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软件脆弱性是系统安全受到各种威胁的根本原因,对软件脆弱性进行科学、合理、有实用价值的分类是研究软件脆弱性的基础。分析了软件脆弱性的本质,说明了分类法的基本原理,并重点分析了各种典型的软件脆弱性分类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维的软件脆弱性分类法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软件脆弱性是威胁系统安全的根本原因,当软件脆弱性被利用时,会造成各种危害系统安全的影响。本文说明了软件脆弱性的本质,分析了与脆弱性造成影响相关的典型软件脆弱性分类性,提出了基于脆弱性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受脆弱性影响的对象、实施影响的方法等方面的脆弱性影响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3.
对目前的软件脆弱性分类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Unix/Linux操作系统,提出了基于软件脆弱性所在部件和引入原因的二维度的脆弱性分类法,并简要说明了对引入原因的进一步分类的方法。设计类脆弱性是一类重要的软件脆弱性,但在已知的各种脆弱性分类中对设计脆弱性的分类几乎是空白。本文重点对其中的设计类脆弱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设计类脆弱性的划分方法,分成限制脆弱性、需求无法实现脆弱性、安全设计脆弱性、异常处理脆弱性、功能局限脆弱性和随机结果脆弱性等几类,并给出了每一类设计脆弱性的定义和典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基于源代码的静态分析技术是检测软件脆弱性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不可信数据输入导致软件脆弱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污点分析的脆弱性检测方法.通过跟踪程序参数、环境变量等各种外部输入,标记输入的类型,在构造控制流图基础上,利用数据流分析中的相关信息,污点传播至各类脆弱性函数,从而解决缓冲区溢出、格式化字符串等问题.利用控制流、数据流分析的相关信息,提高了准确率,降低了漏报率.实验表明,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脆弱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的软件脆弱性分类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软件脆弱性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引入原因、所在部件、影响、修复、验证、检测和攻击等描述软件脆弱性的关键属性,针对Unix/Linux操作系统,提出了基于软件脆弱性所在部件和引入原因的二维度的脆弱性分类法,对分类法属性的选择进行了说明,详细描述了分类方法,并对设计脆弱性进行了重点说明.  相似文献   

6.
软件脆弱性危险程度量化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艺  李新明  崔云飞 《计算机科学》2011,38(6):169-172,216
软件脆弱性的危险程度是对软件脆弱性被利用来攻击系统的潜在危险的度量。在分析目前已知的相关评价方法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脆弱性影响的严重程度和脆弱性可利用性来评佑脆弱性危险程度的分析框架,并基于模糊理论,提出了软件脆弱性危险程度评估的量化模型,建立了模糊测评因素关联隶属关系的递阶层次结构,并重点分析了基于模糊集的指标量化、基于模糊关系矩阵的指标权重的确定和软件脆弱性危险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最后,给出了模型的应用与实现。  相似文献   

7.
李新明  李艺  刘东 《计算机工程》2010,36(17):63-65,68
软件脆弱性的本质是利用该脆弱性可以影响系统的安全。每个软件脆弱性对系统安全造成的影响及其危害程度是不同的。基于此,在研究软件脆弱性影响相关分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脆弱性的直接影响和最终影响及其关系,指出确定软件脆弱性直接影响的原则,设计出基于影响广度和深度的脆弱性直接影响的分析模型。分析系统级、用户级和文件级的脆弱性直接影响模式,并给出模型在大规模特定域网主动防御系统中的相关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应用文摘》2004,(8):I013-I014
由于Windows系统的脆弱性,病毒攻击、误操作甚至仅仅因为频繁地安装卸载各种软件都可能引起系统故障,因此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便成了家常便饭,但是重装系统常常会破坏已经配置好的客户端环境,甚至造成邮件的丢失。我们并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基于代码克隆检测技术进行软件脆弱性检测,是软件脆弱性静态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已有软件脆弱性检测工具在面向大规模代码集的脆弱性检测方面存在不足,且缺乏针对操作系统脆弱性的优化.为此,基于代码克隆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操作系统脆弱性检测方法.首先在一般的"代码表征—提取特征—特征比对"检测流程的基础上,加入了基于操作系统软件包类型和函数代码规模的预筛选机制,在进行代码表征之前排除大部分无关代码.其次选择函数基本信息、符号序列和控制流路径三个角度提取代码特征,逐级比较脆弱代码和待测代码的相似度.最后从公开脆弱性数据库获取脆弱样本,对典型开源操作系统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预筛选能够有效缩减实验对象的代码规模,而检测结果的平均精确度达到了84%.  相似文献   

10.
随着被披露脆弱性代码样本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广泛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脆弱性分析逐渐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首先,通过分析已有研究工作,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脆弱性挖掘框架;然后,从程序分析角度对已有研究工作进行了分类综述;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析了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脆弱性分析方法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fuzzing技术的漏洞发掘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前检测软件缓冲区溢出漏洞仅局限于手工分析、二进制补丁比较及fuzzing技术等,这些技术要么对人工分析依赖程度高,要么盲目性太大,致使漏洞发掘效率极为低下。结合fuzzing技术、数据流动态分析技术以及异常自动分析技术等,提出一种新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发掘思路。新思路克服了已有缓冲区溢出漏洞发掘技术的缺点,能有效发掘网络服务器软件中潜在的未知安全漏洞(0day),提高了缓冲区溢出漏洞发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Software vulnerabilities are the major cause of cyber security problems. The National Vulnerability Database (NVD) is a public data source that maintains standardized information about reported software vulnerabilities.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97, NVD has published information about more than 43,000 software vulnerabilities affecting more than 17,000 software applications. This information is potentially valuable in understanding trends and patterns in software vulnerabilities so that one can better manage the security of computer systems that are pestered by the ubiquitous software security flaws. In particular, one would like to be able to predict the likelihood that a piece of software contains a yet-to-be-discovered vulnerability, which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security management due to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zero-day attacks. We conducted an empirical study on applying data-mining techniques on NVD data with the objective of predicting the time to next vulnerability for a given software application. We experimented with various features constructed using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in NVD and applied various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to examine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data.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ta in NVD generally have poor prediction capability,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few vendors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s. We suggest possible reasons for why the NVD data have not produced a reasonable prediction model for time to next vulnerability with our current approach, and suggest alternative ways in which the data in NVD can be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risk estimation.  相似文献   

13.
李淼  吴世忠 《计算机工程》2006,32(20):163-165
软件漏洞是发生安全事件的根源,当软件漏洞被利用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CERT或者SANS公布的漏洞进行的分析表明:许多漏洞都归因于软件开发人员反复地犯同一类错误。该文对软件漏洞的起因进行分类,应用领域包括:开发人员的使用指南(以避免犯共性的错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素材,以及软件测试人员或审计人员的“项目核查清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软件已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军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信息安全的核心在于其所依附的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以及软件本身存在的漏洞。软件漏洞本身无法构成攻击,软件漏洞利用使得把漏洞转化为攻击变为可能。文章立足于Windows操作系统,主要分析了一些常用软件的典型漏洞原理以及常见的利用方法,比较了不同利用方法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优劣,并简单分析了Windows的安全机制对软件的防护作用以及对软件漏洞利用的阻碍作用。文章着重对几种典型漏洞进行了软件漏洞利用的探索和实践,并使用当前流行的对安全机制的绕过方法分析了Windows几种安全机制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Fuzzing的文件格式漏洞挖掘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软件漏洞挖掘已成为信息安全研究的一个热点,基于此,分析现有漏洞挖掘工具的不足,阐述基于Fuzzing的漏洞挖掘与分析的功能需求,根据文件格式结构化存储的特征,给出一种启发式的畸形数据的构造方法,设计并实现文件型漏洞智能挖掘与分析系统,给出软件结构、运行机制和关键技术。实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提高了文件漏洞挖掘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于错误传播分析的软件脆弱点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爱国  洪炳镕  王司 《计算机学报》2007,30(11):1910-1921
在太空环境中,软件系统经常受到各种辐射现象的影响.在此类环境下,寻找软件脆弱点主要是考虑环境扰动对该软件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由环境扰动引入的软件脆弱点的分析方法.首先在对软件系统模块化的基础上,通过在两个层面上分析错误在软件中的生成及其传播过程,给出寻找软件脆弱点的理论框架,随后进一步给出该框架中一些参数的实验估计方法,最后给出该框架在某卫星光纤陀螺捷联航姿控制系统上的应用.应用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首个安全漏洞相关国家标准《安全漏洞标识与描述规范》的制定背景及其主要内容.该标准以CVD作为安全漏洞的唯一标识,用于满足国内互联网对漏洞进行统一引用的需求,是中国有效管理安全漏洞的基础标准.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软件提供内置脚本引擎,支持通过脚本语言可编程式地调用各项程序功能。内置脚本引擎除了支持标准的脚本语言规范,还提供了一系列扩展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内置对象。脚本引擎在丰富软件功能的同时,也引入了额外的攻击面。近年来曝出的内置脚本引擎安全漏洞多数与扩展API和内置对象相关。针对脚本引擎中的安全漏洞,目前的检测技术仅能检测出脚本引擎浅层解析代码中的漏洞,难以有效检测出涉及内置对象别名关系的深层次漏洞,例如释放后使用漏洞(use-after-free,UAF)。检测对象别名关系导致的UAF漏洞,需要解决两个关键的技术挑战。其一,如何高效地识别内置对象别名关系。其二,如何利用识别出的对象别名关系检测脚本引擎的UAF漏洞。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结构特征发现的脚本引擎内置对象别名关系识别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利用别名关系构造式触发UAF漏洞的检测方案。我们利用内置对象数据结构特征,提高了别名关系识别效率。同时,引入了内置对象内存共享区域以辅助触发UAF漏洞。为了验证方案的有效性,我们在Adobe Reader的内置JavaScript脚本引擎中进行了实验。我们提出的方案成功地识别出了284对内置对象的别名关系,并检测出了4个未知的UAF漏洞,获得了厂商的确认和修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识别内置对象别名关系并能成功应用于脚本引擎UAF漏洞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在基于反汇编的输入路径追踪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基于代码覆盖的测试数据生成和基于快照恢复的错误注入技术,将其应用于模糊测试中。提出一种软件安全漏洞自动化挖掘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传统模糊技术存在的若干局限。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此方法的测试系统,通过对实例软件的漏洞挖掘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