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中诞生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下简称《社建》)课,是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运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具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今天与未来联系得非常紧密的特征。能帮助学生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现实,坚定对未来的信心,增强历史责任感。学生普遍反映开设这门课是必要的,有益的。 那么,如何才能讲好这门课?我们初步体会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当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贵州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三年级公园设计课教学改革的初步实践活动,分析了课程现存问题,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方法和过程,运用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手段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深化改革提出了建议。实践证明,公园设计课教学改革对构建城乡规划专业的风景园林学知识体系、提高设计课教学质量、培养城乡规划专业新型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刘兆侠 《建造师》2010,(7):220-221
专题式教学法,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可以有效克服教材的逻辑性不足、内容相对滞后等先天不足。同时,由任课教师掌握教学内容的安排权,可以灵活地安排教学计划,充分地利用诸多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高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5.
王力忠  田秋月 《建造师》2010,(1):105-10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本文以《城市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教学为例,从选题、课题讲授、课上指导、进度控制、成果讲评、课程总结等方面,探讨新形势下指导类设计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土木工程专业考查课为专业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但在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10所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考查课进行了调查,针对其教学弊端,提出发散式教学方法,并以桥涵水文课程为例对该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该方法改变了专业考查课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被动和课程考核单一的现状,有效实现了教学互动。  相似文献   

7.
李江  韩荣 《华中建筑》2020,38(3):138-141
微课作为当今信息化领域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具有时间简短、内容具体、资源占用较小的鲜明特点.《建筑结构与选型》作为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涉及到多种相对独立的结构体系,构成了若干个完整的知识点,十分适宜进行微课体系建设.《建筑结构与选型》微课体系建设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精细设计微课课程的教学过程、环节组织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心理健康教材的指导下,阐述了如何借助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梳理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4,(9)
本文依据建筑类专业课程《钢筋算量》校本教材开发建设的实际要求,结合本课程在建筑类专业体系中的性质和任务,从课程现状分析、校本教材开发建设的实施及反思等反面探究职业学校校本教材的建设与实施。  相似文献   

10.
谭跃 《福建建筑》2011,(12):110-11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是一门纯理论课,而同时期教学的《类型建筑设计Ⅲ》是实践性课程,两者有一定的教学关联。文章分析了这样的理论课与实践课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最后做了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