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胚微波灭酶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灭酶方法,稳定小麦胚的品质,试验采用微波对小麦胚进行灭酶.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大大延长了小麦胚的存放期限,缩短了灭酶处理时间,改善了灭酶效果;且微波处理后加快了小麦胚油的提取速度.试验发现,料层厚度1~2cm时,最佳灭酶参数为:微波功率,450W;灭酶时间,3.5min.  相似文献   

2.
小麦胚微波稳定化工艺参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波功率、处理时间、小麦胚原料水分对小麦胚的脂肪酶活力及其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可钝化小麦胚的脂肪酶,有利于小麦胚的储存;水分在微波稳定小麦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提高水分有助于小麦胚吸收微波能量,加快酶失活速率,提高小麦胚储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小麦胚富含各种保健功能因子,营养价值高,由于贮藏的稳定性差,限制其综合利用。试验利用蒸气微波混合法研究小麦胚的稳定化,结果表明:蒸气微波混合法可以在较短的处理时间内,以较低的能量消耗,达到较好的灭酶效果,起到了稳定小麦胚的作用;试验确定最佳参数为:蒸气处理5min,冷却后560W微波处理5min。添加脱氧剂密封包装于黑暗中贮藏24d后,酸价和酸价变化率分别为5.92和12.8%,均低于对照样品的9.23和99.4%。  相似文献   

4.
小麦胚芽灭酶试验中微波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微波处理钝化小麦胚芽中的解酯酶来达到贮藏的目的。实验表明:微波灭酶缩短了灭酶处理时间.并且改善了灭酶处理时间及灭酶的效果;与不用灭酶处理相比,微波灭酶延长了小麦胚芽的存放时间。  相似文献   

5.
小麦胚芽微波灭酶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要研究了利用微波技术钝化小麦胚芽中解脂酶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不进行灭酶处理相比,微波灭酶大大延长了小麦胚芽的存放时间;与热灭酶相比,微波灭酶大大缩短了灭酶处理时间,并且改善了灭酶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离制备分离蛋白目前是深度开发和利用小麦胚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通常情况下在开发和利用小麦胚资源之前首先要进行灭酶和脱脂预处理,因此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灭酶和脱脂预处理对麦胚分离蛋白理化性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灭酶处理能够导致小麦胚分离蛋白的得率和纯度下降,而脱脂处理能使小麦胚分离蛋白的得率和纯度都有所提高.灭酶和脱脂处理都能够提高小麦胚分离蛋白的体外消化率和PER值,并且灭酶处理还能够明显提高小麦胚分离蛋白的BV值.  相似文献   

7.
微波处理对小麦胚芽稳定性及组成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小泓  肖琼星 《中国油脂》2007,32(12):32-34
应用微波加热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灭酶处理。采用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经微波灭酶处理后的小麦胚芽油。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微波处理可使酶活力从38 500 U在90 s后降至31 300 U;小麦胚芽油脂肪酸组成基本无变化,不存在反式脂肪酸;油脂过氧化值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小麦胚芽水分则降低;微波辐射时间对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影响不大,而对水溶性蛋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变脱脂麦胚添加量对面包的比容、感官评定、面包内部硬度及粘附性的测定,得到麦胚添加量在1%~3%时面包的比容数值相差不大,并且随着麦胚添加量的不同面包品质评分依次为(以总分计):1%>空白>3%>5%>7%>9%。综合分析表明:当麦胚添加量在3%时,既能提高面包的营养价值又能改善面包的口感、风味,同时使小麦胚芽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麦麸皮微波处理灭酶对全麦粉面筋品质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中高筋小麦为原料,对麸皮微波处理后再回添到小麦粉中制得全麦粉,设置麸皮水分含量、微波处理时间和麸皮厚度3个变量因素,固定其中2个变量因素,探讨另1个变量因素对全麦粉中面筋特性和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麸皮水分含量对湿面筋含量、面筋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吸水量、稳定时间和弱化度具有显著性影响,微波处理时间对湿面筋含量、吸水量、稳定时间和弱化度具有显著性影响,麸皮厚度对干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具有显著性影响。结论对全麦粉面筋品质和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麸皮水分含量、麸皮厚度、微波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烘焙出能充分表现超强筋小麦济麦229面粉品质特性的优良面包,设置了4种醒发时间处理、5种酵母和糖用量处理、4种配粉处理,对超强筋小麦面粉的面包品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醒发时间处理中,当面团醒发时间为30 min和面包胚醒发时间为50 min时,烘焙的面包品质最好。在5种酵母和糖用量的处理中,利用吐司面包程序时,干酵母和糖的用量分别为6 g和24 g时烘焙的面包品质最好;利用法式面包程序时,干酵母和糖的用量分别为3 g和18 g时烘焙的面包品质最好。在4个配粉处理中,200g超强筋小麦济麦229面粉中添加100 g普通小麦济麦22面粉的混粉烘焙得到的面包品质最好。因此,适当调整超强筋小麦粉面包的面团、面包胚醒发时间及物料配比,可以烘焙出品质优良的面包。  相似文献   

11.
小麦胚在面包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初步探讨了小麦胚在二次发酵法制作面包中的应用,研究了不同小麦胚预处理条件,添加量和主面团加水量,面包改良剂使用量对面包体积比及面包质量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就面包体积而言,面包中添加麦胚片优于添加麦胚粉;烘炒,焙炒,脱脂处理的小麦胚均可应用于面包中,但添加烘烤麦胚的面包品质最佳,其次是脱脂麦胚,焙炒处理的麦胚面包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2.
采用脉冲微波对留胚米进行稳定化处理,探讨脉冲微波宽度、强度、时间、间歇时间对留胚米脂肪酶活性的抑制,同时考察留胚米温度、含水量、游离脂肪酸含量、碎米率和爆腰率等品质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脉冲微波对留胚米脂肪酶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留胚米脉冲微波稳定的适宜工艺为:脉冲微波剂量10 W/g、宽度400 ms、间歇时间50 ms、总时间50s,此条件处理后留胚米的脂肪酶相对酶活性仅为未处理样品的47.56%,同时能够很好地保存留胚米的品质。通过50℃强化储藏60 d,脉冲微波处理留胚米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仅为未处理样品的41.9%。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初步探讨了小麦胚芽在二次发酵法制作面包中的应用,研究了不同小麦胚芽预处理条件、添加量和主面团加水量、面包改良剂使用量对面包体积比及面包质量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就面包体积而言,面包中添加麦胚片优于添加麦胚粉;烘烤、焙炒、脱脂处理的小麦胚芽均可应用于面包中,但添加烘烤麦胚的面包品质最佳,其次是脱脂麦胚,焙炒处理的麦胚面包质量较差,最佳小麦胚芽添加量、主面团加水量和面包改良剂使用量分别是6%、20%和0.6%。  相似文献   

14.
微波处理对燕麦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微波灭酶工艺与蒸煮灭酶工艺对燕麦片品质的影响,探讨了完全灭酶基础上微波时间对燕麦片营养品质、消化特性及糊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蒸煮30 min灭酶燕麦片相比,微波40 s灭酶燕麦片中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β-葡聚糖含量和糊化温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酚含量显著增加了0.43 mg/g(P0.05),总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了1.66%(P0.05),快消化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了9.17%(P0.05),峰值黏度显著降低了14.0 cm·g(P0.05),回生值显著增加了11.9 cm·g(P0.05)。随着微波灭酶时间增加,微波燕麦片β-葡聚糖含量、总酚含量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均降低,粗脂肪和快消化淀粉含量增加;总酚含量及快消化淀粉含量随着微波时间增加呈显著变化,峰值黏度、最终黏度、破损值、回生值均随微波时间增加显著提高(P0.05)。微波灭酶时间对燕麦片品质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微波联合酶解对小麦麸皮品质改良工艺参数,并对比分析微波、酶解、微波联合酶解三种处理方式对小麦麸皮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小麦麸皮微波联合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700 W,时间15 min,料水比1:4,木聚糖酶添加量0.4 g,纤维素酶添加量0.4 g,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60 ℃,此时小麦麸皮中还原糖含量为25.15 mg/mL。小麦麸皮经微波联合酶解处理后,持水性增加了30.18%,植酸含量降低了70.46%,持油性降低了26.69%,脂肪酶(LA)残余酶活降低至6.13%,粗纤维含量降低至2.79%,还原糖含量上升至25.15 mg/mL。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联合酶解可以破坏分子间的糖苷键,使小麦麸皮细胞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生成小分子的还原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微波联合酶解破坏了小麦麸皮结构,使得麸皮表面变粗糙,结构疏松多孔。通过本实验改性的麦麸中脂肪酶残余酶活显著下降,麦麸食用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首先采用微波处理法对鲜切牛蒡的褐变进行控制,研究了微波功率、时间和原料厚度对牛蒡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微波灭酶工艺;接着研究微波灭酶对牛蒡腌渍过程中PPO活力、色泽、脆度、总糖含量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微波功率、时间和原料厚度显著影响牛蒡PPO活性;Box-Behnken结果显示,微波灭酶的最优条件为微波功率380W、微波时间14s、原料厚度3mm。在此条件下,牛蒡PPO活性为20.8U/g,比原料下降10倍多。微波灭酶的牛蒡在腌渍过程中PPO活性显著低于未处理组,且具有较好的色泽和硬度,感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总糖含量下降量与对照比无显著差异。说明,微波灭酶处理抑制了牛蒡PPO活性,控制了牛蒡褐变,提升了腌渍牛蒡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波热效应钝化小麦胚芽(WG)中的内源性脂肪酶(LA)与脂肪氧化酶(LOX),研究了不同微波条件对WG的稳定化效果、WG得油率及小麦胚芽油(WGO)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3 min的条件下,WG的水分含量由15.51%降至5.45%,LA相对酶活降至39.91%,LOX相对酶活降至27.48%;60 d加速储藏期间,酸值(KOH)仅增加1.03 mg/g;在微波功率600 W、微波时间3 min的条件下,WG得油率为9.70%,WGO品质较好,总VE保留率达95.24%,WGO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木聚糖酶直接酶解小麦麸皮,将酶解液浓缩后加入面粉,用面粉粉质和拉伸特性探讨酶解戊聚糖对面粉品质的影响,并用面包的烘烤失水量、比容、面包芯水分、质构等参数考察酶解戊聚糖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聚糖酶能酶解小麦麸皮中的水不溶性戊聚糖。酶解液对低筋粉的改善作用最明显,其中以料液比1:8(m:V),反应温度50℃,酶解时间90min,酶用量5mL/20g(酶液/麸皮,酶活400U/mL)的酶解液,在添加量为1.0%(以酶解液中含有的戊聚糖计,1g戊聚糖/100g面粉)时,对面粉和面包的品质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中国育成并大面积推广强筋小麦品种的面包粉制粉工艺,以中国第一批确定的强筋面包小麦品种陕优225为主要原料,以国产4皮3芯中型加工设备进行工艺研究,同时也进行了以陕优225小麦为主原料的配麦试验。结果表明,面粉蛋白质品质,即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均以皮磨高于芯磨,皮磨由1B到4B逐渐升高,芯磨则由1M到3M逐渐降低;面团流变学品质除吸水率外,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性均与蛋白质品质规律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面团流变学品质以3B为最高;面包烘焙品质面包体积和面包总评分其规律性与面团流变学品质相一致,皮磨以3B皮最好,以1B最差,芯磨以1M最好,3M最差。配麦试验结果显示,以陕优225与另一形成时间长的强力面包小麦以85:15配麦,取2B、3B、4B、1M、2M、3M前路粉,依次配置筛目目数为100、120、130、100、120目和130目,面粉品质明显改善,面包烘焙评分提高5.0~8.8分。  相似文献   

2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4):177-183
该文探索微波间歇处理在保持麻辣鸡块初始品质与延长保质期之间的平衡能力。采用不同间歇次数的微波处理(0次:微波连续处理60 s; 1次:微波两次处理各30 s,并间隔20 min; 2次:微波3次处理各20 s,并2次间隔各15 min),对麻辣鸡块进行菌落总数、水分含量、质构、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NPN)、p H、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感官的测定,研究麻辣鸡块品质的变化。在总微波处理时间相同(60 s)、微波频率2 450 MHz下,微波间歇次数越多,麻辣鸡块初始品质越好,但相应的杀菌效果越差、保质期缩短。与微波间歇0次和2次相比,间歇1次能更好地保持鸡肉水分含量、质构特性,有效抑制NPN含量、p H值、TBA值、菌落总数的上升,维持贮藏期前24 d感官品质最好。在4℃环境下,微波间歇1次可在延长保质期的同时更好地维持麻辣鸡块的初始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