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hun‐Hua Zhu Yang Lu Jia‐Fu Chen Shu‐Hong Yu 《Small (Weinheim an der Bergstrasse, Germany)》2014,10(14):2796-2800
2.
3.
4.
以苯乙烯(St)为单体,松香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酯化物(RAH)为交联剂,在油酸改性的Fe3O4存在下,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含松香的磁性聚合物微球[P(St/RAH)/Fe3O4],研究了Fe3O4用量对聚合物微球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和磁强计对磁性聚合物微球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P(RAH/St)/Fe3O4;得到的磁性微球球形良好,表面光滑,Fe3O4包埋在聚合物中;微球为超顺磁性,在油酸改性Fe3O4用量为8%(质量分数)时磁性达到饱和,饱和磁化强度为3.13A·m2/kg。 相似文献
5.
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修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吡咯烷酮和乙酰丙酮铁为原料制备出Fe3O4磁性纳米粒子,选择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H2C3H6Si(OC2H5)3)对磁性材料进行了表面修饰.经XRD、TEM、VSM、FT-IR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出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粒径均一(8~10nm)、结晶度高、磁响应较强;通过控制反应回流时间,可以改变粒子的大小;经表面改性以后,-OH、-NH、-NH2、-C-O、-C-OH等多种功能基团负载到磁性Fe3O4纳米粒子表面,增强了微球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对磁流体稳定性及外层包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Fe3O4颗粒,用油酸钠和聚乙二醇4000 (PEG4000)对纳米Fe3O4颗粒进行表面修饰,制得分散稳定的纳米Fe3O4磁流体,通过电动电位(Zeta电位)、粒径测试、离心沉淀、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热分析(TG)对修饰后的纳米Fe3O4颗粒进行了稳定性能评价与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油酸钠与纳米Fe3O4颗粒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键作用;增大油酸钠加入量不会改变Fe3O4颗粒表面包覆结构,但是,其在纳米Fe3O4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EG4000物理吸附于油酸钠包覆的纳米Fe3O4颗粒表面,PEG4000的加入会进一步提高磁流体的 相似文献
7.
聚苯乙烯/Fe3O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油酸为表面活性剂表面处理Fe3O4纳米粒子,将其分散在苯乙烯单体中,进行原位聚合,制备PS/Fe3O4纳米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分散均匀性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Fe3O4粒子在PS基体中分散均匀;包覆油酸的Fe3O4纳米粒子在基体中起到物理和化学交联点的作用,使得聚合物产生交联,并提高了其耐热性. 相似文献
8.
9.
油酸钠对油相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油酸钠作为表面改性剂,通过油酸根离子中的脂肪烃链与高温油相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表面的亲油性基团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将分散在油相中的Fe3O4纳米粒子转移到水相中.研究了油酸钠浓度、油相中Fe3O4纳米粒子含量、pH值及温度等条件对改性结果的影响;用穆斯堡尔谱仪(Moessbauer)、透射电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地将油相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从油相中转移到水相.当油酸钠浓度为3mmol/L、Fe3O4纳米粒子在正己烷中浓度为12.28mg·mL^-1、pH为8.6且温度为60℃时,转移率最高可达86%,改性后粒子在水相中的含量最高可达10.5mg·mL^-1;改性后磁性粒子在水相中含量较低时,能够稳定分散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
超细Fe3O4粒子(5~50nm)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粒子的半径由FeSO4·7H2O和NaNO2的摩尔比来控制.通过磁性测试发现,居里温度Tc随粒径变小而降低,并且还发现,在高温下由于超细Fe3O4粒子团簇长大,对应Tc明显升高.粒子的居里温度Tc值由公式M~(1-T/Tc)β确定. 相似文献
11.
12.
琼脂改性水基Fe3O4磁性液体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磁性粒子,选用聚乙二醇、琼脂等分散剂制备水基磁流体.最佳工艺条件为:(1)Fe3 /Fe2 (物质的量)之比在1.70~1.75;(2)沉淀剂25%.NH3·H2O过量20%.~30%.,温度35℃,pH值11,反应时间为1h;(3)琼脂的最佳用量为0.050~0.060g/150mL;包覆的最佳温度为50~60℃,pH值为9~11;聚乙二醇作为第二次包裹剂时,最佳温度为55℃,反应时问是1h,pH值为4~5;并用透射电镜、分光光度计、古埃磁天平等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13.
14.
反相乳液法制备单分散性Fe3O4微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制备单分散性的Fe3O4微粒,采用反相乳液法,以Fe2 与Fe3 按n(Fe2 ):n(Fe3 )=1:2配成的水溶液作为水相,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液体石蜡和水溶液形成油包水型乳液,用NaOH共沉淀.实验考察了油/水体积比、搅拌速度、乳化剂及碱用量、乳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条件是:在V(石蜡):V(水)=6:1,1030r/min的搅拌速度下,乳化剂的量为4.5g/L,乳化20min后,用超过理论用量5%的氢氧化钠共沉淀.用粒度仪和磁天平表征所得Fe3O4,数均粒径为2μm,98%的粒径分布在1~5μm,质量磁化率为2.60×10-2emu/g. 相似文献
15.
16.
17.
Fe3O4包覆碳纳米管软磁性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水解沉淀法在碳纳米管(CNTs)外包覆Fe3O4,制备了CNTs/Fe3O4纳米复合磁性微粒,借助透射电镜、振动探针式磁强计和外加磁场黏度计对其微观形貌、静态磁性能、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O4在碳纳米管(直径约20nm)表面形成了紧密的包覆层,微粒呈一维纳米管状结构,平均管径约60nm,平均表观密度为1.8g/cm^3,为传统磁流变液中所用铁粉等软磁性颗粒密度的四分之一。复合微粒的磁滞回线与Fe3O4纳米颗粒较为相似,具有较好的软磁性,其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为0.21T,矫顽力(以)为7.67kA/m,用该软磁性复合微粒配制的磁流变液具有良好的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18.
纳米Fe3O4磁性颗粒的制备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纳米Fe3O4磁性颗粒的制备工艺:机械球磨法、微乳液法、水热法、微乳-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共沉淀法、氧化沉淀法、超声沉淀法)、水解法等,归纳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并对其前景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