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7)
现如今城乡接合部中小学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我国很多家庭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师应深入分析城乡接合部留守儿童在家庭、学校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从中小学宏观师资建设及学习管理等角度找寻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6)
由于种种原因,城乡接合部地区会有许多留守儿童,而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又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家庭氛围问题,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关心爱护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我国城乡接合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城乡接合部发展的背景之下,教育教学事业所受重视度也不断提升。只有做好各项教育工作,才能够帮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28)
对于当今中国留守儿童的问题,国家应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保证农民工基本生活质量;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和机制控制留守儿童的数量不再扩大并使之逐渐减小,使留守儿童的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还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使他们获得一个公平完整的教学环境,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22)
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都面临缺失父母之爱和教育断层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孩子将来的发展。本文就我国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的状态以及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它不仅体现出经济的发展水平,也能够反映出创新教育理念的深入程度。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一直是社会关心和我国教育部门创新教育改革理念的重要内容。要想把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程度,特别是增加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结合,让留守儿童家庭意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解决留守老人的教育思想,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通过社会力量和教育部门的投入力度,逐渐解决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用创新性思维进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实践,为留守儿童创建家的港湾和健康的成长环境,转变社会现状,实现创新教育,在家校共育的环境中,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利的教育保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6)
中国有这样一种少年群体,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而被"留守"在家里的孩子,却无人监管,这些本应在父母手中捧着的儿童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缺少正确的引导及教育,使得他们在心理、道德品质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笔者通过对留守儿童的部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发现留守儿童现状呈现出很多问题,除了国家政策,社会关注以外,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又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留守儿童呢?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接合部地区很多剩余劳动力都涌入城市,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现象的普遍出现。而初中阶段女生处于青春期阶段,生理及心理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留守女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在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极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积极地对初中留守女生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实现初中留守女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5)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劳动力的外流,由此造成的留守儿童逐渐成为社会性的问题,给当前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只有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才能为其健康成长带来强大促进力。通过分析我国留守儿童现状,着重探究解决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具体对策,以期提升小学教学水平,不断推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6)
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行为习惯教育监督的情况下,心理、行为、学业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其中,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教育问题是核心问题,只有解决了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教育问题,才能更好地保障留守儿童家庭行为习惯教育的平衡,提高留守儿童家庭的监护质量,推动农村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