系列可能事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病毒感染对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可能影响和作用机理,本文着重评述了病毒编码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干扰宿主DNA 损伤修复、影响辐射致细胞凋亡、干扰DNA损伤后的细胞周期检查点,以及其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病毒蛋白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不仅在病毒感染及相应致病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也影响到被感染组织对辐射或某些化学物质的反应.业已证实,一系列的病毒蛋白与宿主蛋白发生作用,这种作用与包括DNA修复、凋亡、细胞周期检查点在内的DNA双链断裂的细胞反应有关,造成宿主蛋白的细胞定位改变、降解、失活或激活等;另外一些蛋白直接或间接调节多种宿主基因的转录水平,或诱发辐射损伤反应相关蛋白的转录后修饰的变化,使得这些基因产物上调或下调、活性改变.病毒蛋白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充分、准确地了解病毒感染的辐射生物学意义,将促进我们关于人体对辐射健康效应的个体敏感性的理解和对未来辐射防护思路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滤膜法和碱洗脱法比较研究了γ线照射后T、B淋巴细胞DNA合成、ssb(单链断裂)及修复能力。B淋巴细胞DNA合成明显低于T淋巴细胞;虽两种细胞产生DNA ssb没有差别,但其修复能力,T淋巴细胞高于B淋巴细胞。说明在分子水平上,B淋巴细胞辐射敏感性高于T淋巴细胞;DNA ssb的修复能力与DNA合成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混合重金属离子诱导的鲫鱼肝脏DNA的断裂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文  朱国念  孙锦荷 《核技术》2002,25(6):408-412
采用凝胶电泳技术和3 H -TdR掺入实验研究了亚致死浓度的混合重金属离子诱导的鲫鱼肝脏细胞DNA断裂与修复作用。结果表明 :Zn、Pb和混合重金属离子引发了鲫鱼肝脏细胞DNA的断裂 ,相对断裂数大小顺序为混合重金属离子 >Pb >Zn ;Cd、Zn、Pb和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处理中都检测到修复作用的存在 ,修复作用的大小顺序为混合重金属离子 >Pb >Zn >Cd ;重金属离子混合后 ,对鲫鱼肝脏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增大 ,但DNA的断裂和修复结果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脱氧核糖核酸(deoxvribonucleic acid,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也是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最重要的靶分子,DNA的辐射损伤问题一直是分子放射生物学的中心课题。对DNA原初损伤谱的模拟和计算,是对辐射作用机理解释和预测的第1步,DNA损伤谱的理论模拟已成为本领域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辐照损伤的复杂程度对于细胞的修复、细胞凋亡以及放射治疗等等有很大的影响,因而DNA损伤的研究对于癌症的治疗、辐射环境的健康评估以及辐射防护等等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受照射小鼠瓦尔代尔扁桃体环(WRE)在体细胞出现DNA双链断裂修复的忠实性,用^60Coγ射线照后观察WRE细胞凋亡的最高峰,在此时间点处死小鼠,取WRE细胞分别有脂质体和电穿孔方法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双标记基因质粒pPMH16导入细胞。研究WRE细胞DNA双链修复的忠实性。结果表明,未照射WRE细胞的抗G418转化克隆有69.75%的gpt基因表达,说明大部分断裂的gpt基因被忠实性地修复;2Gy、4Gy射线照射的WRE细胞的转化克隆只有36.05%和21.50%的克隆能正确表达gpt基因功能,说明WRE细胞照射后DNA双链断裂的修复显著低于正常细胞,且剂量越大,修复的忠实性质越低。脂质体和电穿孔方法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可用于原代细胞基因转染的研究,照射后的WRE细胞易发生DNA双链断裂错误重接。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碱洗脱法观察了中草药马蔺子甲素对S-180V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的影响,观察到马蔺子甲素能作用于辐射敏感的靶分子DNA,抑制DNA的正常合成和链断裂后的重接修复,从而表现出放射增敏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马蔺子甲素在有氧和乏氧时的作用无差别。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基因组及其在辐射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DNA是人类细胞中唯一核外遗传物质,缺乏组蛋白的保护和DNA修复系统,对辐射等氧化损伤更敏感。综述了近年来线粒体DNA与辐射敏感性、辐射剂量效应关系、辐射致突变以及肿瘤等领域的探索性研究,并就线粒体DNA研究技术在辐射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发生在分子水平的原发辐射效应,射线能量在微组织水平的沉积,次级电子微剂量效应在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基因微剂量效应对细胞存活的影响,为定量描述各种微观辐射效应,更加准确认识和理解低剂量辐射诱导的各种生物效应,科学评估低剂量辐射的健康危害,引出微剂量和微剂量事件等术语和概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辐射毒理基因组学的主要工作集中在采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通过体内和体外系统的测试,发现与毒性表型相对应的代表性基因表达谱或蛋白质表达谱,用于辐射损伤和辐射致癌机制的探索。本文介绍了辐射毒理基因组学在放射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在辐射危害评价和辐射防护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将人肝癌H22细胞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药物组(100 mg/L)、辐射组(2 Gy)及联合组(100 mg/L药物 + 2 Gy照射),采用CCK-8法、单细胞凝胶电泳、γ-H2AX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及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研究当归红芪超滤物(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and Radix Hedysari, RAS-RH)对重离子12C6+辐射引起人肝癌H22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和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在0~72 h和给药剂量为5~200 mg/L范围内,RAS-RH对人肝癌H2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其20%抑制浓度IC20为(117.6±2.15)mg/L;单细胞凝胶电泳显示联合组头部DNA含量低于辐射组,而尾部DNA含量、尾距TM、Olive尾距OTM均高于辐射组;γ-H2AX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现RAS-RH不增加重离子12C6+辐射引起的DNA损伤,但在2—12 h,DNA双链断裂的γ-H2AX foci修复作用被RAS-RH抑制,DNA损伤持续存在;Western Blotting显示RAS-RH通过下调Ku70/80及Rad51的蛋白表达,抑制γ-H2AX的聚集。以上结果说明RAS-RH对人肝癌H22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下调DNA损伤修复相关因子Ku70/80及Rad5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DNA微阵列技术在辐射诱导基因表达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辐射诱导基因表达的复杂性,以及近年来DNA微阵列技术在辐射诱导基因表达研究中的运用,并就辐射诱导基因可能为放射病诊断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应用同步辐射低角X射线衍射研究由短链DNA/磷脂在固体表面形成的复合多层膜结构.将DNA/磷脂混合溶液(DOTAP/DOPC混合磷脂,其中Φ_(DOTAP)定义为DOTAP在混合磷脂中的质量百分比)浇铸在经过亲水处理的表面上,在溶剂蒸发过程中自组装形成高度有序的多层膜结构.按DNA骨架上所带负电荷的数目与DOTAP所带正电荷数目相等的比例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Φ_(DOTAP)值的样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DNA含量的增加,多层膜先后出现DNA贫瘠相和DNA富集相.在DNA贫瘠相中,DNA分子被包埋在磷脂分子的亲水头中;而在DNA富集相中,DNA分子紧密排列在磷脂的亲水头层间.并且详细分析了DNA/磷脂多层膜出现DNA贫瘠相和DNA富集相以及产生相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电离辐射致DNA双链断裂研究方法及统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NA既是生命物质中信息的载体,也是辐射生物效应最主要的靶分子.电离辐射通过射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引起DNA分子的多类型损伤,其中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是辐射引起的各种生物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之一,成为辐射生物学研究的重点.目前DSB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拉曼光谱技术、原子力显微镜、单细胞凝胶电泳、脉冲场凝胶电泳、γH2AX分析技术、早熟染色体凝集等,研究DSB的统计模型包括随机断裂模型、Moment法、Tsallis熵模型、平均分子量法,在此均得到总结,最后探讨了DSB辐照热点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