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沫若在抗战期间一连写出了6部历史剧.这6部历史剧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政治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实现.文章从作家一作品一读者所构成的互动互涉关系中探寻郭沫若的6部历史剧是如何顺应了社会的“精神气候“和读者的价值取向,作品文本本身又提供了怎样的客观条件和可能.使这六部历史剧在当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政治效果,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诗歌的爆发期,适逢中西文化交汇的大好时机,他既受到中国传统诗论的熏染,也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论的影响.这使他同时汲取到了旧学与西学的养分,在思想结构和知识结构上造成一种崭新的类型.郭沫若对中西诗论的“误读”,是郭沫若诗论的一大特色,而这也机缘巧合的丰富了郭沫若的诗歌理论.无论是中国传统诗论,还是西方浪漫主义诗论,郭沫若都不是被动地接受其影响,而是正是基于时代和现实的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从诗学发展的实践出发,主动地接受其影响、选择性地吸收、利用其因子并将其有机地融入自己的诗论中,最终成就了具有特色的“郭氏”诗论.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五四诗坛巨星郭沫若先生的女权主义思想问题。学者大多认同郭沫若先生是女性的崇拜与赞美者,褒扬他的女权主义思想。但从郭沫若先生的几重婚姻情感纠葛来看,他的女权主义思想在现实中是矛盾的:他对于女性虽有崇拜与赞美,但实则仍不免是旧封建礼教与男性“菲勒斯主义”下的女性贬抑与蔑视者。  相似文献   

4.
侯方域是个大名人.人们脑子里的侯万域、往往就是《桃花扇》里风流倜傥的男主角候公子.正如历史上的曹操不是《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一样,历史上的侯方域也不是《桃花扇》里的侯方域.侯方域的朋友、同乡、著名文人宋荦在《观桃花扇传奇漫题六绝句》中说:“凭空撰出《桃花扇》,一段风流也自佳.”“今日梨园谱遗事,何妨儿女有深情!”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历史剧,有它的事实根据,在大的背景上,大的事件上,它是符合历史的真实的,但它毕竟是戏,而不是历史书,以宋荦与侯方域的密切关系,他的说法应是符合事实的.至于说到徐作肃,人们就陌生得多了.文学史上提不到他,清代的诗文选本,很少有人选他的作品,他的诗文集《偶更堂集》流传也不广.不过,他和侯方域过从甚密,要深入研究侯方域,必须研究徐作肃,研究他与侯方域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煜前后期词作贯穿着同一种底色--悲剧意识.亡国前他因为天赋的敏感和深思已形成了悲剧意识,亡国后的遭遇则是悲剧意识在他自己生活中的证照.他这种悲剧意识与他的天赋、早期遭遇和特殊的历史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6.
从美学悲剧性的角度解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理查三世>中的主人公理查三世的美学价值,其结论是:理查三世虽然是一个邪恶的人,但由于他具有强烈的悲剧抗争精神和超越自我的欲望,因此该形象显示出他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恐怖统治并不是罗伯斯庇尔的发明和异想天开,也不是罗伯斯庇尔的初衷和本意,它是法国革命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且与吉伦特派的统治在本质上也没有不同;断定恐怖统治没有法律依据也是值得商榷的,恐怖是更强有力的专政;罗伯斯庇尔的悲剧是法国大革命的悲剧,他是革命阵营内部斗争的牺牲品,是前恐怖主义者们公推出来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8.
<正> 郭沫若在1942年创作的五幕历史剧《屈原》,在中国处在光明与黑暗激烈交战的历史关头,无疑是戏剧舞台史上的精彩之笔。产生屈原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屈原》一剧的思想、艺术生命,对于今天的广大读者仍具有认识意义和思想教育意义。尤其诗人屈原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火热情怀、嫉恶如仇直言不讳的斗争精神、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将长期散发光彩,鼓舞人心。 屈原一剧的成功,不仅是历史的真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成功,也是戏剧舞台上屈原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而这典型化的艺术形象又与作品精炼形象的诗歌语言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电影《孔子》基本符合历史剧创作的原则,孔子一生的重大事件及整个人物的悲剧命运符合文献记载,杀少正卯事件的缺位体现了《孔子》没有选择富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但《孔子》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并非一味追求历史的真实性,而是加入了创作元素,这些艺术化的处理方式诠释出了较为全面的孔子。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文学样式的悲剧、喜剧不同于生活中的悲喜剧.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理论,通过对历史上不同的悲剧与喜剧观点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悲剧与喜剧均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社会实践;都是人类创造的活动的展现,在创作上悲喜剧可熔于一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影视艺术的普及和繁荣中,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方面,历史剧的真实与虚构问题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在焦点所体现的问题被逐渐放大时,新的问题也在慢慢浮现。历史剧的人物美化,革命历史剧的发展前景等,这些问题也呈现上升趋势。国内历史题材影视剧要加快其发展进度,必须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国内革命题材历史剧正在做出变革,下一步国内历史题材影视剧必将会有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一代圣贤吕不韦对百家思想进行了优化整合,在《吕氏春秋》里对社会个体和共体建设提出了高屋建瓴的建议,编织出宏伟的“万民为主”、公平合理的帝国之梦。然功败垂成,中国历史上对诸子思想全面总结的唯一比较成功的尝试戛然而止,这不仅是吕氏个人之悲剧,更是民族之悲剧。其根源于政权的私有性质,彰显着中国文化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3.
悲剧诗人总是强烈地渴望和寻找着灵魂的归宿和精神家园,当他在西方遇到了宗教的欢迎时,到中国一定会受到伦理观念的热情款待。当他在这种欢迎和款待的温馨气氛中陶醉时,他就变换了自己的角色而不再是悲剧诗人了。自儒家的伦理观念在中国美学史和思想史上开始显现威严时,中国艺术也就开始书写自己“温柔敦厚”的历史了。从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美学史的主导思想这一事实出发,分别以诗、戏剧、小说以及其它表现型艺术(音乐、舞蹈、绘画)为例论证中国传统思想(儒主道辅)导致中国艺术的悲剧精神的缺位。  相似文献   

14.
长篇小说《泥日》借三个家庭几代人复杂的历史演变来审视一个部落民族的起源、发展和变迁,作家在对性格各异的人物的塑造中,融入了关于“人”的深层意义上的认识和思考,对造成人类命运悲剧的集体无意识、人类自身的局限、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等问题进行了哲理的探讨,同时作品又对人类的历史进行整体的把握,让人感悟到历史惊人相似的一个侧面,历史悲剧的重复。  相似文献   

15.
前人往往将于谦之死归咎于“南宫复辟”。笔者以为,于谦的悲剧结局固然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有直接的关系,根源却是于谦独特的人格特征和性情气质。于谦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他将国家和百姓利益放在首位,纠错惩恶,兴利除弊,刚正严明。他从来不计个人私利,为官争理不争利,更不会阿谀奉承权贵或搞阴谋诡计;不拉帮结派,没有自己的小团体;他痰恶如仇,处世方式直来直去,不加任何掩饰。他的这种品性和处世方式使他四方树敌,陷于孤立无援之境地,也终于酿成了人生悲剧。本文从于谦的人际关系着手,论述于谦的人格特征和性情气质及其和悲剧结局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篇长恨有风情——兼论白居易的爱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长恨歌》的真正主题,认为《长恨歌》并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记录和评价,而是借前人的悲剧,抒发诗人自己的痛苦与深情。由于诗人在作品中注入了自己的爱情遭遇,“长恨”,其实是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和歌颂。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日本现代知名作家,谷崎润一郎曾在上海结识了一批包括郭沫若在内的中国现代文人.此后,他与郭沫若之间的交往陆续持续了近三十年.两人的交往对郭沫若早期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交往呈现出由亲密转为疏远的转变,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两人思想上的距离与情感上的错位.对于向来疏离政治的谷崎润一郎来说,他不愿意将自己带入政治的漩涡中而影响其艺术至上的文学主张.因此,谷崎润一郎与郭沫若交往关系的变迁不仅印证了谷崎润一郎捍卫艺术至上的坚定信念,也充分说明中日现代作家之间往往因其立场与主张不同,而选择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8.
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最后一部小说《幕间》中通过对现实生活与历史剧的交替描写,展现了战争阴影笼罩下英国乡村的生活图景。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依据,分析《幕间》中的“狂欢化”因素,包括历史剧与观众的互动、历史剧中的戏仿以及小说中的文字游戏,从中暗示伍尔夫在环境的影响下小说创作形式的改革及其对完善英国文学、唤起人们社会责任感所做的最后努力。  相似文献   

19.
历史审美就是把史学范畴的“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进行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历史审美理应成为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审美过程中,历史遗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为历史审美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调和着历史悲剧意识。历史遗迹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发生,更连接了历史、当下与未来。要使历史遗迹在历史审美中发挥良好的媒介作用,需要进一步丰富个人的历史知识和端正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蒋蔚祖是《财主的女儿们》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在他的生存中,独立意志与担负精神的缺乏是其悲剧命运的内在渊薮。正因负载着此种“精神奴役的创伤”其“原始强力的反抗”也归为无效,内在焦虑最终导致了他对生命的拒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