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1)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肩负着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的重任。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创设数学课堂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数学教师还要认识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改进措施,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8)
<正>如果数学课堂枯燥乏味,数学教师严谨呆板,那么数学课堂中的学生就是迷茫无奈。学生不爱听教师上课,对数学渐渐失去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数学教师最大的悲哀。数学课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漫漫沉醉于数学课堂中,才会主动学习数学。要想让数学课堂赢取学生的心,使数学得到学生的喜欢,把他们紧锁的眉头舒展,让昏昏欲睡的眼睛放出光彩,就必须让数学回归生活,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7)
随着重庆中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大量中职学生初中阶段的数学成绩很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中专阶段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数学畏惧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数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中职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8)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对追求新奇有趣的东西有着莫大的兴趣,对于枯燥死板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抓起,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将新颖有趣的内容带入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抽象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融入课堂,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9)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儿童接受系统化教育的初始阶段,如果能在此阶段通过有效的培养策略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业及个人发展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具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条件。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一课题内容进行了专项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小学数学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3)
数学是一门严谨性的数据化科目。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发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引导过程中,数学教师虽然不会再简单地传授知识,但严格化的教学课堂也让学生失去了对于数学的多个角度认识。他们认为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没有趣味性,自身的参与性也被大大的压制。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地使学生发现数学真正的魅力所在,要让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获得一些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7)
在初中教育阶段,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都在追求的目标,"少教多学"是一种最新的教学方法,如何利用这种最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数学教学,大幅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的问题。文章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7)
曾经有个教育学家说过:"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专注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上,学生的专注力就会提高,相对而言,学生学习新知识就更快,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更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参与感,学生参加到课堂中,在学习初中数学新知识时就会更加专注,思维更加活跃。身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2)
小学是学生接触核心素养的阶段,也是学生打牢数学素养基础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与生活相关的材料,提高学生数学兴趣;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在课堂中科学安排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探究数学,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8)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今教育的方向,新的数学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数学教师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开放数学课堂入手,浅析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