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约翰·凯奇的反传统音乐创作以偶然音乐为主要手段,这种无意的音乐给发现者以启发,也给人们带来听觉享受,但由于一味地看重偶然和不确定,也使他完全忽视了作品中应有的音乐因素。约翰.凯奇的反传统音乐创作经历了由不成熟走向成功,再由成功走向极端,最后回归到传统音乐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海登·怀特庞大的历史诗学体系建构,引起整个人文领域的关注。历史学领域对其历史诗学理论的研究大体形成了三种观点:“反历史”、“非历史”和“思辨的历史”。文学与诗学领域对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的研究还处于基本评介阶段上。在叙事学领域,海登·怀特历史诗学被称为“颠倒实证主义的隐喻叙述主义”,怀特本人被当作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和史学性元小说家。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大卫·科波菲尔的忠诚善良的保姆辟果提、怪僻善良的姨婆贝西和温柔善良的妻子艾妮斯三位女性的性格入手,分析了她们的善良给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功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约翰·博伊德博士,这位来自加拿大的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菲迪克)现任主席,曾经在2008年该组织的年会上,对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与会代表所介绍的中国政府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和科学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工程咨询协会2008年年会上,记者见到了专程远道赶来参加会议的约翰·博伊德博士,并就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工程咨询行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描写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坏孩子”哈克贝利·芬这个美国文学形象。哈克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从实用出发,崇尚自由,对现代文明的喜忧参半等性格以及时刻不在移动变化的生活不仅属于哈克个人,而且也属于美国民族,体现了美国的国民特性。  相似文献   

6.
罗伯·格里耶的小说以反传统的大胆文体实验而蜚声世界,他采用了有别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迥然不同的叙述策略来言说世界。《橡皮》正是他实践其小说理念的完美载体。在形式上,他在摹写传统侦探小说的基础上消解传统;在内容上,他以冷漠的现象叙述对抗传统小说的现象本质——二元对立的模式;在思想上,他以“零度写作”颠覆了传统的“意义模式”和“介入倾向”。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研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显学”,其众多的研究成果大致可用女性·情欲、婚恋·亲情、市民·家庭、上海·香港、乱世·苍凉、悲剧·生命、红楼·基督、镜子·月亮、通俗·现代等,九组“关键词”予以梳理和归类,由此,更加清楚地观照张爱玲研究中的成绩与不足。  相似文献   

8.
自1997年第一部出版以来,乔安娜·凯瑟琳·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丛书风靡全球,被翻译成60多种语言。本文运用伊塔马·埃文一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评析了此系列丛书之一《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中国大陆的译介,得出内地版译本更多地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赫尔曼·黑塞的小说《轮下》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碰撞与冲突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酿成汉斯·吉本拉特不幸命运的教育体制的批判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0.
《昌奈斯维尔事件》是美国新生代黑人作家戴维·布拉德利创作的一部历史小说。作品以约翰祖辈的英雄壮举为叙事基础,重构了一段黑人家族光辉史。作者以历史和想象并置为对抗性叙事策略,重建黑人民族的历史文化话语。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建构进行分析,说明了韦伯通过“社会行动—社会关系—宏观社会组织”这条论述逻辑构建社会学的意图。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在他的作品《最后的一片叶子》中塑造了一个落魄老画家的舍已救人,自我牺牲的光辉形象。他所讴歌的仁爱和人性美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核心思想——“仁爱”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的儒家思想的精髓“仁者爱人”同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本文将用儒家经典来解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一片叶子》中的仁爱并从中得出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13.
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倾心于抽象造形,强调与环境对话,善于将自然风景与雕塑形象融为一体。其人物雕像往往没有表情,甚至没有面孔,而突出身体,以石雕的粗犷或青铜的坚韧展示着生命各种厚重的活力。母与子形象以各种姿态反复出现在摩尔的作品中,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温和亲情。亨利·摩尔以独特的审美语言给现代雕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约翰·邓恩是17世纪初英国玄学派诗人的杰出代表,他以奇崛的诗风和诗中流露的对世间哲理的过人洞悉赢得了诗坛盛名。《跳蚤》是邓恩诗歌中极具特点的一首,其对研究邓恩玄学诗歌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该诗妙用奇喻,展示了美幻且略带肉欲的爱情图景,比较明显地体现出了“认知论”中的“原型理论”痕迹。  相似文献   

15.
将长孙无忌等人编撰的《隋书·经籍志》与班固《汉书·艺文志》比较,从将小说作为子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说的创作主体、小说的政治与道德功能、小说与史的关系几个方面,分析了《隋书·经籍志》所体现的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16.
“5·12”大地震对城镇和乡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除了地震自然力导致的损失外,次生灾害也导致了巨大的损失.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不能人为控制,但通过合理的城乡建设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并降低损失.“5·12”地震对于城乡建设发展是一次机遇,可以结合城乡恢复重建将城镇、乡村建设中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加以解决.通过对秦巴山区城乡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结合震后恢复重建,进行今后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的若干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推进我国山区城乡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半顶角为10°的圆锥-圆柱组合体在3.0×1.6 m低速低湍流度风洞进行了圆锥表面压力分布测量。基于圆锥底面直径的雷诺数1.0×106,迎角35,°包含了以9°为等间隔的所有滚转角。实验结果包括9个截面周向压力,当地/总侧向力及力矩由表面压力分布积分得到。结果表明,侧向力系数随滚转角的变化曲线为近似方波,其周期和相位沿锥体轴向均相同;压力分布表明对称涡流场为绝对不稳定,不对称涡流场为双稳态;流动为非锥型流动。实验结果检验了前人的理论结果,并与现有的实验结果做了比较,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8.
安贝托·艾柯的阐释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阐释的无限与有界。阐释的无限开放性集中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艾柯的《开放的作品》这一知名学术著作中。艾柯将欣赏者和接受者置于重要地位,提倡接受者对作品的阐释过程应积极参与。然而。随着德里达、保罗·德曼、希利斯·米勒等解构主义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批评方法的激发,在阐释实践中读者阅读文本的权利不断扩张,呈现出了“无限衍义”的情形。针对此现象,艾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明确提出应该为文本阐释设定某种界限的理论,力图为阐释寻找一种合法的界限,在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9.
《序曲》和《在海湾》是20世纪杰出的英国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两部代表作。在这两部作品中,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用女性特有的意识和视角,给其中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予以特别的关注,展现了父权制价值观念下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陷入的无奈和迷惘的精神状态,进而揭示了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和女性之间疏离乃至冲突的不和谐关系,并在小说中对如何形成和谐平等的两性关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伊万·卡拉马佐夫是一个魔鬼型人物。他具有《圣经》文化传统中的魔鬼本质,但其人很复杂,单从《圣经》中的魔鬼学说出发并不能揭示其全部内涵。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解读伊万·卡拉马佐夫这一恶魔形象。从而揭示出伊万所代表的魔鬼形象不仅是一种恶和破坏力量,更是一种彻底的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