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实友  周培 《江苏冶金》2000,28(3):42-43
马钢二铁厂现有四座300m~3级高炉,冶炼含V炼钢生铁,近年来通过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强化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全厂高  相似文献   

2.
马钢4号3 200 m3高炉开炉以后为了快速降低生铁成本,提高大型高炉的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加强入炉料管理,保持适宜的炉腹煤气量指数,采取综合鼓风技术,采用中心加焦结合大矿批大角差技术、高顶压操作,控制适宜的热制度及造渣制度,加强炉型管理以及出渣铁管理等措施,使开炉后的高炉冶炼水平不断提高,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技术经济指标,高炉燃料比降至495 kg/t以下,利用系数保持在2.4 t/(m3·d)左右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湘钢2号高炉强化冶炼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提高富氧率、提高顶压、稳定好风温、确定合理高炉操作制度等一系列强化冶炼措施,使得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对柳钢新1号高炉强化冶炼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针对原燃料条件较差的情况,通过采用合理装料制度、高顶压、富氧喷煤等强化措施,在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基础上,使高炉的各项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水钢1^#高炉大修扩容后,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合理调整上、下部制度,低硅冶炼,精细化操作等措施.高炉冶炼不断强化。2002年10月利用系数达到2.536t/m^3.d。  相似文献   

6.
对长钢9号高炉强化冶炼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管理、优化高炉基本操作制度、高风温富氧大喷煤、高顶压、加强炉前及设备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炉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并取得月利用系数3.5、燃料比525kg/t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8.
对达钢3号高炉强化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针对原燃料条件较差的情况,通过采用合理的上下部调剂、高顶压、富氧喷煤等一系列强化冶炼措施,各项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10.
武钢1号高炉强化冶炼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钢1号高炉大修开炉以来的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精料、优化装料制度、调整风口布局、完善高炉操作及加强管理等措施,高炉实现了强化冶炼,同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1.
对梅钢4号高炉强化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抓原燃料质量、优化上下部制度、控制合适热负荷、抓好渣铁处理等方法,利用系数最高达到2.46,最低燃料比为485 kg/t,最低工序能耗为391.2kg标准煤/t.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2010年涟钢7^#高炉强化冶炼实践。通过加强对入炉燃料、含铁原料精细管理,实施大风量、高风温、高富氧和大喷吹等手段进行强化冶炼,优化基本操作制度,7^#高炉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3.
对武钢8号高炉长期稳定高产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管理、保持合理的操作炉型以及日常操作的优化等措施,8号高炉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安钢9号高炉(2800m~3)采用了当今世界一系列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经过开炉前的精心准备,科学实施开炉方案,高炉快速达产,随后,很怏进入强化冶炼阶段。通过高炉的上、下部操作制度,高炉生产水平迅速上升,实现了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对本钢6号高炉(2850m3)强化冶炼的实践过程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精料、提高和稳定炉温、加大矿批重、降低燃料比、优化布料矩阵使煤气流合理分布、提高风温、出净渣铁、降低慢风率和休风率等措施,使炉况长期保持稳定顺行,实现了高产、低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市场形势,结合公司生产经营路线,依据炼铁厂下达的生产任务,作业区在外部最大限度的挖掘原燃料能力,考虑酒钢原燃料碱负荷较高的特点(国家标准为3 kg/t以下,酒钢目前一直在7~9 kg/t),内部逐步优化高炉操作制度,通过强化各项基础管理等一系列高炉强化冶炼措施,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取得进步,为今后高炉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取加强精料工作、提高风温、增加富氧、实施烟煤与无烟煤混合喷吹、提高顶压、加强炉前管理、降低休风率、优化上料程序等一系列措施。2008年新1^#号高炉炉况保持长周期稳定顺行,实现了强化冶炼。  相似文献   

18.
秦兴国 《山西冶金》2014,(1):66-68,86
通过采取精料方针、优化炉料结构、优化操作制度、强化生产管控等措施,对西昌钢钒2号高炉进行强化冶炼实践。生产实践表明,西昌钢钒2号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技术取得了进步,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王波  陈永明  宋文刚 《炼铁》2020,39(2):6-10
简要阐述了宝钢1号高炉在"2台烧结机对4座高炉"等不利条件下,炉况稳定性不强的表现及原因,重点从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热制度、造渣制度、炉前作业等的调整方面,阐明了稳定炉况的具体措施。通过稳定炉况一系列措施的实施,1号高炉炉况顺行良好,崩滑料明显减少,热负荷波动显著减小且较稳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改善,铁水质量改善,一级品率稳定向好;同时,炉缸温度稳定受控。  相似文献   

20.
王云 《山西冶金》2013,36(3):32-34
对邯宝1号高炉43 d的小风量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调整高炉基本操作制度、提高富氧率、加强日常标准化操作管理、强化生产组织和加强设备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炉的稳定顺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