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首次将虚通道概念引入到 ATM交换技术中,提出一种基于通道交换的 ATM交换,其交换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和分布式控制原理。准静态(周期的或固定的)路由策略,可确保所建立的每条虚通道的有效带宽。与信元交换和电路交换比较表明:通道交换有更优越的性能,更适于组建大规模ATM交换结构。同时,在交换技术中引入虚通道概念,为开发ATM交换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ATM交换技术     
本文论述了ATM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重点分析了ATM的交换结构以及采用内置缓存的方法来解决信元冲突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ATM交换技术     
本文论述了ATM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重点分析了ATM的交换结构以及采用内置缓存的方法来解决信元冲突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例和相关的数据逻辑结构分析,给出了作为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节点机路由和交换的机理。实现信息的转移,即传输与交换的ATM技术,本质上是将输入端口中的信元,按照其路由标记送到它所要求的输出端口。详述了路由、交换及有干扰时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着重论述了异步转换模式ATM的交换结构,并就Nlog2N型交换网、Knockout型交换结构、矩阵型交换网 时分交换结构等几种类型的网络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着重论述了异步转移模式ATM的交换结构,并就Nlog_2N型交换网、Knockout型交换结构、矩阵型交换网、时分交换结构等几种类型的网络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基于ATM的IP交换与QoS保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Classical IP Over ATM、LANE、MPOA、IP Switch等方面,详细论述和分析了基于ATM的各种不同的IP交换技术及原理,指出了基于不同IP交换机制下ATM所存在的服务质量(QoS)差异,这对于采用ATM技术来构建不同需求的网络以及对网络性能的评测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汪新无阻塞光交换网络,论述了它的正确性,设计了其中的主要部件。该设计将先进的光交换与现有技术的相结合,有可能为大容量光交换机的实现提供一条快捷的路径。当光束偏转速度达到纳秒级时,该网络又可将光交换与ATM(异步转移模式)交换相结合,从而满足高速网络对交换的要求,模拟实验表明,本网络是容易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新型ATM交换结构——偏转环(DeflectionRing,DR);DR是一种没有输入缓存、无须内部加速的串行多环ATM交换结构.它克服了传统环形交换的两个缺点:“饿死”问题和内部加速.“饿死”会导致网络吞吐率的降低,而内部加速限制了网络容量的增长.但在DR中,一个信元可能会经过多次循环才能到达正确的输出端口,会导致信元到达序列与输出序列不一致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窗口序列重整算法以保证信元序列的一致.最后,用计算机仿真对DR进行了性能分析,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片上网络(NoC)连接多个处理器核是一种新的片上系统结构,其核间的数据交换机制是影响数据传输服务质量(QoS)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虚通道数目受限的情况下,提出了动态虚通道分配和双层子网相结合的交换单元结构。动态分配虚通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链成功率;双层子网结构分散了业务数据流,避免数据传输拥塞,减小了数据包传输延时。仿真显示两种技术的结合,在不增加硬件资源开销的情况下,可以为各种业务等级的数据包传输提供良好的QoS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用纵横交换开关进行节点间互连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中,引入可程控的节点间直通通信概念,相对于存储转发、虚拟直通、蛀孔寻径和电路交换,系统性能均有进一步提高。文中对基于程控纵横交换开关直通信息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系统之加速比、效率、延迟时间和使用频带等系统性能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中,程控纵横交换开关直通是更具吸引力的节点间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2.
虚拟交换系统是一种虚拟化技术,它通过减少网络元素,以及隐藏管理冗余交换机和交换链路的复杂环节,从逻辑上简化了网络架构.介绍了虚拟交换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安庆供电公司现有的网络架构,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部署虚拟交换系统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首先提出了中大规模ATM交换网络应满足的基本特性,然后对其常见的几种结构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这些结构的工作原理以及作为中大规模ATM交换网络所特有的模块化扩展、路由选择和与规模、性能、实现复杂度等有关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14.
宽带交换与ATM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ATM技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核心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ATM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实现交换式虚拟网时的四种主要方式,希望能推动ATM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直连网络是太比特路由器交换网络中一种很好的实现方案,然而直连网络中传统的交换机制(如分组交换、虫孔交换、虚切通交换等)已无法满足太比特路由器中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换机制--区分切通交换.该交换机制通过引入虚信道概念,将区分服务和虚切通交换有效地结合,从而保证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给出了该交换机制的设计思想以及节点模型的实现方案,采用OPNET软件对该交换机制在不同的业务环境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交换机制相比,区分切通交换都可以很好地保证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ATM交换单元基本排队策略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ATM交换单元3种基本排队策略(输入排队、输出排队和共享存贮排队)的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一种简便的输入排队饱和吞吐量的稳态分析方法和共享存贮排队中虚队列容量卷积算法.分析过程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与传统的状态方程求解法相比具有概念清晰和运算量小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动态数据交换技术在 Delphi5中的实现机制 ,从而为 C/ S结构软件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从分析基本概念入手 ,找到基本概念在 Delphi 5中的映射概念 ,利用映射概念来实现一个动态数据交换的对话 .结果与结论 发现了动态数据交换技术在 Delphi5中的实现机制 ,并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交换技术的概念,重点分析了数据通信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虫洞切换技术已经被愈来愈多的多处理机系统所使用。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被认为是最有前任的MPP交换技术之一。然而由于在虫洞技术中存在信道使用的竞争,在高通信负载情况下。将严重地影响系统的通信性能。基于一种无死锁虚拟通道的虫洞技术。本文对超立方体多处理机系统的通信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卫星交换-码分多址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上交换是我国下一代卫星通信发展的重要方向。文中研究了卫星交换/码分多址(SS/CDMA)技术,重点放在码分交换(CDS)技术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和技术关键。SS/CDMA系统能为多波束对地静止卫星的固定业务提供多址和交换功能,该系统上行接入采用CDMA,下行采用码分复用,星上交换采用码分交换,整个系统采取按需分配控制。在码分交换中,需对解扩后的业务信号进行再扩频(respread)、过扩频(overspread)处理。CDS模块是一种无阻塞结构,在交换结点处不需要解调、信道解码/再编码、信源解码/再编码和数据缓存。文中提出了如何推进这一技术广泛应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