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动中通"天线极化轴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动中通两轴稳定造成的极化失配问题,在对卫星天线波束特性和波束稳定实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动中通"卫星天线极化轴稳定的通用性模型。基于此模型对天线极化轴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定量地证明了极化轴稳定的必要性。最后根据所推模型给出了两种极化稳定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稳定"动中通"接收天线的极化轴,克服波束滚动引起的交叉极化干扰,从而提高"动中通"通信质量.以波束实时对准为依据,分析极化匹配的原理,研究"动中通"中交叉极化干扰的产生途径.利用坐标旋转变换导出极化角的计算公式,讨论极化跟踪的必要性,建立极化跟踪的模型.采用电子变极化技术设计了适用于平板天线的"全电子"新型极化跟踪网络,阐述该网络的工作原理,为"动中通"的极化跟踪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关于极化角计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动中通系统极化轴易受载体姿态扰动的影响,在天线视轴对准卫星后,根据车体的地理位置和天线方位转盘的姿态参数,推导出极化角的计算公式。在特定的路况下,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极化角与高精度基准方法得到的极化角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为极化轴的稳定控制、系统实现"动中通"极化失配的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给出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4.
变极化天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新型的变极化天线,它具有变任意极经的特点。这种天线对于现代雷达,电子侦察,电子干扰有着重要的新用途。  相似文献   

5.
雷达极化问题和铁氧体变极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仁培  苏丽萍 《现代雷达》2001,23(1):65-69,72
描述了雷达极化问题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两类铁氧体全(变)极化器的机制。从理论上解决了这种器件的收发功能,并介绍了它在极化雷达中可实现极化扫描和接收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变极化跟踪装置是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系统关键设备之一。采用阶梯形脊和对称转门结正交模式转换结构设计了一种用于极化跟踪天线的快捷可变极化宽带高性能极化跟踪器,实现了射频信号两个正交极化分量的实时跟踪、分离和提取功能。电磁仿真和优化结果表明,设计的极化跟踪器具有宽频带和高极化隔离性能,在Ku频段大于2 GHz频带内,极化隔离度优于-34.7 d B,端口反射损耗≤-22 d B。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变极化系统抗干扰器的原理分析,提出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技术控制发射信号源相位的方法,并在QuartusⅡ工具中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测量精度较高,最后对该方法的使用场合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魏克珠 《电子学报》1990,18(4):124-127
本文提出一种C波段双模互易锁式铁氧体“移相-变极化”新复合结构,原理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证明它能实现多极化功能,其结构要比普通双片铁氧体移相器紧凑。  相似文献   

9.
高山 《卫星与网络》2011,(12):64-66
目前动中通可以大致分为高性能和低轮廓两类。性能和所占空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新近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碟形动中通,实现了增益高、体积小,较好地解决了体积与高性能矛盾,给用户多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0.
广义铁氧体变极化理论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极化雷达对极化状态在Poincare极化球面上分布的要求,提出了复合型和混合型两种铁氧体双模器件的变极机制。利用双模器件的耦合波理论,分析了在横向四磁极和纵向磁化场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复杂的旋磁效应,即复合变极化效应和组合变极化效用,满足了极化雷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稳定环在“动中通”伺服系统中应用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动中通"伺服系统的性能,分析了伺服系统对扰动的响应,并且根据扰动的特点.设计了利用稳定环隔离扰动的策略,并在Maf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了利用稳定环克服扰动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引入稳定环后,系统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减小了系统响应的振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为"动中通"伺服系统的改进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2.
动中通伺服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汤铭 《现代雷达》2003,25(4):51-54
介绍了动中通的特点及各种可能的实现方法,对关键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的产品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Ku波段卫星通信降雨的交叉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蕾蕾  李萍  安合志  张文辉 《电子科技》2012,25(11):40-41,62
研究了Ku波段降雨引起的交叉极化产生机理与影响。根据ITU-R交叉极化衰减预报预报模式,利用134°E亚太6号Ku波段卫星参数,结合广州、南京、长春、西安等城市的降雨数据对12 GHz频率上进行极化衰减量的分析计算。同时为补偿交叉极化引起的衰减,提出了两种极化补偿网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线极化工作方式的卫星通信天线需要进行极化调整。根据任意极化波可由空间2个正交的线极化波合成的理论,提出了一种自动极化调整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2个正交线极化波的幅度比例,达到自动极化调整的目的。论述了自动极化调整原理,给出可用于工程的自动极化调整方法,并通过实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动中通卫星通信 ,采用反射式宽带 TE2 1模跟踪器、双通道旋转关节及极化程序跟踪技术 ,研制出适用于动中通的高性能卫星通信天线 ,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6.
车载“动中通“系统是PLMN的补充,是PLMN应急通信能力的提升。本文结合实际研究项目介绍了车载“动中通“系统,并对应急通信组网实现中的链路协议,以及卫星传输时延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车载“动中通”的应急通信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车载移动通信系统在GSM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描述了该系统的通信体制、业务功能,并对IDR/IBS技术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
由于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中的车载站在通信过程中是运动的,因此存在卫星功率有限、传输高速业务与移动站低天线增益之间的矛盾;系统有时是在非高斯信道中工作的,电波传播情况复杂;地面终端的天线时刻对准所使用的卫星。对如何利用有限的卫星功率条件,在地面终端的快速移动中,实时传输宽带多媒体业务,涉及卫星的带宽和功率、移动终端能力、天线伺服跟踪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卫星通信系统调制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卫星通信的特性出发 ,针对其带限和非线性的信道特性 ,提出了各种PSK调制方式 ,这类调制方式是利用已调信号包络恒定、频谱占有率低以及经由非线性信道而产生的频谱扩展和频率失真小等特点 ,使卫星通信的已调信号和特殊信道达到良好的匹配。本文还对相干载波提取中的锁相环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