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辉  朱青  古青 《云南建筑》2012,(1):24-25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面貌,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程最直观的视觉载体。它是一门科学的艺术,也是,一门艺术的科学。它既是石头的史书,能正式地表达历史.又是“凝固的音乐”,能唤起人们的某种情感。它创造的精神与物质双重文明源源不断地滋荞、教育并护佑着众生。  相似文献   

2.
建筑学作为一门跨科学及艺术的古老的综合性学科,有其自身特有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别无选择地塑造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塑造着人们的心灵。然而过去在重大的国际性科学艺术大奖中却很难找到它的踪影,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某些遗憾。“我们对建筑发生特别的兴趣是因为我们被周围世界的规划、设计及旅馆等建筑重重包围着。我们深深地感到对建筑艺术的尊重是多么的不够。”一席话道出了哈特基金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一个国家的面孔、神情和气质,我们祖先的"面孔"雄浑有力,而现在的我们呢?我们经济发展快了,而我们的建筑文明、居住文明、城市文明跟上来了吗?长期以来,建筑文化是我们民族不太重视的领域,在艺术和民族精神最能驰骋的建筑领域,我们的建筑师隐姓埋名,地位沦为"工匠".时至当代,某些长官意志和金钱至上的观念又横行行业界华林,使民族整体的审美水准有所下降……为此,造诣深厚的老建筑师和才华横溢的学人长久地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4.
城市新名片     
艺术区是文化艺术的聚集区,也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地。它既是城市的文化灵魂所在,同时也代表这个城市的文化性格与文化形象。艺术区塑造了城市的新形象与新品牌,同时又打造了城市新名片。中国有着古老的文明,有着无数的近现代文化遗产,大拆大建不是城市发展的灵丹妙药,我们应该回头看看我们的历史,看看我们近现代历史遗迹,尤其是常被忽视的工业历史遗迹,重新思考城市的发展道路。以艺术的名义,并通过艺术激活逝去的近代工业遗产,将艺术植入建筑,这未尝不是城市更新发展的一个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建筑空间理论在“环境”意义上的延伸,建筑环境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切艺术造型或其它环境艺术因素,如喷泉、假山、雕塑、壁画等,使之与建筑环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共同创造着艺术的新空间。没有整体感,一切环境艺术都是缺乏生命力的。壁画在现代建筑环境中,正以它蓬勃的生机,展示其特有的魅力。作为建筑整体的一个单元,它应与建筑环境的艺术语言和谐统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壁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它与人类生存环境有着不解之缘。至今我们仍不难发现,那些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在居住的洞穴或摩崖上留下的岩画,…  相似文献   

6.
建筑,作为一种巨大的物质产品,它具有实用的功能性,同时作为一个精神产品,它具有审美的艺术性,这已是早为中外建筑历史所验证的不争的事实。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创造一切事物的。而作为社会历史时代文明的综合结晶——建筑来讲,就更是这样。建筑是科技精神和艺术精神的高度结合。建筑艺术是一种永恒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是收集、传播、储存智慧和文明的场所,它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也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时代科学文化水平的标志,它也给人们一种求知欲望,营造一种极具文化气息的场所精神.文章从图书馆的环境、造型、中庭以及阅览空间全面剖析了与营造的"场所精神"之间的关系,又通过图书馆职能给人们思想、文化教育,也全面体现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徐千里 《时代建筑》1992,25(4):34-37
建筑不单是艺术,它不仅是对生活的认识的一种反映,也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写照;建筑是生活环境,是我们的生活展现的"舞台"。 --布鲁诺·赛维现代城市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人类生活是由多种各不相同的生活类型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由于现代主义的极端理性化和抽象化,使城市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特色。过分强调功能的分析和划分以及缺乏综合的意识和能力,“导致了规划与建筑完全分离而独立出来的观念,在实际上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现  相似文献   

9.
白天看建筑,晚上看夜景。城市照明己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名片和窗口。 城市照明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艺术,它不仅营造城市形象,还代表一个城市的政治、文化、经济、含韵和品位,反应一个城市的科学发展观。现在的城市路灯照明不仅在照亮城市、而且在美化城市、提高城市品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初期“亮起来”到“美起来”,  相似文献   

10.
正寄语:建筑我们的世界,构筑幸福的空间。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在陕西这片土地已工作了30多年,不仅成为了西安城市建设的见证者,而且一直甘当着很多城市建筑的绘就者。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代的建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民族的、时代文化的艺术物化表现。我们在创作时,常常去发掘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质,通过结构形式与建筑形态的完美结合,去赋予美的内涵。陕西是中华建筑文化的故乡,经过一代代建筑人的努力,城市建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全  相似文献   

11.
亟待建立一门新学科──《城市质量学》刘俊生不知是因为疏忽,还是研究与实施上的困难,在我国乃至世界城市建设、管理的实践和城市科学研究中都较少涉及到“城市质量”,以至于我们的城市没有一个明确的质量目标或质量标准,对城市发展缺乏能动的把握与控制,从而使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建筑师、艺术家、工程师和业主,所有的这些人一起创造了建筑和空间。当代的建筑师中,不乏颇具建树、成绩卓著的大师,但是正如伟大的艺术家一样,毕竟凤毛麟角,大多数的建筑师,我们有责任去鼓励、激励他们,并提出科学公正的要求和批评,以维护我们日益失衡的建筑文明正确发展。别林斯基说过:"美是到处都存在的,人们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目光"。开展建筑评论应该是全方位和多角度的科学的提高和培养人们对建筑审美的意识和情趣。建筑是一种文化现象,既有其物质的一面,又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学是介于艺术和工程之间的一门科学。《建筑与文化》杂志,这本全国惟一的涵盖了建筑又溶于文化的媒体,就自然而然的承当了建筑评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建筑事业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近年来,中国的建筑量已经超过了自己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建筑总和:中国消耗了世界上I/2的混凝土,1/3的钢材和玻璃,它的建筑量是世界建筑量的总和;甚至一个北京城的建筑量就超过了整个欧洲。彼德·霍尔在《城市文明》中认为,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城市黄金时代”,而这个黄金时代正是以建筑业的极大繁荣为特征。但我们必须注意,  相似文献   

14.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发展的标志,不论在城市、乡镇,当建筑建成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存着,它天天为人们的视觉所接触,其功能与形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使用,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很大的作用。一、创作的主客观性解放初期,建筑创作强  相似文献   

15.
建筑夜景照明已成为展现当代都市经济繁荣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筑夜景照明是将人工光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要满足科学的量化指标,还应考虑光的艺术内涵,以满足人们对光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挖掘和梳理建筑夜景照明中灯光与建筑之间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的艺术营造手法,为建筑夜景照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使建筑夜景照明成为展现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美丽景象,进而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6.
刘民 《四川建筑》2009,39(4):3-3
川西民居轻盈、飘逸的形态,娴静、安适的氛围深厚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它散发出的淡定、闲雅的居住氛围也真切地让我们所感受、感知、感动着。然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不断发展、空前繁荣,推动建筑业快速、大规模地扩张、粗放式的社会发展变革,需要经济来带动,需要科技人文来渲染。同样,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既需要相当的、过硬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也需要广泛、多样的民族文化来体现。与我们的城市相对而言的世界另一端,影响了整个欧洲城市文明的罗马城早在中世纪,就处处显示出它的多层次和多元化,包含了从建筑、交通、经济到艺术、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每一处都透出丰富的文化细胞。它系统地、持续地在百年的时间里,带动全欧洲的文艺复兴,直至今日它仍是建筑学、美学、文学、历史学者们向往的文化圣地。对今天的城市设计者来说,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传承城市精神、延续城市脉博。对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拿来主义和照搬照抄是不可取的,也是最行不通的办法。在城市发展的漫长时间里,其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更多的是本质上的改良与保留,而不是所谓颠覆式的城市革命。外来的建筑形式对一座城市的影响过大,会使它失去自己的本色。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曾指...  相似文献   

17.
王茂林 《华中建筑》1991,(3):16-20,15
在人与表象世界间有座桥——具有文化、文明、人性的建筑。一、文化·建筑文化主要是指某一民族(或群体)的宗教、法律、伦理、科学、艺术、风俗、价值观念等,是人类寻求理解生存方式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整个民旅的精神所在。它有着整合的、开放的、发展的特性,又具有强大的稳定性、惯性与积淀作用,各种文化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在本质上,文化不存  相似文献   

18.
当代,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的需求,更应注重其所涵盖的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表达。建筑是一门技术,但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作为城市中最宏伟最独特的公共艺术品,未来城市的建筑形态必将愈加趋于艺术化,更多地展现出公共艺术的特质。艺术本是人类情感体验的最高境界。回顾历史,公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城市、建筑和环境的互动与融合。但我国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作为舶来品,长期以来一直  相似文献   

19.
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多科学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其决策及评价标准的综合性,必须采取综合管理的方式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更加充分地体现城市意识。建筑除了本身的功用外,也被誉为凝固的艺术。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合理的建筑设计是高层建筑是否与城市空间融洽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建筑史是最有温度的城市科学文化史,结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的城市文脉的继承和发展,审视此命题意义重大。建筑哲人说,沉寂的建筑在向人类诉说什么?它不仅要讲是谁创造了它,又为什么将它塑造成这个模样,还有与之相连的科学技术支撑条件,城市的标志性、文化修养、艺术情趣乃至建筑背后的人和事件,那是些极其丰富的科学文化"故事"。从世界学科发展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