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巷道大型贯通测量中,确定合理的测量方案,保证贯通测量精度,是大型贯通测量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鹤煤六矿-600m运输大巷贯通距离长,贯通测量工作中采用在导线中加测高精度的陀螺定向边的方法来建立井下平面控制,加强贯通导线的方向控制。贯通误差预计陀螺定向测量、井下导线测量和高程误差小于允许偏差,满足工程需要,保证了巷道的正确贯通。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赵家寨煤矿两立井间贯通工程面临的复杂测量作业环境和许多高难度问题,通过误差预计来优化贯通方案,用钢丝及全站仪测距在主、风井进行联系测量传递高程和坐标,而在井下采用"三架法"、陀螺定向等多种技术手段提高测量精度。实测结果表明:坐标闭合差小于30mm,高程闭合差为85mm,方位角闭合差为35″,实测结果均小于《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该成果对国内高难度、深立井间不沿导向层相向贯通测量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王家塔矿井3107主运巷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实现顺利贯通,结合3107主运巷相关的测量资料,编制了3107主运巷的贯通测量方案,并分别对加测陀螺定向边、不加测陀螺定向边以及提高测角精度这三种测量方案进行误差预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加测陀螺边时K点在X'轴的预计误差为0.496m,加测陀螺边时K点在X'轴的预计误差为0.170m,提高测角精度时K点在X'轴的预计误差为0.178m,加测陀螺边和增加测角精度均能满足工程要求。最后,结合经济因素,确定以提高测角精度作为贯通测量施测方案并实现巷道顺利贯通,最终贯通点在X'轴上的贯通误差仅0.118m。  相似文献   

4.
井下长距离工程测量精度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先敬 《采矿技术》2011,11(2):87-88,96
分析凡口矿井下-500 m中段东矿带的平面控制测量精度,对可能施工的贯通工程进行了误差预计,并提出必须加测陀螺定向边以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制定合理测量方案,利用GPS联测加测陀螺定向等方法,提高测角精度,保证工程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两井间巷道贯通的精度,在巷道贯通测量中运用GPS技术,对巷道的贯通方案进行分析,并对井筒施工、井下导线、地面动态控制的测量分析,且计算其贯通误差,结果表明:贯通点K在x向的预计总误差是±0.460 m,低于±0.500 m,满足巷道贯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中以三交河矿下组煤回风巷长距离贯通工程为例,介绍了贯通测量设计方案和贯通误差预计方法。本次贯通采用了全站仪三架法测量和陀螺经纬仪定向等技术手段,并采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贯通误差预计,提高了贯通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达到了精确贯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陈四楼煤矿副井与南风井特大型贯通测量工程的测量方案优化设计,并对贯通误差进行了预计.采用GPS、陀螺定向、光电测距法导入立井高程等先进测量技术、方法,保证了安全准确贯通.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分析及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型矿山巷道贯通工程,测量精度要求高,测量误差积累大等特点,为减小测量误差提高贯通精度,以大同煤矿集团晋华宫矿+870 m水平大巷贯通测量为例,讨论了建立地面专用控制网和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精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贯通后的测量数据,得出了影响巷道贯通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削弱误差的方法,并就井下导线边2项投影改正误差对贯通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地面、立井定向、井下导线测量3项误差对贯通总误差的影响比例为1:3:4.提出了加测陀螺定向边和采用三角架法观测是提高导线精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当2项投影改正误差大于贯通误差允许值的1/5时,必须进行2项改正,在+870 m水平巷道贯通中,这2项改正值总数达750 mm,因此必须加以改正.  相似文献   

10.
贺西煤矿中嵋芝风井与副斜井贯通测量工程为两井间大型贯通测量工程。文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中嵋芝风井的贯通测量方案进行了阐述;对贯通测量过程中地面控制网、地面及井下导线测量、风井定向以及井下导线加测陀螺定向边对贯通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贯通精度进行了预计,以检验所选测量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矿岩巷快速掘进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我国煤矿岩巷的掘进速度和机械化水平,扭转采掘失调局面,介绍了目前我国煤矿3种机械化作业线的技术现状及特点,借鉴国外经验分析了岩巷快速掘进的技术趋势,研究提出了2种岩巷快速掘进机械化作业线,即液压钻车配侧卸装岩机和掘进机配梭式矿车、带式输送机,并对2种作业线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岩巷快速掘进应优先发展第1种钻爆法岩巷机械化快速作业线,研究其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问题,解决国内岩巷掘进施工中的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伯方煤矿羊圈港进风斜井与二水平西翼轨道大巷顺利贯通,对地面近井点联测、井下控制网联测、巷道导线联测方案进行阐述。分析计算伯方煤矿进风斜井贯通测量误差,经计算贯通测量高程误差闭合差fH为±139 mm,fh容为±0.248 m,fHh容,满足高程精度限差要求。经后期对贯通误差进行实测,贯通平面纵向误差为+0.063 m,横向误差为-0.14 m,贯通高程误差为+0.11 m,满足巷道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冯大福 《煤炭技术》2012,31(9):127-129
利用南方CASS地形地籍数字测绘软件和AutoCAD软件的一些命令来完成矿图绘制、贯通几何要素计算、贯通预计误差计算以及井巷施工放样要素等计算和绘图任务,为矿山测量人员拓展了业内成图和测量计算的模式。同时还介绍了在AutoCAD中建立测量坐标系、矿图绘制和打印输出等方面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煤矿中不同类型软岩的力学特性及其支护对策,阐述了与软岩类型相匹配的支护形式,即:高应力软岩宜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组合支护系统;极破碎软岩宜采用锚注一体化支护系统;低强度高膨胀性软岩宜采用锚喷支护与混凝土整体碹复合支护系统。  相似文献   

15.
较详细地介绍以AutoCAD2000为图形平台,以VisualLIPS为编程工具开发的“采区及工作面设计图的自动绘制系统”,即由数字化的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采区或工作面巷道布置图设计绘制的系统。该系统将地质测量图件与采矿设计图件有机结合起来,使矿图数字化,根据数字化地测图制作采矿设计图,提高了设计效率及绘图精度,满足了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6.
杨洪涛  刘润泽 《煤矿机械》2020,41(4):128-130
矿井天轮绳槽要求切削精度在±0.5 mm,用于切削加工的在线测量设备为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由于其柔性产生的变形使测量机的测量精度无法保证,建立了测量机的理论模型与三维仿真分析模型,通过刚柔耦合仿真分析确定测量机的测量误差值。将仿真结果用RBF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确定测量机的模型参数与误差值的关系。通过对比,建立的RBF神经网络能够实现柔性动态变形误差最大值为5.16×10^-4 mm的高精度预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红柳林煤矿7米大采高工作面——25202特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的概况和设备配置,针对采面的设备配置,提出了相应的运输设备配套方案,分析了液压支架整体入井运输的巷道适应性,制定了主要设备快速入井运输的安全运行措施,保证了7米大采高工作面设备的快速高效入井运输。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矿井掘进开采中贯通测量工程的误差控制问题,探索了影响贯通测量技术实施的环境因素,结合实例工程,制定了贯通测试方案,在测量过程中分析了误差限值和对精度控制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设计了贯通测量误差控制策略,并在实际贯通工程中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该贯通测量方案可以提高测量精度,保证矿井开采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某矿副井马头门反复变形破坏的问题,结合马头门工程地质资料以及变形返修情况对马头门变形破坏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马头门变形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原有支护阻力低的结论。利用定向钻孔技术,将马头门与泵房和变电所打通,施工大直径预应力注浆锚索束186个,极大提高了马头门与泵房、变电所之间岩柱的围压。经过45 d的不间断观测,巷道变形趋于稳定,两帮移近量为30 mm,顶板下沉量8 mm,底鼓量12 mm,加固效果良好并最终解决了马头门的变形破坏问题。实践证明:大直径高预紧力强力锚索能提供强大的支护阻力,能较为有效地提高围岩围压,保持巷道稳定。  相似文献   

20.
基于煤矿井下特殊环境对无线通信的要求,进行了井下人员定位技术的需求分析,并以TD-SCDMA专网为支撑,提出了基于到达角AOA和时间提前量TA技术的新型人员定位方案。TD-SCDMA系统采用智能天线技术使基站Node B能够方便获得矿井人员携带终端UE的到达角,同时Node B可以根据UE提交的测量报告中的TA值计算出Node B到UE的距离,从而实现对井下人员的精确定位。通过分析比较模拟巷道中采集的测试数据,表明利用该方案可有效提高井下人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