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Planning》2016,(1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在各类教育中,幼儿园的教育更加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提高保教质量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以,确立大教育意识,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的教育资源,使家长成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伙伴,加强家园双向互动教育行为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互动式家长工作在幼儿园的开展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29)
农村学校的家庭教育在教育观念上、方法上相对薄弱。如何搭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平台,寻找家校合育的契合点和教育场,寻求最大化的育人实效,是大家一直以来实践探索的课题。在实践中摸索了一些协同育人办法。主要有统一观念——寻找教育的方向,读书润心——提升教育的本领,榜样引领——催生教育的方法,利用资源——开展主题教育,这些方法的运用,让家校合作共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实践研究中大家要努力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系统化、条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近日,浦东新区开展了创建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推进会暨三桥小学消防安全教育展示活动。在活动现场,三桥小学的孩子们成为了活动焦点,学校的《火场逃生自救》"消防一课"、学生消防军校团体操、消防少年军校展示馆等作为浦东新区学校消防宣传教育的活教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3)
<正>"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教育的"根"与"源"在家庭,根基牢固,源流充沛,孩子的成长才有无限可能。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其功能在"养"和"育","养"即给予孩子生活必需、吃饱穿暖,"育"则是培育心灵,使其成为一个有基本品格和文化教养的学生,为其成人之路奠定基础。酒泉育才学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及周边农家子弟,仅有8%的家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4)
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其接触最为密切的两个环境就是家庭和学校。而现阶段,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校,但是其心理健康的效果不能单靠学校的力量,还需要家庭的配合,以巩固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文章从三个方面结合学校一些案例来谈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以及家校结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6)
<正>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它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和教育孩子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学校,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方式,针对"421"家庭模式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学校如何带动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孩子成长教育,如何达到家校共赢,是学校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完成的教育任务。一、健全组织,提升教育水平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8)
近年来,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德育机制已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小学提出了"无墙德育"的德育理念,挖掘并利用所在社区优质资源"石牌精神",以此为核心,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2010年12月9日,公安部消防局在全国学校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现场会暨"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现场会上提出,拟在未来3年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系列活动,最大限度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学校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
个体化进程既使个体从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又将个体置于风险带来的焦虑和竞争之中。重建共同体是现代人热切的追寻,当下中国新家庭主义的崛起便是这种追寻的一个面向。向家庭共同体的回归的确给个体化的现代人提供了支撑;然而,在中国的差序格局下,新家庭主义的崛起同时又使得个体对家庭之外社会成员的信任和关心减少,给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阻碍。因而,积极建设超越家庭的社会共同体十分必要,而学校教育正好为此提供契机;利用学校教育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建立学校内"我—你"的人际关系、构建现代共同体情感对现代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或是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真正地培养人。"在进入新时代以来,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少学校和家长所思考的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既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同时还要需要有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这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校的教育工作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又依赖于学校的不断指导。因此只有秉持家校共育的发展理念才能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展翅飞翔。在家校共育的合作下,会达到1+1>2的效果,让祖国的花朵更加灿烂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