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苁蓉是我国沙漠地区特有的名贵药材,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称肉苁蓉是滋补药草,具有养筋补肾的功效。其药性从容和缓,其茎肉质,故冠以“肉苁蓉”的美称。 肉苁蓉含有生物碱、列当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酵素等,其性温、味甘、咸。它的性能滋而不腻、  相似文献   

2.
肉苁蓉,古称地精,又名大芸,金笋等,为列当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苁蓉带鳞片肉质茎。肉苁蓉生长于我国新疆、青海等沙漠地区,寄生于梭梭树根端上,完全依赖寄主的水分和养料生存,故有“沙漠人参”之美称。 肉苁蓉,《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主治:“五劳七伤,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久服轻身。”(一)《本草案荃》:“治男子绝阳不兴,泄精尿血遗沥;疗女人绝阴不产,血崩带下阴疼。助相火补益劳伤,援腰膝坚强筋骨。”(二)《本草汇言》:“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男子丹元虚冷而阳道久沉,妇人冲任失调而…  相似文献   

3.
脍(鲙)考     
脍是古人经常食用,颇受欢迎的一种肉肴。其来源有:牛、羊、豕、鹿、鱼等;其形制为片状或丝状,故《说文·肉部》云:“脍,细切肉也。”《礼记·少仪》:“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郑玄注:“聂之言(?)(zhé,薄切肉)也,先藿叶切之,复报切之则成脍。”郑注讲的很形象具体:先像豆叶一样薄薄地切成片,再细细地切即是脍。脍食味美,故孔夫子有“脍不厌细”的要求(《论语·乡党》),孟夫子有取“脍炙”、去“羊枣”的选择(《孟子·尽心下》),隋炀帝有称“松江鲈鱼干脍”为“金齑玉脍”的赞语(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  相似文献   

4.
"沙漠人参"一一肉苁蓉 肉苁蓉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彊、青海等沙漠地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肉苁蓉生长得个大、肉厚、味甜,被誉为"沙漠人参".据《本草纲目》记载,此物补而不峻,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阳痿、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肉苁蓉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5.
肉苁蓉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药材,被收载于《中国药典》之中,使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明确,毒副作用较小,素有“沙漠人参”之称。肉苁蓉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甜菜碱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肉苁蓉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润肠通便、延缓衰老、保肝护肝、缓解体力疲劳等功效。文章从肉苁蓉属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种类、数量以及肉苁蓉生物活性成分所具有的功效2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肉苁蓉后续的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及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及依据。  相似文献   

6.
古人对香椿早有记述,且称谓颇多.《书经》名“屯”,《山海经》曰“重”,《唐本草》称“椿”,《本草纲目》叫“栲”.又因叶脱处留痕如虎之眼目,《本草拾遗》呼为“虎目”,亦名“虎眼”.另据李时珍云:“椿树易长而多寿考”,故有“椿考”之称.  相似文献   

7.
烧卖起源于包子。最早的史料记载是在14世纪高丽(今朝鲜)出版的汉语教科书《朴事通》上“素酸馅稍麦”的记载。烧卖的主要特点是使用未发酵面制皮,顶部不封口,作石榴状。该书关于“稍麦”注释是以羞面做成薄片包肉蒸熟,与汤食之,方言谓之“稍麦”。“麦”亦做“卖”。又云:“皮薄肉实切碎肉,当顶撮细似线稍系,故日稍麦。”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健食品》2009,(10):56-57
野生肉苁蓉生长于沙漠深处,寄生在沙漠内的一种稀有植物梭梭根上的菌类。它有“超旱生植物之王“的美称.多年生长在零下20至零上50度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干旱少雨的沙漠腹地,且数十年不出地面也能够存活。极其恶劣的存活环境,造就了肉苁蓉卓越的奇特功效。荒漠肉苁蓉的种子在沙漠中可以存活几十年不死,随着沙丘的移动被埋入浩瀚的沙漠之中,唯有遇到梭梭的根系,它才会寄生在梭梭根部生成孢子,依靠梭梭的养分.发育生长。  相似文献   

9.
闲话香蕉     
香蕉古称“甘蕉”.宋朝陆佃所著《埤雅》云:“蕉不落叶,一叶舒则一叶焦,故谓之蕉.”这是从香蕉生长特征上推敲其名称的来历;“甘”则又概括了它的性味特点.曹叔雅《异物志》则说:“其肉如饴蜜,甚美,食之四五枚可饱,而余滋味犹在齿牙间”.晋·嵇含也有记述:“剥其子上皮,色黄白,味似葡萄,甜而脆,亦疗饥.”甘蕉汉时已有.传说汉武帝元鼎六  相似文献   

10.
荠菜味美,古人早已深知,并有具体记载。《尔雅》云:“荠味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郑樵《通志》曰:“其甘如荠,谓此菜之美也。”王世懋《瓜蔬疏》云:“百草中可食者最多,荠菜……草中之美品。”苏易简对宋太宗说:“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只知荠汁为美。”苏轼诗曰:“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赞美荠菜的诗句则更多,如“手烹墙阴  相似文献   

11.
水云飘飘 《美食》2009,(1):66-66
古人云:“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素食.原是皈依佛门僧者的餐饮习惯,他们认为吃素就等于放生,不杀生是积功德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风雏麟子     
《毛诗正义》云:“麒麟,麋身、马足、牛尾、黄毛、圆蹄,角端有肉。”麒瞵与貔貅、凤、龙、龟并称为“五灵”,麒麟为“五灵”之首。  相似文献   

13.
随珠探秘     
语见《史记》数下,如《李斯传》云:“有随、和之(?),垂明月之珠”。《鲁仲连传》曰:“出随侯之珠,夜光之璧”。这里“随(?)”即随侯之珠,又称随珠。随珠是何物?有三种解释:其一,最常採用的解释是蛇  相似文献   

14.
从饮馔服食的角度认识牛尾,可上溯至《吕氏春秋·本味篇》,其云:“肉之美者……旄象之约。”虽然对“旄象之约”有不同的解释,但多倾向于牛尾。王利器先生按云:“畜生之尾多节,肉美,故鹿尾、牛尾俱为珍品”,并广引博证,言明旄象为异味而备珍之,先秦固始等等;由此可见,牛尾很早就以其骨多而膏腻髓润、肉少而筋抖络活而为人们所珍爱。秦汉以后,由于农业的发展,重农思想愈来愈浓,许多朝代都曾下过保护耕牛的禁屠令。除从事畜牧业生产的部分少数民族外,一般都只在冬闲以淘汰的牛供食,这种情况直至近代,故牛肉的消费量很低。因而在我们众多的烹饪古籍里,对牛尾及牛尾菜肴的记载少得可怜,一般是将其归入中医本草类。 传统的牛尾烹制技法无非是烧、焖、煨、炖等,这是针对其骨多皮薄、肉少、纤维长的特点而进行的,除了极个别情况之外,牛尾特别注重初步加工及熟处理,这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将鲜牛尾去皮刮  相似文献   

15.
伏兵 《四川丝绸》2000,(3):41-44
我国古代的冠礼制度非常发达 ,形制完备。各类“冠”不仅具有装饰和礼仪的功能 ,还具有鲜明的阶级特性 ,反映了阶级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如《论语·尧曰》有云 :“君子正其衣冠 ,尊其瞻视 ,俨然人望而畏之 ,斯亦不威而不猛乎 ?”《论语·冠义》中记有 :“故冠而后服备 ,服备而后容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 :‘冠者 ,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从此类论述中可看出冠礼制度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冠”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上的冠是古代各种帽子的统称 ,古时亦称作首(头 )服 ,主要包括冠、冕、牟、巾、帻、帽等 ,如…  相似文献   

16.
玉取自温润刚韧之材,器精于匠心独具之工。一块玉料,需经过特殊的设计与雕琢,方能成为一件受人爱赏的器物。《周书·苏绰传》:“夫良玉未剖,与瓦石相类;名骥未驰,与驽马相杂。及其剖而莹之,驰而试之,玉石驽骥,然后始分。”《礼记·学记》云:“王不琢,不成器。”《诗·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概括了古代治玉的基本方法,故为琢玉、  相似文献   

17.
肉苁蓉属于药食同源物质,是列当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等功效。肉苁蓉有“沙漠人参”之称,在许多传统中医药古籍中被描述为具有抗衰老特性。肉苁蓉抗衰老功效备受人们的关注,成为保健食品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自由基学说、端粒学说、免疫学说、脑中心学说以及干细胞移植、热量限制、中医衰老等方面阐述了抗衰老的机制。并分别从肉苁蓉多糖、总苷、苯乙醇苷类物质、提取物详细论述了肉苁蓉生物活性成分的抗衰老作用,以期为肉苁蓉抗衰老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江苏镇江有“三怪”:面锅里煮锅盖、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镇江肴肉是肴蹄肉的简称。肴蹄肉皮色洁白、卤冻透明、光滑晶莹,状如水晶,故有水晶肴蹄之称。肴肉具有香、酥、鲜、嫩4大特点,吃起来不塞牙,味道醇厚,肥肉去脂,食而不腻,吃时佐以姜醋,更是别有风味,有诗赞曰:“风光无限数金焦,更爱金口肉食饶,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  相似文献   

19.
苦瓜,因其瓜瓤、肉有苦味而得名,又因它“实如鸡子,有皱纹,似荔枝”故有“锦荔枝”、“锦荔子”之称;又因它成熟时露出金红异彩,故又有“红绫鞋”或“红姑娘”之妙称;还因它的果面瘤状突起,且叶似葡萄,故又称为“癞葡萄”或“辣瓜”,《救荒本草》中见它食后有清热消暑解毒之感觉而又称它为“凉瓜”,属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苦瓜的果实,其貌奇特,瓜呈纺锤形、圆锤形或圆筒形,表面有纵向的大小不一的棱状或瘤状突起,未成熟时呈青色、青白色或白色,成熟后变为橘黄色。苦瓜在整个生长期不用农药,属无公害蔬菜,是夏秋季节倍受人们青睐的佳蔬…  相似文献   

20.
百合自古供食用,名医陶弘景曾说:“(百合)人亦蒸食之。”宋王安石《百合诗》:“冥搜到百合,真使重当肉。”明汪颖《食物本草》:“百合新者可蒸可煮,和肉更佳,干者作粉食,最益人。”汪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百合)或蒸或煮而淡食之。专治虚火劳嗽;亦可煮粥、煨肉、澄粉食,并补虚赢,不止充饥也。”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寒,具有润肺清火调中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