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位聚合法制备吸水膨胀天然橡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过硫酸铵/硫代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使丙烯酸和氢氧化钠单体在天然胶乳乳液状态下发生原位聚合,同时接枝到天然橡胶分子链上,制备出高吸水倍率的吸水膨胀天然橡胶。通过研究具体条件对单体接枝率和产品吸水倍率的影响,得出制备吸水膨胀天然橡胶(WSNR)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45.0℃,引发剂用量为总固体质量的0.7%,反应时间1.5小时,单体与橡胶的用量比为1.0∶1.0,交联剂用量为2.0×10-4mol。在此条件下,单体最高接枝率和产品最高吸水倍率为49.8%和584.7倍。红外谱图分析表明丙烯酸钠已接枝到天然橡胶的分子链上;热重测试分析表明接枝丙烯酸钠后的天然橡胶的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海藻为原料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产物的结构。考查了丙烯酸中和度、丙烯酸用量、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等各因素对产物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树脂的吸水率可达618g/g,吸盐水率(0.9%的NaCl水溶液)达到120g/g,其吸水速率适中,热稳定性和在室温下的保水性均较好,是一种新的环保型高吸水性树脂。FT-IR初步表明了丙烯酸与海藻的接枝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间歇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的高吸水树脂,用红外光谱及XRD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氧化淀粉的基础上探讨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反应条件的不同对吸水率、吸盐水率的影响并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对淀粉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占单体用量0.6%,交联剂用量占单体用量的0.8%,此时,树脂的吸水率最大,可达到每克树脂重量的562倍,吸盐水率可达到每克树脂重量的136倍,并且此时接枝效率可达98.28%。  相似文献   

4.
明胶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明胶与丙烯酸(钾)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并考察了引发剂、交联剂、明胶的用量及丙烯酸中和度、单体质量分数等各因素对产物吸(盐)水倍率的影响;所得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为535.3g/g,吸盐水倍率为53.8g/g,其吸(盐)水倍率较好,且在较低温度下的保水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壳聚糖(CTS)和丙烯酸(AA)为原料进行接枝共聚,制得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AA∶CTS比值、引发剂用量及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AA∶CTS为10∶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5%,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35%,所制得的树脂吸水率最高,其吸蒸馏水率可达964 g/g,吸盐水率可达58g/g.  相似文献   

6.
以天然无毒、可降解性、抑菌性能良好的壳聚糖(CS)为基体,利用自由基接枝聚合法接枝丙烯酸(AA)和2-甲基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单体(AMPS),制备了吸水性和耐盐性能良好的CS高吸水树脂。研究了各因素(温度、投料比、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水性及耐盐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高吸水树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温度60℃、物料比m(CS)∶m(AA)∶m(AMPS)=1∶8∶3、交联剂用量及引发剂用量均为单体质量1%的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最大吸水率达578.7g/g,吸盐率达114.2g/g;1h基本达到吸水平衡,且重复使用5次后,吸水率变化不大,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以过氧化氢异丙苯(CHP)和四乙烯五胺(TEPA)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天然胶乳为原料,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为吸水单体,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得耐盐型吸水膨胀天然橡胶(SRWSNR)。研究了RSWSNR的制备条件,重点研究了阳离子价态、盐溶液浓度、环境温度等因素对SRWSNR吸水倍率的影响,并对SRWSNR进行重复吸水能力、水的状态及热失重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SRWSNR的吸水倍率随阳离子化合价数、盐溶液浓度增高而减小;SRWSNR在生理盐水中的吸水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SRWSNR的重复吸水能力较好;SRWSNR在吸水过程中水先是以束缚水的状态存在,后是以自由水形式随吸水率的增加而不断增加;SRWSNR在163.5℃时达到失水平衡。  相似文献   

8.
以膨润土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膨润土复合甲基丙烯酸聚合物高强度吸水剂,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吸水剂中膨润土加入量、单体中和度、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水性和强度的影响,并测试了吸水剂的吸水性能和压缩强度。结果表明,当膨润土用量为10%,氢氧化钠浓度为2mol/L,单体中和度为80%,交联剂用量为0.75%时,制备的吸水剂在室温下对蒸馏水吸水倍率达382g/g,对自来水吸水倍率可达216g/g;地0.9%的Na2SO4溶液中吸水倍率为76g/g,压缩强度为16.73MPa,说明制备的吸水剂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水溶液聚合合成了凹凸棒-膨润土-聚丙烯酸钠三元复合吸水树脂(SAPC).研究了复合粘土用量、粘土配比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影响SAPC吸水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粘土会加快引发体系生成自由基的速率,但会降低链增长反应速率,膨润土对丙烯酸钠自由基聚合的阻碍作用比凹凸棒更明显.将膨润土和凹凸棒复合,可发挥两者间的协同作用,在保持高平衡吸水率的同时,提高吸水速率.最优SAPC吸水速率的组成为:m(凹凸棒)∶m(膨润土)=2∶1,交联剂用量为0.07%,氧化剂用量为0.8%,中和度为90%.  相似文献   

10.
蚕丝接枝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将氢氧化钠部分中和的丙烯酸单体与蚕丝接枝,以制得性能优异的高吸水树脂。为了提高吸液倍率,进行了各种不同条件的研究。考察了引发剂、交联剂、蚕丝的用量等因素对产物吸水倍率的影响,对接枝前后树脂的吸水速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接枝共聚产物的吸水倍率、保水能力等各项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付祖良 《包装工程》1989,10(2):34-39
气相防锈胶用于黑色金属制品防锈封存,两批试样零件经五年多封存试验,抽样检查无锈蚀,金属光泽如初,防锈效果好。事实证明,以胶代油,不但成本低,还减少环境污染、节省油料、节约能源,还改革了传统的油封工艺。  相似文献   

12.
利用自行建立的疲劳试验系统,以单向聚酯/橡胶复合材料和人造丝/橡胶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在周期载荷作用下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累积特性,给出了疲劳寿命预报方程,研究了频率对像复合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以及材料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发现:橡胶复合材料疲劳过程中伴有较高的热生成,这是橡胶复合材料与其他脆性复合材料最大的不同。疲劳过程中,聚酯/橡胶复合材料的表面温度可达100℃,人造丝/橡胶复合材料的表面温度可达40℃。频率对不同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具有不同的影响。对滞后损失较大的聚酯/橡胶复合材料,增加频率其疲劳寿命明显降低;而对于滞后损失较小的人造丝/像胶复合材料,频率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液聚合合成橡胶节能技术和节能型橡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燕山石化溶液聚合合成橡胶节能技术和节能型橡胶的开发情况。通过改进催化体系,提高反应速度,提高反应器的生产能力,并在聚合反应器中采用带刮刀的搅拌器,同时改进聚合、凝聚、溶剂回收的部分工艺及设备,燕山石化顺丁橡胶的能耗不断下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溶液聚合合成橡胶凝聚过程热泵技术的工业化,使生产每吨胶可节约1MPa的低压蒸汽0.72t。橡胶溶液直接脱挥,聚丁二烯橡胶气相聚合工艺技术开发,溶聚丁苯橡胶(SSBR)、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橡胶(SIBR)、苯乙烯-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SBS)等新型节能型合成橡胶的技术开发也在进行中,其中SSBR、SBS技术已经工业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超声分散制备了分散均匀的碳纳米管(CNTs)/天然橡胶母料,利用母料制备了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炭黑(CB)/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通过比较常规搅拌、双辊混炼和超声分散三种方法对碳纳米管的分散及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表明超声分散能实现碳纳米管在基体中均匀分散,CNTs和CB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CB/CNTs之比为37/3时力学性能最高,与未加CNTs增强的体系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6.4%。当CNTs含量为7phr,与未加CNTs的体系相比,压缩模量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15.
丁腈橡胶和氢氧化铝对氯化丁基橡胶阻尼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各阶复合损耗因子的测定 ,考察了加入耐油配合胶丁腈橡胶和阻燃剂氢氧化铝对氯化丁基橡胶体系阻尼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加入丁腈橡胶 ,阻尼体系在 70Hz、2 0 0Hz和 40 0Hz下的复合损耗因子均下降。加入氢氧化铝可改善体系的阻尼性能 ,随着氢氧化铝用量的增加 ,体系在上述频率下的复合损耗因子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在与橡胶的质量比达 4∶10的用量时 ,体系的阻尼性能转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金属橡胶/橡胶复合叠层耗能器进行动态特性研究,建立了耗能器的非线性弹性复合阻尼模型,该模型将恢复力分解为非线性弹性力和非线性阻尼力两部分,并辨识出了模型中的参数。对比理论与试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耗能器的非线性迟滞特性,为耗能器动力设计及动力优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控制振动、降低噪音,已成为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对橡胶减震材料最近的研究动态作了概述,内容涉及橡胶阻尼减震机理和阻尼减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影响橡胶阻尼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橡胶的分子结构,其次为填充体系、硫化体系、增塑体系等。文中介绍了阻尼橡胶的改性方法,包括共混、互穿网络技术和填充填料等方法,并指出减震橡胶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的位移加载方式,对金属橡胶/橡胶复合叠层耗能器进行动态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建立了耗能器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技巧辨识出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对比理论与试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靠且参数识别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提高采油螺杆泵工作寿命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螺杆泵定子橡胶材料的类型和近年来丁腈橡胶改性研究的新进展,有利于定子橡胶性能的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天然橡胶、合成异戊二烯橡胶、顺丁、丁苯、丁腈、丁基、氯丁和乙丙等八种橡胶的红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