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炭黑工业》2005,(1):35-38
2005001—橡胶纳米填料应用研究进展 橡胶纳米填料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已研究用于橡胶的纳米填料主要有纳米粘土、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炭黑—白炭黑双相纳米填料、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铝、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丙烯酸金属盐、碳纳米管和纳米级纤维。橡胶纳米填料目前主要用于补强和改善橡胶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用于吸附水体重金属的几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包括:纳米铁氧化物、纳米锰氧化物、纳米铝氧化物、纳米钛氧化物、纳米锌氧化物、纳米镁氧化物、纳米铈氧化物以及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讨论了各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处理水体重金属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天然橡胶纳米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飞鹏  刘燕  麻远平 《广东化工》2010,37(5):43-44,72
纳米粒子和纳米复合技术在天然橡胶改性中的应用,赋予了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综合性能,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几种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粘土、纳米炭黑、纳米白炭黑、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纳米晶纤维素、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天然橡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化工学报》2012,(5):1660
《纳米药物评价技术与方法》陈玉祥编著79.0元2012年4月出版★本书针对近年来药物研究开发的前沿——纳米药物,系统探讨了纳米药物评价方面的有关前沿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纳米药物一般概念、纳米药物概述、纳米药物药学评价、纳米药物临床前药理学评价、纳米药物临床前毒理学评价、纳米药物临床药理研究、纳米药物评价的统计学处理、纳米药物评价管理等。特别是结合国际纳米新药评价的  相似文献   

5.
全球石化领域中纳米科技产业化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伯章 《现代化工》2003,23(8):57-61
针对国内外纳米科技发展现状 ,阐述了纳米技术市场、各国研发投资以及在石油化工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成果 ,包括碳纳米管、纳米催化剂、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轮胎、纳米塑料、纳米纤维 )、纳米 /聚合物膜、纳米润滑油和燃油添加剂 ,并对我国纳米科技产业化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纳米Al_2O_3、纳米SiO_2、纳米TiO_2、纳米MgO、纳米ZnO、纳米BaTiOO_3、倍半硅氧烷(POSS)、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改性聚酰亚胺(PI)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各种纳米粒子的改性效果,其中纳米Al_2O_3、纳米SiO_2、纳米TiO_2、纳米MgO、纳米ZnO、纳米BaTiO_3对PI的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热性能、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改性PI具有优良的导电性;POSS使PI的抗氧化等性能有显著的改善。分析了偶联剂对改性薄膜性能的影响,并对今后纳米改性PI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橡胶纳米填料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明  刘振东  李立平 《橡胶工业》2004,51(4):249-252
橡胶纳米填料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已研究用于橡胶的纳米填料主要有纳米粘土、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炭黑一白炭黑双相纳米填料,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铝、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丙烯酸金属盐、碳纳米管和纳米级纤维。橡胶纳米填料目前主要用于补强和改善橡胶的力学性能.但它也能给复合材料带来一些新功能,如加速聚合物生物降解,提高热可逆材料的机械稳定性,阻燃,增进聚合物间相容性和导电、抗菌、防辐射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单掺纳米SiO2、纳米粘土、纳米Al2O3、纳米CaCO3颗粒对新拌水泥浆体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t纳米SiO2、纳米粘土、纳米Al2O3导致水泥浆体标准稠度用水量不同程度的增加,且纳米颗粒掺量越大标准稠度用水量越大;纳米颗粒使水泥浆体粘聚性增大,相同水胶比时掺入纳米颗粒使浆体流动性降低;纳米SiO2、纳米CaCO3、纳米Al2O3促进了水泥水化,使初凝和终凝时间提前,但纳米粘土表现出一定的缓凝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综述了纳米Si O2、纳米Zn O、纳米蒙脱土、纳米Ca CO3、纳米Ti O2、碳纳米管以及其他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比较了纳米TiO2、纳米ZnO、纳米SiO2对自制的石油沥青双组分聚氨酯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粒子的添加可显著地改善涂膜的耐候性能、耐酸性能,提高涂膜的硬度、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对涂膜耐候性改善程度依次为纳米TiO2纳米ZnO纳米SiO2,而对涂膜硬度、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提高程度依次为纳米SiO2纳米ZnO纳米TiO2;纳米粒子较佳的添加量为物料总质量的3%~5%。  相似文献   

11.
纳米SiO2改进PMMA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纳米SiO2对PMMA的改性,对PMMA/SiO2纳米复合材料体系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都发生了变化。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随无机成分(SiO2)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软化点温度则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辐照下制备均分散Cu_2O纳米粒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翟慕衡  张文敏  郑伟威  刘懿梅 《化学世界》2000,41(12):632-634,637,644
研究了微波辐照下湿法制 Cu2 O粒子 ,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辐照时间等条件制得不同粒径的 Cu2 O粒子 ,并成功地制得了纳米级 Cu2 O粒子。  相似文献   

13.
《云南化工》2019,(9):46-49
随着化学工艺的发展和成熟,磷石膏制取氧化钙逐渐成为常见的制备方法。对此技术工艺优化,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二氧化碳通量、搅拌速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不同因素对纳米氧化钙二氧化碳吸附颗粒的影响。得出结论:搅拌速率越慢越好,杂质含量越少越好;纳米氧化钙基二氧化碳吸附剂的粒径越小,其吸附量就越大,吸附速率也越快,其稳定性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14.
纳米远红外陶瓷粉体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维良  陈云霞 《中国陶瓷》2002,38(1):10-14,45
本研究分别采用固相合成法和液相共沉淀法制备远红外陶瓷粉体,采用X光小角散射法测试其颗粒分布和平均粒度,采用XRD分析其物相和SEM观察其显微结构形貌,结果表明,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的远红外陶瓷粉体的平均粒度达到95纳米,且颗粒大小分布窄,而固相合成法制备的远红外陶瓷粉体颗粒粗大且不均匀,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试,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的远红外陶瓷粉体的法向全辐射发射率为93%,固相合成法制备的远红外陶瓷粉体的法向全辐射发射率仅为82%。  相似文献   

15.
纳米载银抗菌粉体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性能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刘维良 《中国陶瓷》2001,37(1):1-3,6
本研究采用纳米粒子制备技术,制成的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粉体材料,具有颗粒尺寸小、抗菌谱广、高效、无毒、持久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16.
纳米吸波材料在人体防护中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敏  陈震兵等 《化学世界》2001,42(6):324-326,310
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及其生活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回顾了人体防护服的发展 ,就纳米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与纤维或织物的结合等进行探讨 ,并对其发展前景给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发现电沉积纳米晶Co-B合金的镀速随镀液温度的升高、电流密度的增大、pH的增加而增大。在镀液稳定范围内,随硫酸钴、硼氢化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酒石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四硼酸钠达到一定质量浓度时,对镀速影响较小。在研究范围内所得合金膜全部为非晶态,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非晶镀层是由纳米相微粒构成微米级的二次颗粒,二次颗粒堆砌形成薄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之一的纳米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新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纳米碳酸钙的湿法表面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向纳米碳酸钙悬浮液中直接加入硬脂酸钠,制得改性纳米碳酸钙粉体,确定了改性剂硬脂酸钠的最佳用量为3 g/100 g CaCO3、最佳改性时间(20-30 min)、最佳改性温度(70-80℃)。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每100 g改性纳米碳酸钙的吸油值降至35.2 g,而活化度增至90.2%,大大提高了碳酸钙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水合Al2O3为改性剂对TiO2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并以六偏磷酸钠、硅酸钠为分散剂对纳米二氧化钛分散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摸索。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乙二醇、聚丙烯酸钠在不同条件下对表面改性后的TiO2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效果。并对其分散的稳定性及抗菌性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经氧化铝改性的二氧化钛在乙二醇、聚丙烯酸钠的水溶液中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