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提高葡萄皮渣的综合利用率,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压力0.4、0.8、1.2 MPa,时间1、3 min)进行预处理,研究其对葡萄皮渣提取物中多酚、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提取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皮渣中结合态提取物的含量明显高于游离态的含量,总多酚的含量明显高于总黄酮的含量。蒸汽爆破增加了葡萄皮渣中游离酚与游离黄酮的提取率,分别在1.2 MPa-1 min和1.2 MPa-3 min条件下得到最大提取率,是未处理组的2.03、2.90倍。而随着蒸汽爆破强度的增加,结合酚、结合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提取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蒸汽爆破处理后葡萄皮渣游离态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上升,但结合态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下降,提取物中多酚和黄酮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适当的蒸汽爆破能提高葡萄皮渣中酚类物质释放并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沙棘籽粕利用率,研究蒸汽爆破(steam explosion,SE)压力和时间对多酚含量的影响,探究爆破前后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爆破前后沙棘籽粕游离酚和结合酚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当蒸汽爆破条件为2.0 MPa、90 s时,多酚和黄酮有最大提取率为7.62%和0.68%,较未爆破时分别提高了17.05%和25.93%;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分析表明,爆破后沙棘籽粕紧密结构被破坏,出现较多孔洞,比表面积增大;爆破后游离酚活性高于结合酚,其DPPH自由基和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0.66 mg/mL和0.84 mg/mL,并与浓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HPLC分析表明,爆破前后多酚组成较一致,但含量差异明显,爆破后游离酚提取物中芥子酸含量为未爆破组的1.3倍,结合酚提取物中儿茶素、7-羟基香豆素和阿福豆苷分别为未爆破组的1.7倍、8.5倍和3.2倍。综上,利用蒸汽...  相似文献   

3.
用蒸汽爆破技术处理沙棘果渣,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蒸汽爆破预处理沙棘果渣的条件,以提高沙棘果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并对蒸汽爆破前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物化性质对比。结果表明:在蒸汽压强为2.0 MPa,维压时间88 s,物料粒径60目时,沙棘果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达到了24.74%,比未经蒸汽爆破沙棘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7.14%)提高了246%,且蒸汽爆破后的沙棘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都明显提高。扫描电镜观察可知,蒸汽爆破后沙棘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表面皱缩,卷曲,有孔洞。试验表明,利用蒸汽爆破处理沙棘果渣,可提高其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使废弃的沙棘果渣资源得到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压力2.0、2.4 MPa,保压时间30 s,1、2、4 min,对山楂果渣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探究不同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对山楂果渣组分、酶解效果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使山楂果渣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纤维素含量减少;同时随着预处理条件强度的增加总黄酮提取量也呈增加趋势,在预处理条件为2.4 MPa、4 min时,总黄酮提取量达到最大为26.5 mg/g,是原物料的1.5倍;根据酶解糖化实验得出在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2.4 MPa、2 min,纤维素酶量为200 U/g时,山楂果渣酶解效果最好,酶解糖化率为42.0%,较原物料提高了0.392倍;通过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扫描,发现蒸汽爆破预处理使山楂果渣微观结构变得松散,比表面积增大,纤维素结晶度降低。因此,蒸汽爆破是一种很有效的山楂果渣预处理方法,这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造纸》2016,23(5):308-314
该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处理对小麦麸皮的酚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麦麸在不同处理压力(0.5,1.5,2.5 MPa)和不同处理时间(30,90 s)条件下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通过水解和碱提的方法,将得到的麦麸进行提取,得到游离酚酸和结合酚酸 2部分,对其中的几种主要酚酸,如香草酸、丁香酸, 4-香豆酸,阿魏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4种主要酚酸的含量在蒸汽爆破处理后均有所提高,其中阿魏酸的含量最高,结合酚酸中由未处理时的 57.232 μg/g提高到了 1454.092 μg/g。该试验还进行了总酚测定,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通过总酚的测定可以看出,蒸汽爆破处理后,总酚的含量高于未处理麦麸,且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总酚含量最高,约为未处理时的 9倍。抗氧化试验得到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呈现相似的规律,与未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的麦麸相比,处理后的麦麸表现出了更高的 1,1-二苯基 -2-三硝基苯肼(DPPH)和 2,2-联氮 -二(3-乙基 -苯并噻唑 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当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时,抗氧化活性表现最高。由此可得到, 2.5 MPa 30 s是蒸汽爆破处理麦麸的最佳条件,此时麦麸中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优,为以后麦麸中酚类物质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该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处理对小麦麸皮的酚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麦麸在不同处理压力(0.5,1.5,2.5 MPa)和不同处理时间(30,90 s)条件下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通过水解和碱提的方法,将得到的麦麸进行提取,得到游离酚酸和结合酚酸 2部分,对其中的几种主要酚酸,如香草酸、丁香酸, 4-香豆酸,阿魏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4种主要酚酸的含量在蒸汽爆破处理后均有所提高,其中阿魏酸的含量最高,结合酚酸中由未处理时的 57.232 μg/g提高到了 1454.092 μg/g。该试验还进行了总酚测定,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通过总酚的测定可以看出,蒸汽爆破处理后,总酚的含量高于未处理麦麸,且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总酚含量最高,约为未处理时的 9倍。抗氧化试验得到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呈现相似的规律,与未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的麦麸相比,处理后的麦麸表现出了更高的 1,1-二苯基 -2-三硝基苯肼(DPPH)和 2,2-联氮 -二(3-乙基 -苯并噻唑 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当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时,抗氧化活性表现最高。由此可得到, 2.5 MPa 30 s是蒸汽爆破处理麦麸的最佳条件,此时麦麸中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优,为以后麦麸中酚类物质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造纸》2016,23(4):308-314
该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处理对小麦麸皮的酚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麦麸在不同处理压力(0.5,1.5,2.5 MPa)和不同处理时间(30,90 s)条件下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通过水解和碱提的方法,将得到的麦麸进行提取,得到游离酚酸和结合酚酸 2部分,对其中的几种主要酚酸,如香草酸、丁香酸, 4-香豆酸,阿魏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4种主要酚酸的含量在蒸汽爆破处理后均有所提高,其中阿魏酸的含量最高,结合酚酸中由未处理时的 57.232 μg/g提高到了 1454.092 μg/g。该试验还进行了总酚测定,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通过总酚的测定可以看出,蒸汽爆破处理后,总酚的含量高于未处理麦麸,且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总酚含量最高,约为未处理时的 9倍。抗氧化试验得到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呈现相似的规律,与未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的麦麸相比,处理后的麦麸表现出了更高的 1,1-二苯基 -2-三硝基苯肼(DPPH)和 2,2-联氮 -二(3-乙基 -苯并噻唑 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当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时,抗氧化活性表现最高。由此可得到, 2.5 MPa 30 s是蒸汽爆破处理麦麸的最佳条件,此时麦麸中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优,为以后麦麸中酚类物质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造纸》2016,23(3):308-314
该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处理对小麦麸皮的酚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麦麸在不同处理压力(0.5,1.5,2.5 MPa)和不同处理时间(30,90 s)条件下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通过水解和碱提的方法,将得到的麦麸进行提取,得到游离酚酸和结合酚酸 2部分,对其中的几种主要酚酸,如香草酸、丁香酸, 4-香豆酸,阿魏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4种主要酚酸的含量在蒸汽爆破处理后均有所提高,其中阿魏酸的含量最高,结合酚酸中由未处理时的 57.232 μg/g提高到了 1454.092 μg/g。该试验还进行了总酚测定,抗氧化活性的测定。通过总酚的测定可以看出,蒸汽爆破处理后,总酚的含量高于未处理麦麸,且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总酚含量最高,约为未处理时的 9倍。抗氧化试验得到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呈现相似的规律,与未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的麦麸相比,处理后的麦麸表现出了更高的 1,1-二苯基 -2-三硝基苯肼(DPPH)和 2,2-联氮 -二(3-乙基 -苯并噻唑 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当处理条件为 2.5 MPa,30 s时,抗氧化活性表现最高。由此可得到, 2.5 MPa 30 s是蒸汽爆破处理麦麸的最佳条件,此时麦麸中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优,为以后麦麸中酚类物质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采用Na_2CO_3预浸-蒸汽爆破技术提高苹果渣中果胶提取得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确定Na_2CO_3预浸质量分数和蒸汽爆破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蒸汽爆破技术提高苹果渣中果胶得率的最佳工艺为Na_2CO_3质量分数6%、蒸汽爆破压力0.6 MPa、蒸汽爆破维压时间174 s,此时果胶得率达21.42%,与未蒸汽爆破相比果胶得率提高10.96%,酯化度提高12.25%,乳化活性提高20.47 m~2/g,乳化稳定性提高36.37 min,扫描电镜显示蒸汽爆破前的苹果渣和果胶表面光滑结构完整,经蒸汽爆破后均变为疏松。蒸汽爆破技术提高了果胶的得率、酯化度、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为果胶生产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万能粉碎、蒸汽爆破、超声波3种方式对苹果渣进行处理并从中提取果胶,对其提取率、物化特性及其功能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后苹果渣中的果胶提取率、酯化度、乳化稳定性、乳化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方法。与未经处理的苹果渣果胶相比,经蒸汽爆破法、万能粉碎法、超声波法预处理后提取的苹果渣果胶持水性、持油性、溶胀力、脂肪吸收能力、葡萄糖吸收能力均出现大幅度增加,电镜扫描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均能破坏果胶的结构。综合分析发现经蒸汽爆破处理的苹果渣品质特性有较大改善,在农副产品综合利用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冯悦  冯颖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183-188
为探明不同品种甘薯中游离酚与结合酚的含量差异,以"辽薯20"紫薯为原料,用酸水解法对提取完游离酚的紫薯渣中的结合酚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体积分数为10%的H2SO4进行水解,利用响应面优化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对12个甘薯品种的游离酚和结合酚进行了提取测定。结果表明,结合酚提取最优工艺参数为水解时间22 h,水解温度62 ℃,液料比35:1 mL/g,实际提取量为(0.212±0.004) g/100 g,达到预测值(0.220 g/100 g)的96.36%。不同甘薯品种间游离酚和结合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分布范围较宽,分别为(0.14~1.63) g/100 g和(0.05~0.28) g/100 g,且游离酚含量大于结合酚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61、0.15 g/100 g,其中,紫肉品种甘薯游离酚与结合酚含量均高于其它肉色品种。研究表明了结合酚提取工艺的切实可行,及紫肉品种甘薯作为游离酚和结合酚提取原料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为评价不同品种甘薯多酚的总量及选取适宜甘薯品种开展结合酚的生物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废弃的沙棘果渣(seabuckthorn pomace,SBP)为材料,探究蒸汽爆破对沙棘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物化和功能性质的影响。沙棘果渣经过蒸汽爆破处理后,探究处理前后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物化和功能性质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沙棘果渣经蒸汽爆破预处理后,其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由4.37%提高到24.71%,蒸汽爆破前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物化特性指标:持水力(3.44 g/g~8.36 g/g)、持油力(1.23 g/g~3.06 g/g)和吸水膨胀力(2.04 mL/g~4.17 mL/g),功能特性指标:葡萄糖的吸收能力(3.87 mmol/g~9.14 mmol/g)、阳离子交换能力(0.31 mmol/g~0.94 mmol/g)、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22.05%~40.13%)和胰脂肪酶的抑制能力(12.44%~24.64%)均得到显著提升(P0.05)。红外光谱照射表明蒸汽爆破后没有破坏沙棘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结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蒸汽爆破后的SDF表面变得褶皱,并出现许多孔洞。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的方法对鲜切苹果皮渣黄酮进行体外模拟试验,测定模拟消化过程中黄酮含量和其还原能力,分析其变化规律,以期为鲜切苹果皮渣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价值。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消化过程中,和未消化组相比,鲜切苹果皮渣黄酮含量和还原力在2 h内显著提高(P<0.05),胃蛋白酶和酸性环境对黄酮的释放和黄酮抗氧化能力均有促进作用;在肠消化模拟过程中,和未消化组相比,鲜切苹果皮渣黄酮含量在2~3 h内显著提高(P<0.05),还原力也随之明显增强。肠液消化组(有胰酶)的黄酮含量和还原能力均高于空白组(无胰酶),胰酶对黄酮的释放及其还原能力起到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蒸汽爆破甘薯渣粉对小麦粉粉质及饼干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蒸汽爆破甘薯渣粉对小麦粉粉质及混合粉制作饼干品质特性的影响。将蒸汽爆破甘薯渣粉添加到小麦粉中,测定不同比例蒸汽爆破甘薯渣粉与小麦粉混合后的沉淀指数、糊化特性、粉质特性以及混合粉饼干质构性质。结果表明:小麦粉中添加不同量的蒸汽爆破甘薯渣粉后,小麦混合粉的沉淀指数、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最终黏度和反弹值均降低;蒸汽爆破甘薯渣粉添加到小麦粉中,面筋蛋白被稀释,吸水能力随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而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缩短,弱化度升高,粉质质量指数降低;混合粉焙烤出的饼干质构特性发生变化。根据饼干的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定结果,在低筋面粉中添加质量分数6%的蒸汽爆破甘薯渣粉时,混合粉制作的饼干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湿法加工玉米淀粉产生的副产物玉米皮渣中还原糖的得率,以玉米皮渣为原料,研究蒸汽爆破处理原料、酸水解法制备还原糖的最优工艺条件,对硫酸体积分数、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料液比4 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Box-Behnken试验,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降解的最优工艺参数,通过离子色谱法分析水解产物的组分。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硫酸体积分数1.66%、水解时间1.5 h、水解温度120 ℃、料液比1∶10(g/mL),此条件下还原糖含量为54.61%,比未经蒸汽爆破处理的降解液中还原糖含量高出9.58%。降解液经离子色谱分析后发现主要含3 种还原糖,分别为D-葡萄糖19.34 mg/mL、D-木糖16.01 mg/mL、L-阿拉伯糖10.37 mg/mL。同时对降解剩余物进行分析后发现,与原料相比蒸汽爆破酸解剩余物的纤维结构较疏松,裂解程度大,表面有孔洞和裂痕,说明蒸汽爆破酸解处理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溶解力较强。这与两者降解液中还原糖含量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蒸汽爆破对烟梗化学成分含量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蒸汽爆破对烟梗理化指标的影响,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对烟梗进行处理,分析了在不同压力条件下,蒸汽爆破对烟梗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香味成分含量以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蒸汽爆破处理使烟梗中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21.63%和23.46%;②蒸汽爆破促使烟梗中苯乙醛、糠醇、5-甲基糠醛、2-乙酰基呋喃和糠醛等香味成分含量增加,增幅分别为34.25%,102.97%,380.49%,76.24%和139.39%;③蒸汽爆破使烟梗显微组织结构疏松至破损,细胞壁呈现不规则撕裂,部分出现明显断裂,同时细胞间隙和细胞器物质消失.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刺梨渣为原料,分别经酸水解、碱水解以及酶水解得到刺梨渣提取液,测定提取液中多酚含量组成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比较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刺梨渣提取液中游离多酚、游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84.44 mg RE/g和136.67 mg RE/g);碱水解得到的结合酚、结合黄酮含量最高(2.04 mg RE/g和5.89 mg RE/g)。抗氧化分析结果表明,游离酚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ABTS+·清除能力、还原铁离子和铜离子的能力分别达到854.87 μmol TE/g、995.35 μmol TE/g、336.24 μmol TE/g、1 212.08 μmol TE/g。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较强的正相关(P<0.05)。综上可知,刺梨渣富含酚类物质,且碱水解处理刺梨渣能释放更多的结合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刺梨渣为原料,分别经酸水解、碱水解以及酶水解得到刺梨渣提取液,测定提取液中多酚含量组成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比较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刺梨渣提取液中游离多酚、游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84.44 mg RE/g和136.67 mg RE/g);碱水解得到的结合酚、结合黄酮含量最高(2.04 mg RE/g和5.89 mg RE/g)。抗氧化分析结果表明,游离酚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ABTS+·清除能力、还原铁离子和铜离子的能力分别达到854.87μmol TE/g、995.35μmol TE/g、336.24μmol TE/g、1212.08μmol TE/g。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较强的正相关(P<0.05)。综上可知,刺梨渣富含酚类物质,且碱水解处理刺梨渣能释放更多的结合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苹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利华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11):1470-1473
研究苹果皮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依次用蒸馏水、60%乙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苹果皮中的活性物质,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并以Vc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亚硝酸盐(NO2-)的清除作用及总还原力,比较评价4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苹果皮60%乙醇提取物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提取物;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中,苹果皮的4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与质量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6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始终最强,其清除.OH和O2-.活性弱于Vc,而清除NO2-活性和还原能力较强且高于Vc。苹果皮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是60%乙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棉籽油在不同放置条件下,其所含游离棉酚含量变化趋势,以新疆棉籽为原料,正己烷和95%乙醇为溶剂,提取棉籽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不同放置条件下棉籽油中游离棉酚的含量进行测定,对比了用2种不同提取溶剂提取所得棉籽油中游离棉酚的含量高低及变化趋势,并考察了温度、光照及放置时间等条件对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提取溶剂提取所得的棉籽油中游离棉酚的降解趋势相似,放置时间、温度、光照均是影响游离棉酚稳定性的因素,其中温度的影响较大。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很不稳定,极易降解,目前检测上市的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含量很难反映棉酚脱毒情况,应对游离棉酚降解情况进一步研究,有助于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