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单分散扁平卤化银微晶成核过程的研究*胡勇军王荣琴彭必先**(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北京100101)关键词卤化银乳剂,成核过程,扁平颗粒多年来,卤化银乳剂微晶体制备的研究重点一直放在宏观相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上,已经发现卤化银照相乳剂的感光性能与晶体的...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了在一定温度、一定阶段加入Zn (Ⅱ ) EDTA超增感剂对卤化银乳剂照相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发现 ,用Zn (Ⅱ ) EDTA进行超增感的乳剂 ,感光度、反差等照相性能都有很大提高。结果表明卤化银成像体系中 ,在乳化开始阶段加入适量的超增感剂Zn (Ⅱ ) EDTA ,能起到显著的增感效应。对其超增感作用机理作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十、参考书一、引言明胶是现代照相乳剂重要成分之一。它对照相乳剂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明胶在乳剂制备过程中明显地影响着乳剂的最终性能。明胶在卤化银上的吸附使颗粒悬浮,特别是沉淀阶段可以防止聚集而不使颗粒沉淀析出;明胶大分子的特性影响着卤化银的结晶休成长速度;明胶中含有某些增感杂质有利于进行化学增感;明胶的还原性与乳剂的敏度密切相关;明胶可逆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明胶还原能力与乳剂层照相性能在保存中变化的关系作了综述,说明了影响卤化银感光材料保存性的主要因素,证明了明胶的成分,特别是其中的增感和抑制杂质,对老化起着极其重要作用。老化是乳剂层中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的一种复杂综合。此外,还对用惰胶改进保存性、减少有害杂质含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单纯的卤化银只能对可见光中的蓝光和紫光敏感,由单纯的卤化银乳剂制成的感光材料,用来拍摄自然界的景物,不能正确反映景物的本来面目,当加入增感染料后,能使卤化银乳剂的感光范围从蓝紫光区扩大到绿光区、红光区、甚至红外光区。综述了关于感红光谱增感染料、感红外光谱增感染料、感绿光谱增感染料和短波长光谱增感染料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CaWO4核/卤化银壳光敏微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于感光材料的卤化银微晶合成技术近二十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合成出了诸如T-颗粒、核壳乳剂和外延复合颗粒等,使感光材料的性能日趋优异.但由于感光化学反应(如化学增感、光谱增感、潜影形成及显影过程等)基本上都发生在微晶的表面,而微晶核内部的卤化银却未发生...  相似文献   

7.
铱盐对卤化银照相乳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龄  黄德音 《感光材料》1996,(4):23-25,41
研究了在乳化开始及乳化过程中添加铱盐(NH4)2IrCl6对乳剂照相性能的影响,并用设计出的可行方法测定了乳化开始时加入的铱在卤化银晶体中的分布。进一步说明了 在卤化银晶体中的电子陷阱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 自从1890年明胶用于卤化银乳剂以来 感光材料工业有了飞速发展,照相明胶一直是感光材料工业关键的原料之一。明胶独特的冷凝性质和成膜性能可以得到很好的涂布质量,它对卤素的接受性能和胶体的保护性能,有助于卤化银感光层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已有将冠醚化合物用于卤化银感光乳剂中的一些报道。为了改善卤化银感光材料的性能,我们将合成的一种新冠醚——N-对甲苯磺酰基-7-氮杂-1,4,10,13-四硫杂环十六烷(NTsTTH)用于卤化银乳剂中,发现它能提高卤化银乳剂的感光度。  相似文献   

10.
碘在卤化银微晶的成核及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李金培王素娥(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北京100101)关键词碘化银,溴碘化银,晶体成核,晶体生长现代卤化银高感照相乳剂大多是具有不同碘含量和碘分布的溴碘化银乳剂.由于碘化银参与到晶体成核和生长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1.
在本工作中,用电镜法、介电损耗法和微波光导法研究了铜离子的掺杂对于卤化银乳剂微晶体的掺杂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铜离子的掺杂使卤化银乳剂微晶体的颗粒变小,使微晶体的介电损耗峰向高频方向稍微移动0.3对数单位。使微晶体的光电导急剧地降低。实验证明,铜离子吸附在卤化银乳剂微晶体的表面,起着深电子陷阱的作用,是导致铜离子的掺杂使乳剂的感光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双注法制备了一系列碘分布不同的八面体核壳乳剂。测定了乳剂微晶的光吸收、离子电导,微波光导和照相性能.  相似文献   

13.
[Ru(CN)_6]~(3-)在溴碘化银T-颗粒乳剂中的掺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K4犤Ru(CN)6犦掺杂剂对溴碘化银T-颗粒乳剂感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剂的掺杂量以及掺杂位置对乳剂的感光性能都有影响。当K4犤Ru(CN)6犦的掺杂量为3.1×10-8~3.1×10-9mol/g乳剂之间时,掺杂剂掺杂在乳剂的任意位置,乳剂感光度都有提高,表明K4犤Ru(CN)6犦是浅电子陷阱掺杂剂。掺杂位置接近表面或接近内核时效果相对较好,最佳的掺杂量为3.1×10-8mol/g乳剂。当掺杂剂的掺杂量小于3.1×10-10mol/g乳剂,且掺杂位置接近富碘区时,乳剂的感光度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卤化银乳剂制备中的新型掺杂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乳剂制备中常用的新型掺杂剂 ,较详细地介绍了两种能提高光电子利用效率的掺杂剂 ,即过渡金属络合物浅电子陷阱掺杂剂和羧酸盐(酯 )有机空穴陷阱掺杂剂 ,总结了掺杂剂的选择原则 ,并举例说明了掺杂剂对乳剂感光度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5.
用乳液聚合法合成的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共聚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明胶代用物,而采用无机—有机复合乳液聚合技术合成的含硅的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乳液,作为明胶代用物,不仅保留原共聚物的性能,又有良好的渗透性,可改善胶片的照相性能,适用于高温快显机器加工的照片。  相似文献   

16.
单分散六边形扁平溴碘化银微晶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可控双注仪制备了一系列碘含量相同而碘在微晶中分布不同的单分散六边形扁平溴碘化银乳剂。用扫描电镜(STEM)与X-射线能谱仪(EDS)对单个微晶进行了微区分析,并用介电损耗,微波光导等方法研究了此类乳剂微晶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严格控制微晶成核、成熟、生长三个阶段的条件,可制得含六边形颗粒92%以上的扁平溴碘化银乳剂,颗粒大小变化系数小于12%。此外碘在微晶中的分布明显影响微晶的电性质和  相似文献   

17.
浅电子陷阱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浅电子陷阱技术是掺杂技术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有关它的研究和应用又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照相乳剂颗粒中浅电子陷阱的形成及原理,并对可形成浅电子陷阱的掺杂剂的类型及其在卤化银乳剂颗粒中掺杂的部位、使用量和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在卤化银乳剂制备过程中使用浅电子陷阱剂可有效地提高照相感光度。  相似文献   

18.
对近年来文献中关于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作为掺杂剂影响卤化银乳剂照相性能的研究作了总结。根据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主要将其归纳为铂系金属离子 ,铁系金属离子 ,锌、镉、铜盐以及稀土金属离子及其配合物四部分 ,并对其作用机理做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镜法。介电损耗法和微发光导法,对铋离子Bi~(5+)在卤化银乳剂微晶体中的掺杂效应,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铋Bi~(5+)的掺杂使卤化银的颗粒变小,使介电损耗峰向高频方向移动。随着铋离子Bi~(5+)的掺杂量的增加,乳剂微晶体的光电导在极短的时间内急剧下降,而光电子的寿命不断增加。看来铋离子的掺杂提供了大量的浅电子陷阱,造成潜影中心分散度增加和活性降低,这是造成减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