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诀是民间传统工匠口传手授营造经验的常见方式,是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思维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闽南溪底传统匠帮记诵的“五针”口诀解读入手,通过现场记录溪底传统大木作的施工过程,结合匠师口述并比对图纸、篙尺研究传统匠帮大木构架榫卯构造。系统梳理口诀中涉及的构件出榫做法,总结其中蕴含的交榫退让原则,进一步探讨营造过程中的构件合并及榫头调整方式,提出匠师口诀是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凉桥是鄂西南土家族对廊桥的一种地方称谓,是当地城乡常见的一类风景园林建筑,采用穿斗式结构并沿袭传统匠作手法。本文结合现场记录和匠师访谈,着重从匠语和匠技两个角度记录了一座凉桥的匠作流程和关键技术,包括构件加工方法及安装过程,如开篙与画墨、讨退与挖退、榫卯类型等。只有深入“第一现场”,方能探明传统匠作技术,体会匠师营造智慧,使土家族传统营造技艺得以记录和留存。  相似文献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珍藏有一件来自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古建筑教具模型,本文在对其进行测绘和研究的基础上,参阅历史档案、陈从周相关记述及苏州地方史志材料,查考模型制作者大木匠师贾林祥的生平经历与贾氏这一香山帮匠系的传续脉络。贾林祥与其父贾均庆不仅实践经历丰富,还曾入职高校,以其精湛的传统营造技艺助力传统建筑研究与营造法教学,是20世纪初中国建筑专业教育开创阶段的亲历者。  相似文献   

4.
滇西北传统建筑匠作体系略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剑川地区为代表的滇西北传统建筑匠作体系,是云南较为成熟的匠作体系之一。由于历史、地域及人口分布等原因,使白族成为了滇西北剑川匠系中匠群的构成主体。论文全面解析了滇西北剑川匠系的历史成因、传统师承,列举了历代著名匠师及其建筑作品,同时厘清了当代滇西北剑川匠系的传承发展模式。这一传承上千年的古老匠作体系是汉族及白族传统建筑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其营造技艺作为活体技术仍在城市及乡村的建筑营造活动中使用传播,至今维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建筑匠作体系中难能可贵的鲜活案例,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闽北流传至今的大木营造技艺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与闽北多位大木掌墨师在施工现场跟踪记录,对闽北大木作的营造意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包括营造观念、篙尺技艺、榫卯技艺以及在这些过程中形成的匠技口诀、匠习手风。为进一步区划乡土建筑谱系、闽北地区的乡土建筑修缮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民间大木工艺量多面广、异彩纷呈,然而其保护工作却异常艰难,其中匠师传承是一大核心难题。笔者探访了泰顺两位年龄相差近半个世纪的木拱桥(timber arch bridge)大木匠师,梳理他们探索编梁木拱桥的历程,解读其营造关键,分析他们的匠艺传承关系,从而提出断链的传统匠艺可以做到归去还复来,但必是一种伴随着探索和创造的传承之路。人永远是最核心的要素,睿智且有抱负的大木匠师是内在的发展动力,但政府、企业在政策、资本上的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外部推手。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毡房是新疆民居的典型代表,其传统建造过程中蕴含着宝贵的民间营造智慧和地方建造技术经验。研究使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在传统哈萨克毡房结构组成的基础上,对结构构件放样、构件的成型与上色、毡房的搭建展开了深入研究,原汁原味地反映了哈萨克毡房的匠作传统与关键营造技术。该文为哈萨克毡房的建造提供理论技术指导,对哈萨克族民居建筑设计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兰州地区亭类建筑作为传统建筑的缩影,除了具有大木营造体系的典型特征,而且拥有该类建筑的独特营造之术。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及匠师访谈,对亭类建筑上架木构中翼角部位的关键构件进行剖析,明晰亭的多种结构承重方式,进而厘清兰州亭类建筑与周边及官式营造之差异,最后将结构类型延伸至与屋架“陡如山,平如川”形式上的统一,从“构件—结构—形式”探寻兰州地区亭类建筑独特的建构逻辑。 故此,从建筑类型研究上进一步完善兰州地区传统建筑大木营造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对场营造     
李乾朗 《古建园林技术》2011,(1):I0008-I0008
在中国南方浙、闽、粤及台湾一带,很普遍可以发现一座传统古建筑由两组匠师合作完成的实例,通常以中轴线划分左右两边,分别由两组匠师施工,建筑物的高低宽窄相同,但细部却各异其趣,特别是斗棋及施雕的构件,尺寸不同而雕刻图案内容亦不同。这种建造方式未见于宋《营造法式》,也未见于清工部《工程做法》,相信应属于民间的惯例  相似文献   

10.
以浙闽地区大木匠师在营造中所使用的工作图件为考察对象,从形式特征各异的图件的共性与特性来探讨工作图件系统的作用与功能,并指出工作图件系统鲜明的实寸标记特征是促使抽象的设计数据转化为可直接操作的工具和唯一的尺度标准,并使大木匠师个人设计意图与团队营造效率及质量控制之间以最少的传递层级融为一体的有效方式,是传统大木匠师对传统营造体系中的榫卯构造、构架型式与营造一体化三大特征需求所做出的回应。  相似文献   

11.
在翼角的制作过程中,香山帮匠师会将摔网椽及直挺出檐椽一次性截净做正,后期不再扫檐,而牡丹头斜度值关系到弯里口木是否能与嫩戗贴合,立脚飞椽口子的斜度也与其息息相关,故各根摔网椽长度值及牡丹头斜度值的确定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行内所使用之方法均只能得其近似值,本文依据香山帮建筑翼角之营造规律及目的,推导出了一系列公式,以求相应构件各部位之准确数值。  相似文献   

12.
苏州“香山帮”是集木匠、泥水匠、石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和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各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常熟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苏州“香山帮”古典建筑流派的传承基地。近年来,行业出现人才断层、短缺现象,对于古建营造技艺的人才培养就迫在眉睫。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挑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企业紧密合作开设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本文介绍了通过企校合作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探索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中梭柱相关之已有论述的研究及在潮汕地区所进行的传统建筑匠艺考察,明确了梭柱为上下收杀的形式,潮汕等南方地区保留的梭柱形式为古制遗存,并以实例数据和匠师访谈两种途径,探讨分析了潮汕传统建筑梭柱的设计匠法.  相似文献   

14.
在翼角的制作过程中,香山帮匠师会将摔网椽及直挺出檐椽一次性截净做正,后期不再扫檐,而牡丹头斜度值关系到弯里口木是否能与嫩戗贴合,立脚飞椽口子的斜度也与其息息相关,故各根摔网椽长度值及牡丹头斜度值的确定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行内所使用之方法均只能得其近似值,本文依据香山帮建筑翼角之营造规律及目的,推导出了一系列公式,以求相应构件各部位之准确数值。  相似文献   

15.
顾凯  应天慧 《园林》2022,(2):19-26
以匠师主导为特征的传统山水造园是当代园林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但尚未得到深入认识。匠师方惠主持的昆山璞园营造可作为此类典型案例加以研究。该园在总体境界上追求"园在山中",以确定主山、安排山势、布置水境等方式应对场地条件而进行布局。在具体山水景致营造上,重点以近景山洞、中景山峰、远景山峦及综贯水景等方式形成艺术效果与体验构成。在过程营造技艺上,在选石与用石、拼叠与造型、层次与呼应等方面呈现了高超的水准,并且因当代技术条件而加以发展。该园山水营造体现出对传统造园的真正传承且又有开拓,为当代设计施工分离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篙尺(丈杆)是传统营造体系中大木匠师进行设计与施工的关键工具,其名称与制作技艺因地区木构架体系及匠师传承派别而异。南方穿斗式的木构架中,所有构件皆与柱子关系密切,为了避免出现穿斗构件间相互位置的高度误差,通常将整栋建筑的构架全部画在一根篙尺上,篙尺相当于柱子的隐形代表,其上的符号便等于一栋建筑的浓缩设计图,甚至凭一根篙尺便能完成整个营  相似文献   

17.
高洁 《古建园林技术》2020,(151):52-56转67
众多传统民居面临着去留抉择,工匠断代,匠场衰落,师承体系瓦解,导致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无法传承。探索传统民居的“源”与“流”,归纳构架特征和营造技艺,发掘传统民居大木构架的匠作谱系与流变关系,是继承古建筑营造智慧的关键。云南汉式合院民居与江南传统建筑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明清时期大量江南移民进入云南,形成“汉来夷走”的态势,文化输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营造技术,云南汉式合院民居继承了江南建筑优越的结构适应性,并与本土构造技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匠作体系,传承至今。通过对云南和江南合院民居的构架形式、构件特征和营造技艺的归纳,探索其中的系统性、关联性,促进对非物质营建经验及乡土建筑演化规律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因国际间对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重视,引发国人对传统营造技艺匠亡艺失危机的关注,促进部分学者和匠师将原本以经验体系传承的技艺内容转化为知识性文献,公开出版,便于传承与传播。这类文献皆以营造技艺为核心内容,然书写成果的背后隐含着不同作者身份在知识、思维体系与认知、表达方式中的差异。文章通过对四部代表性文献中四个主要内容的分析,探讨书写表达与真实营造技艺及营造思维之间的种种现象。  相似文献   

19.
苏州"香山帮"是集木匠、泥水匠、石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和彩绘匠等古典建筑各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常熟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苏州"香山帮"古典建筑流派的传承基地.近年来,行业出现人才断层、短缺现象,对于古建营造技艺的人才培养就迫在眉睫.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挑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企业紧密合作开设古建筑...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构件之间通常采用榫卯连接,通过榫头与卯口的严密卯合,将各个构件组合成一个整体构架,具有极强的抗拉抗剪力,同时体现出“墙倒屋不塌”的优越抗震性能。滇南的通海匠系和滇西的剑川匠系,是云南的两大匠作体系,地理、人文环境等都有所差异。通过对两地汉式合院民居榫卯的形式类别、加工方式及作用位置的对比梳理,总结出两地榫卯在口风和制作方法上的差异、各类榫卯的受力特点以及榫卯加工工具的独特运用。同时发掘两地匠作体系的异同特征,探讨传统建筑不同营造技艺的民间智慧,具有及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