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杜雪岩  夹书根  姚莹 《材料导报》2013,27(12):1-4,19
首先通过反向共沉淀法制备了亲水性的Fe3O4纳米微球,然后对其进行表面偶联改性,使其由亲水性转变为亲油性,增加反应活性点,有利于苯乙烯单体在其表面进行聚合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磁性吸附树脂粒径为0.5~0.7mm,孔径主要分布在36.7~161.0nm,Fe3O4纳米颗粒占磁性大孔树脂总质量的10.0%,其饱和磁化强度为10.2A.m2.kg-1。这就意味着所制备的磁性大孔树脂可以把磁性能和吸附性能有效地结合。  相似文献   

3.
4.
以苯乙烯(St)为单体,松香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酯化物(RAH)为交联剂,在油酸改性的Fe3O4存在下,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含松香的磁性聚合物微球[P(St/RAH)/Fe3O4],研究了Fe3O4用量对聚合物微球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和磁强计对磁性聚合物微球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P(RAH/St)/Fe3O4;得到的磁性微球球形良好,表面光滑,Fe3O4包埋在聚合物中;微球为超顺磁性,在油酸改性Fe3O4用量为8%(质量分数)时磁性达到饱和,饱和磁化强度为3.13A·m2/kg。  相似文献   

5.
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修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章  李洁  丘克强  曾恒志 《功能材料》2007,38(8):1279-1281,1286
利用2-吡咯烷酮和乙酰丙酮铁为原料制备出Fe3O4磁性纳米粒子,选择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C3H6Si(OC2H5)3)对磁性材料进行了表面修饰.经XRD、TEM、VSM、FT-IR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出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粒径均一(8~10nm)、结晶度高、磁响应较强;通过控制反应回流时间,可以改变粒子的大小;经表面改性以后,-OH、-NH、-NH2、-C-O、-C-OH等多种功能基团负载到磁性Fe3O4纳米粒子表面,增强了微球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对磁流体稳定性及外层包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Fe3O4颗粒,用油酸钠和聚乙二醇4000 (PEG4000)对纳米Fe3O4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制得分散稳定的纳米Fe3O4磁流体,通过电动电位(Zeta电位)、粒径测试、离心沉淀、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热分析(TG)对修饰后的纳米Fe3O4颗粒进行了稳定性能评价与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油酸钠与纳米Fe3O4颗粒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键作用;增大油酸钠加入量不会改变Fe3O4颗粒表面包覆结构,但是,其在纳米Fe3O4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EG4000物理吸附于油酸钠包覆的纳米Fe3O4颗粒表面,PEG4000的加入会进一步提高磁流体的  相似文献   

7.
聚苯乙烯/Fe3O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油酸为表面活性剂表面处理Fe3O4纳米粒子,将其分散在苯乙烯单体中,进行原位聚合,制备PS/Fe3O4纳米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分散均匀性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Fe3O4粒子在PS基体中分散均匀;包覆油酸的Fe3O4纳米粒子在基体中起到物理和化学交联点的作用,使得聚合物产生交联,并提高了其耐热性.  相似文献   

8.
水热熟化对Fe3O4纳米颗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亮  孙康宁  赵琰 《材料工程》2008,(10):236-238,24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并采用水热处理方式使其熟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Fe3O4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制得的Fe3O4成分均一;通过TEM照片可以看出,熟化后颗粒结晶度提高,颗粒尺寸在20nm左右;磁化曲线表明经水热熟化后,Fe3O4磁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油酸钠对油相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油酸钠作为表面改性剂,通过油酸根离子中的脂肪烃链与高温油相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表面的亲油性基团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将分散在油相中的Fe3O4纳米粒子转移到水相中.研究了油酸钠浓度、油相中Fe3O4纳米粒子含量、pH值及温度等条件对改性结果的影响;用穆斯堡尔谱仪(Moessbauer)、透射电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地将油相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从油相中转移到水相.当油酸钠浓度为3mmol/L、Fe3O4纳米粒子在正己烷中浓度为12.28mg·mL^-1、pH为8.6且温度为60℃时,转移率最高可达86%,改性后粒子在水相中的含量最高可达10.5mg·mL^-1;改性后磁性粒子在水相中含量较低时,能够稳定分散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
超细Fe3O4粒子(5~50nm)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粒子的半径由FeSO4·7H2O和NaNO2的摩尔比来控制.通过磁性测试发现,居里温度Tc随粒径变小而降低,并且还发现,在高温下由于超细Fe3O4粒子团簇长大,对应Tc明显升高.粒子的居里温度Tc值由公式M~(1-T/Tc)β确定.  相似文献   

11.
纳米药物载体Fe3O4的可控反应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洁  吕董  张云甫  张小青  王旋  刘素琴  黄可龙 《材料导报》2006,20(Z2):152-154,163
纳米Fe3O4颗粒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纳米药物载体,蕴涵广阔的前景.介绍了纳米Fe3O4的可控性操作(粒径、形貌、性能),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
琼脂改性水基Fe3O4磁性液体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磁性粒子,选用聚乙二醇、琼脂等分散剂制备水基磁流体.最佳工艺条件为:(1)Fe3 /Fe2 (物质的量)之比在1.70~1.75;(2)沉淀剂25%.NH3·H2O过量20%.~30%.,温度35℃,pH值11,反应时间为1h;(3)琼脂的最佳用量为0.050~0.060g/150mL;包覆的最佳温度为50~60℃,pH值为9~11;聚乙二醇作为第二次包裹剂时,最佳温度为55℃,反应时问是1h,pH值为4~5;并用透射电镜、分光光度计、古埃磁天平等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热法在80~90℃制备了八面体Fe3O4,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磁学性能表征.制备的八面体亚微米晶形貌规整,物相纯净,结晶性好,颗粒尺寸为200~320nm,饱和磁化强度Ms=85.2emu/g,矫顽力Hc=114.20e.探索了NaOH和KNO3溶液的滴加速率、pH值、反应温度和时间及聚乙二醇(PEG)等因素对产物纯度、形貌及颗粒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反相乳液法制备单分散性Fe3O4微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杨旭  陶长元  覃军  杜军 《材料导报》2005,19(5):111-114
为制备单分散性的Fe3O4微粒,采用反相乳液法,以Fe2 与Fe3 按n(Fe2 ):n(Fe3 )=1:2配成的水溶液作为水相,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液体石蜡和水溶液形成油包水型乳液,用NaOH共沉淀.实验考察了油/水体积比、搅拌速度、乳化剂及碱用量、乳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条件是:在V(石蜡):V(水)=6:1,1030r/min的搅拌速度下,乳化剂的量为4.5g/L,乳化20min后,用超过理论用量5%的氢氧化钠共沉淀.用粒度仪和磁天平表征所得Fe3O4,数均粒径为2μm,98%的粒径分布在1~5μm,质量磁化率为2.60×10-2emu/g.  相似文献   

15.
含氨基磁性高分子微粒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旭  李欣  陶长元 《材料导报》2006,20(7):129-131,134
以顺丁烯二酸的二酰氯化合物为酰化剂,将丙二胺部分酰化,以得到的产物N,N'-双(3氨基丙基)顺丁烯二酰胺作为功能基单体,与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包裹Fe3O4,制备复合磁性高分子.考察了聚合包裹原料的配比、反应时间对实验的影响.用SEM、IR、721E分光光度计和化学滴定法对结果进行表征,得到了稳定性好、磁包裹率达22%、表面氨基携带量为0.24mmol/g的磁性高分子微粒.  相似文献   

16.
Fe3O4 纳米复合粒子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制备了酞菁镍(N iPc) 2Fe3O4 纳米复合粒子, 研究了其化学稳定性和磁性能。结果表明,N iPc 在Fe3O4 纳米粒子表面形成了复合层, 并且它们之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化学键。N iPc 复合层可有效地保护Fe3O4 纳米粒子不被空气氧化, 显著提高了其抗氧化能力, 并降低了其矫顽力。   相似文献   

17.
Fe3O4包覆碳纳米管软磁性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水解沉淀法在碳纳米管(CNTs)外包覆Fe3O4,制备了CNTs/Fe3O4纳米复合磁性微粒,借助透射电镜、振动探针式磁强计和外加磁场黏度计对其微观形貌、静态磁性能、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O4在碳纳米管(直径约20nm)表面形成了紧密的包覆层,微粒呈一维纳米管状结构,平均管径约60nm,平均表观密度为1.8g/cm^3,为传统磁流变液中所用铁粉等软磁性颗粒密度的四分之一。复合微粒的磁滞回线与Fe3O4纳米颗粒较为相似,具有较好的软磁性,其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为0.21T,矫顽力(以)为7.67kA/m,用该软磁性复合微粒配制的磁流变液具有良好的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18.
纳米Fe3O4磁性颗粒的制备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享  杨海滨 《材料导报》2006,20(Z1):145-148
概述了纳米Fe3O4磁性颗粒的制备工艺:机械球磨法、微乳液法、水热法、微乳-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共沉淀法、氧化沉淀法、超声沉淀法)、水解法等,归纳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并对其前景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9.
Fe3O4磁性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修饰Fe3O4磁性纳米粒子因具有优异的磁学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丰富的化学反应可选择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如磁共振成像、组织修复、免疫测定、热疗、药物传递和细胞分离中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主要包括以下3类:①有机小分子修饰,主要是偶联剂和表面活性剂修饰;②有机高分子修饰,包括天然生物大分子、合成高分子以及两者复合修饰;③无机纳米材料修饰,主要是SiO2、Au和Ag修饰.并就这三大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20.
聚乙二醇-4000包覆Fe3O4磁流体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共沉淀法成功制备出聚乙二醇-4000(PEG-4000)包覆的Fe3O4磁流体,用XRD表征了磁性粒子的物相和粒径,研究了磁流体中Fe3O4的质量浓度以及溶液pH值对磁流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包覆的磁流体粒径为20nm,而包覆后的磁流体粒径为11.5nm;磁流体的稳定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pH=3~8的溶液中,磁流体的稳定性随着pH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