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DB11/T1977-2022《绿色村庄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制背景、意义、编写思路、关键指标确定等情况。《标准》确定了北京市绿色村庄的定义,建立了绿色村庄的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以及1项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对绿地率、村庄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围护结构、被动式设计、清洁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固体废物处理、管理与保障机制等内容进行了规定。《标准》编制过程中对北京市10个区县、31个镇、109个村庄、253户展开实地调研,根据调研北京地区农房现状、经济情况、农民可承受程度,为绿色村庄提供了切实合理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标准》从绿色村庄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基础设施、能源利用等多个方面,为北京市绿色村庄的创建及发展提供了支撑与引导,促进北京市村庄的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助力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同时为其他地区绿色村庄建设提供参考,保证了绿色村庄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2.
应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UNCRD)的邀请,中国首都防震减灾法律考察团一行8人,于2001年4月8日~18日对日本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访问。考察团对日本防灾体系、防灾法律和防灾技术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受益匪浅。为了使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日本的防震减灾情况,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特撰写了有关文章.从本期起陆续刊载,以餮读者。  相似文献   

3.
遥远的村庄     
程才实 《城乡建设》2004,(10):79-80
那是一个千里之外的地方,那是一个令我记忆深处异常活跃的地方.26年前的故园,曾留下我一行行歪歪扭扭的脚印;时值今日,那是一个在我梦中常常见到的村庄呵.  相似文献   

4.
为填补技术空白。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也为落实国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的需要.进行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研究工作。村庄用地现状情况各地差异较大.村庄建设主体、方式以及用地管理等也存在较大区别.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是在现有国家政策方针下提出的一个技术指导.将为下一阶段形成全国性村庄用地分类标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陆少华 《广东建材》2005,(12):108-109
本文通过介绍“乡巴艺廊”这一充满艺术特色的建筑群落综合场所,分析其环境艺术设计的精髓和优点所在,并对环境艺术设计发表一些见解与主张,旨在为今后环境艺术设计的良性发展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6.
岁月匆匆,当撕下2007年最后一页日历时,新一年亮丽的曙光已映照在大地上,从今天开始,我们满怀豪情地跨进了光辉的2008年。奥运的春风撞响了吉祥的钟声,一束束红红的鲜花簇拥着缕缕阳光,显示着壮丽的河山和锦绣的前程。  相似文献   

7.
张金荃  罗可  胡杏云 《华中建筑》2008,26(11):218-220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兴起,无特色、与城市无异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显露出来,村庄建设也成为众矢之的。该文从村庄规划建设中起重要作用的三类人群和村庄空间的形成机制两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导致村庄建设现状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山西传统村庄空间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方 《山西建筑》2009,35(4):63-64
对山西境内的传统村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山西境内传统村庄的街道布置及房屋建筑的特点,探讨了山西农村新建房屋的变化,指出宜居新农村的建设要保留农村院落的特点,确保把农村建设成可以居住几个世纪的小型人类宜居地。  相似文献   

9.
苏兆阳 《城市建筑》2023,(9):101-105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放缓和超大城市郊区乡村地区土地整治工作的深入,保留型村庄的农宅翻建已由原来的政府整体拆迁模式逐步转型为村民自发的农宅翻建与更新模式。文章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若干个村庄的农宅翻建意愿的实证研究,对翻建意愿的结构性因素,以及个体性、地方性因素进行探析,总结翻建意愿的综合机制,并探析其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瀛叶   《南方建筑》2014,(2):4-8
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城乡规划特别是村庄规划提出了新的任务。当前实践表明,由于制度、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村庄规划的实际调控作用甚微。因此,本文认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实施村庄规划在动机上要从"按要求完成"走向"按需要编制",在导向上要从"无意识破坏"走向"有秩序发展",并应提出提升村庄规划工作水平的路线图,从而明确村庄规划的基本要求和各层次标准。为此,本文提出建立以法制化、个性化和自主化为核心的"三层次"村庄规划体系,实现村庄规划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空前的灾难让大半个中国都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颤。在人们还没有从震颤中意识到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劫时,鲜血、死亡扑面而来,眼前是化为废墟的家园。  相似文献   

12.
葛婷  于金羽 《山西建筑》2010,36(36):355-357
结合工作实践,界定了“村庄土地整理测绘”这一新的测绘工作,对其内涵、作用、类型、内容、特点、测绘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完善测绘理论和指导村庄土地整理测绘实践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农村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和鲜明的建设特点,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今后10—20年中将有数以亿计的农民迁入城市,几千年来稳定不变的农村必将出现重大变革。农村人口的锐减,必然带来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和居住环境的根本性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村庄规划建设将成为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都市村庄”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农民工"的聚集地——"都市村庄"的基本状况出发,关注社会变迁时期这一特殊的社会身份集团,对其产生原因及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期引起社会和规划界的重视;并就应对措施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村庄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村庄规划全过程中的规划标准、规划内容、村民参与、成果表达和落地实施等内容,并就提升村庄规划实用性的思路进行分析,提出了探索新的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制定因地制宜的规划内容,形成全过程体现村民意愿、完整与实用结合的成果等措施来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17.
《小城镇建设》2006,(4):25-29
为规范农村村庄和村民住宅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陕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推动和指导农村村庄建设,并于2006年3月1日起在全省施行。 陕西省为什么要进行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立法?《条例》的立法背景是什么?有什么主要内容?又有什么特点? 让我们聚焦《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聚焦这部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8.
从目前的规划实施效果看,传统的村庄规划无法很好的指导村庄的建设发展,也无力控制村庄建设的无序蔓延.鉴于此,借鉴精明增长理论对城市蔓延问题可以进行有效控制的经验,将其运用于村庄规划中,提出划定村庄控制线、保护开敞空间、提供多样化住宅、强化填充式建设等对策,以控制村庄建设的无序蔓延,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六安地区位于安徽西部(皖西),地处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它还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洪涝灾害几乎是五年两大灾,同时反复遭受着严重的旱灾、风灾、雹灾、虫灾。1991年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阴雨洪涝灾害。造成数百万间房屋倒塌和损坏,近百万人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重建家园工作是非常重要而紧近的任务。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为重庆建筑大学)技术服务团,在重建家园的规划设计中,始终坚持村镇建设必须打破那种零星分散,杂乱无章的格局,以规划为龙头,先规划后建设,以规划指导建设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要有战略眼光,要在结构上,安全上,布局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李舆 《中州建设》2010,(24):36-36
江苏省大丰港经济区南新村一组有41户村民,生活在一个被化工企业包围的土地上。庄稼减产,树木枯死,村民患病,几乎所有因化工污染而产生的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等到媒体将这个悲情村庄曝光,当地官员表示,该村庄将集体搬迁,为这里的企业挪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