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5)
在以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中,如何让课堂不局限于教材、教师、学生,能够围绕《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凸显愉悦性、实践性、人文性、创新性,探寻小学美术课堂的多元形态?文章通过梳理、重组"六真"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从一节美术课堂教学案例来进行阐述,为学生营造富有激趣、人文、创新、合作、实践、交流的美术课堂教学景观,从而形成个性鲜明、有文化内涵的美术课堂建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3)
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有别于之前的教材。如何在教学三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爱上"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实现教学方式转变;课中精心组织课堂,营造人文课堂氛围;课后优化师生关系,共促学习效果的方法,以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42)
<正>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新兴的课堂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课堂,教师要转换角色,努力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共同学习,成为他们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一起谈论解决。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生本课堂孕育而生。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生本课堂也是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教师可以超越教材,加工处理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引用情景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6)
<正>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我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引导学生研读教材。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在课堂上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教材。这种安排,虽然是在课堂上研读教材,但仍可看作是一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7)
科学家钱学森说":科学和人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只有人文的课堂,才是健全的、完整的课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育。因此怎样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寻找真、善、美的实践就是要探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6)
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本文就2012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进行文本教学课堂案例探析,探究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1)
<正>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课堂小练笔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感悟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习得写作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起到"一石二鸟"的教学效果。一、捕捉动情点,激发小练笔的情趣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教材中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情感的体验是表达的前提和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引领他们经历与课文"对话"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味道十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36)
美妙课堂的"妙"体现在"重"学生、"重"学情、"重"体验三个方面,"美"从课堂中的人文之美、艺术之美、科学之美和趣味之美四个方面来构建。从本质上说,美妙课堂是一种生长课堂、动态课堂、体验课堂,在此课堂中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奥妙、体验过程的美好。文章旨在让学生接受美好教育,探讨美妙课堂的含义、本质及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1)
对于语文教材以及语文的具体课程来说,"人文性"一直都备受关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已经上升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成分",语文课堂要体现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这些教学目标,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也都非常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研究与探讨一下如何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